倍可親

福州「萬八哥」

作者:hysonchen  於 2025-10-1 21: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文史雜談

福州「萬八哥」

 

陳旭 2025-10-01  美國世界日報上下古今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1/9026489?from=wj_catelistnews

 

「萬八」指的是一萬八千美元,這是上世紀八、九○年代,福州所轄周邊沿海縣區很多青壯年男性偷渡前往美國所須支付的典型費用價格,這些偷渡客就叫「萬八哥」,已婚者留守家中的婦女就被稱作「萬八嫂」。

 

 

更確切地說,他們是地處閩江口一帶鄉鎮的鄉親,長樂、連江比較出名,是由於他們是縣一級的區域,人口基數大,其實屬於福州馬尾區亭江鎮去美國的人口比例也相當高。閩江口一帶是著名的僑鄉,由於生活在海邊,早年很多人去香港遠洋公司當海員,船到紐約上岸,發現在美國中餐館打工賺錢比香港還多,就有人「跳船」滯留美國,這給後來到美國的人提供了同鄉親戚的落腳點。

 

 

上世紀八○年代,中國政府對人口管理不再那麼嚴格,雖然「萬八」美元還是一筆巨款,由於十里八鄉間的男婚女嫁,宗親姻親關係密切,靠熟人社會的信任,靠親戚做擔保,願意冒點風險借錢去美國還是大有人在。到美國后拚命做工還債,吃住都在餐館,每天工作十至十二小時,賺的美元都是凈收入。做生意有風險,不一定那麼容易借錢;靠做工就能在兩年左右還清債務,風險不算高,只要不是好吃懶做,就有親戚願意拉一把。

 

 

由於福州偷渡客普遍文化低,小學、初中文化程度占多數,有些人普通話都講不清楚,在美國領事館的信譽又不佳,正常簽證幾乎都是被拒簽。於是他們走旁門左道,形成龐大的偷渡網路,由「蛇頭」組織嚴密的偷渡產業鏈,將偷渡客透過假證件、海運、穿越國境線等多種方式送往美國。

 

 

偷渡的旅程往往充滿艱辛和危險,途經多國走走停停,運氣好沒有被抓遭遣返,數月甚至一兩年才到達美國,有些則在遣返后又繼續踏上偷渡的征途。

 

 

一到美國第一件事就是打越洋電話,通知家人在村裡演戲、放電影,昭告鄉親已是「美國客」了。大有「一人出國,全家光榮」的氛圍。家族內沒人在美國,在村裡的地位似乎都要低人一等。

 

 

埋頭打工還債,編故事請律師透過庇護、特赦等方式調整身分申請綠卡,然後以家庭團聚為名,申請家人合法移民美國,是大多數偷渡客的劇本。

 

 

不過,不管怎樣,還是要寄錢回鄉,村裡的祖宅一定要蓋,一棟棟漂亮的「小洋樓」拔地而起光宗耀祖。這種強烈的示範效應,偷渡成為了許多鄉親「夢想」的出路,偷渡費用也節節上升,從「萬八」漲到兩、三萬或四、五萬美元,甚至更多。

 

 

一九九三年震驚海內外的金色冒險號事件或許是福州人偷渡的高峰,數量從「走線」小規模偷渡,變成每條船幾百人一下湧入美國。金色冒險號載有兩百八十六名幾乎全是閩籍的非法移民,海上漂泊數月後,在紐約海域擱淺,十人溺水身亡。隨後中美兩國在打擊人口偷渡方面加強執法,偷渡運作難度增加。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與美國的收入差距縮小,美元的吸引力減弱。閩江口很多鄉村只剩下老弱婦孺,不是正當移民,冒風險偷渡就沒什麼意義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1 21:5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