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歷史的明鑒中, 中國共產黨何去何從 [2008/11]
- 中國為什麼要進行政治改革 [2011/02]
共產黨的辯證法說: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要變就只有兩個選擇:民主或專制。我們到底希望一個什麼樣的社會?是公平與法制的社會還是中庸與專制?中華民族如何走出5千年興衰的輪迴?民主是法制的保障。沒有民主就沒有真正的法制。如果我們承認人權是普世價值,民主就是人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民主有許多的形式,沒有統一的標準,但有一點是必須的,那就是百分之五十的政府職能由人民選舉產生。
反對中國實施民主,進行選舉的人有三個理由。一是中國人素質不高,不適合民主。素質的高低很難界定,特別是不國與國之間,種族與種族之間的人民進行比較。但是,在中國,為什麼村一級可以有選舉,而鄉鎮一級不能有,縣市一級不能有?難道村裡的人真的比城裡的人素質高得有了質的變化?同是中國人,為什麼香港人可以有選舉,大陸不能?
第二個理由是民主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專制制度更有利於經濟發展。發展經濟的目的是什麼?實際上,按「人均」,中國的經濟水平還很低,在低水平階段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並不奇怪,日本在二戰後三十年有過同樣的經濟增長,就是現在,巴西、印度、俄羅斯的經濟發展速度都很快,俄羅斯的人均收入3年就翻了一番。美國,儘管國土不是最大,人口不是最多,在民主的體制下三百年從一個殖民地發展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60年代建成的高速公路網是世界各國學習的榜樣,登月探星這樣的面子工程也不比別人孫色。專制制度效率高嗎?不見得。為什麼中國講戒煙那麼多年,吸煙的人越來越多,而民主的美國幾年內在公共場合都戒煙了。結論是民主不會妨礙經濟發展,實際上中國經濟發展的動力並不是來源於專制的政府,而是來源於十四億人民對擺脫貧困的渴望。
第三個理由是民主會引起中國社會動亂國家分裂。下面提出的方案能夠給中國問題完美的答案。
我們需要怎樣的變
變有兩種,暴力革命或和平轉變。暴力革命本身並不創造什麼,而只會破壞生命和財富。和平轉變在很多國家或地區實現過,儘管需要一段時間,它是最好的選擇。
共產黨立憲制
十八世紀中葉的英國, 工業化初具規模,英國 王室面臨著的選擇是:釋放權力永擁江山還是繼續專制走向滅亡。英國選擇了前者,採用了「君主立憲制」的政體。後來許多西歐國家也採用了這種體制,一直延續至今。十九世紀後期的日本也做出了同樣的選擇。今天的中國共產黨同樣面臨選擇,何去何從,作者提出下面設想。
一、中國可採用類此的「共產黨立憲制」, 這君主就是共產黨,以憲法形式規定下來 (事實上, 中國現在的憲法就是「堅持共產黨領導」,憲法都用不著改變)。所不同的是這君主一直延伸到鄉鎮村一級。
二、 全民選舉產生總理或政府
三、 共產黨的職責和權力
1. 監督選舉
2. 重大外交條約的簽署或批准,如涉及領土的, 國家主權的。
3. 對外來敵人或內部分裂勢力宣布戰爭
4. 控制軍隊
5. 控制國家安全部
6. 維護和解釋憲法 (類似美國的最高法院)
共產黨不再參與總理及政府職位的競爭
共產黨員不能任政務職,但可擔任行政職務(公務員),共產黨員不能參與投票選舉
四、總理及政府職責
所有內務及外交
這種體制(共產黨立憲制)的優點
1. 民主
政府由選舉產生, 這就是民主。幾十年前,商業服務由國營商店提供, 你去買東西總可以看到牆上掛著一塊大牌子「為人民服務」,可是你「花錢」卻像是你「乞討」。政府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的,但是,沒有競爭(選舉),即使「公僕」掛在嘴上,服務也不會好。
任何專制的制度都免不了腐敗,都不可能有真正的言論自由和輿論監督。這種體制(共產黨立憲制)能夠最大限度地清除腐敗, 江山是你的,而你又不具體執政無法自己腐敗,有什麼理由不歡迎對腐敗的輿論監督和法律懲處呢?難道你願意別人偷你的東西嗎?
任何專制的制度都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法制,朝令夕改,人與人在法律上都沒有平等。真正的法制只能在民主的制度中實現。
2.適合中國國情的民主,共產黨領導下的民主
美國或法國式的民主不適合中國目前國情,誰能保證另一個政黨會比共產黨領導更好,不會比共產黨更加腐敗、貪婪?
誰能保證不會有象巴勒斯坦、巴基斯坦、肯亞一樣的選舉流血衝突嗎?誰能保證不會有象巴基斯坦、泰國、菲律賓一樣的軍人政變嗎?誰肯保證民主選舉制度本身?任何內部的戰爭、暴力只會對國民財富帶來破壞,絕對不會創造財富。誰能保證不會象哥倫比亞那樣混亂,黑幫、毒品組織泛濫?誰能保證不會有種有用心的組織利用選舉來分裂國家,引發民族衝突?
在共產黨立憲制的制度下,共產黨擁有軍權,只要共產黨不允許,任何邪惡勢力都不可能發展到不能控制的程度。
3.社會穩定
專制的政治體制並不穩定,由於沒有公開競爭和選舉,一屆領導人上台並不是理直氣壯地大權獨掌,必須逐步清除異己。這個過程是社會不穩定的最大起因,派系鬥爭由此而生。專制的權力是倒三角,容易受外部勢力的影響和控制。最高領導人一出事,國家就亂了。在共產黨立憲制的制度下,政府是民選的,共產黨內的鬥爭不會對社會產生直接的影響。
專制的體制對內部矛盾實行高壓控制,壓力無處紓解,隨著經濟的發展,可用於暴力的工具越來越多,土槍土彈造起來很容易,更不用提到處都是的「馬路殺手」了,暴力事件也會越來越多。在共產黨立憲制的制度下,內部矛盾可以在公平的法制中解決,壓力可以在選舉中進一步舒緩。
體制轉變的方式和代價
在所有民主體制的形式中,共產黨立憲制和中國目前的政治結構最接近,變動最小。只要黨委改變職能,政府人大和政協由選舉產生。體制轉變可以從下往上進行,從鎮縣市級別開始,首先對這些級別的黨委進行培訓。最後上升到省,中央一級。轉變過程在兩三屆選舉后應該可以完成。民主體制在十到二十年可以不流血地實現和完善。
改革的阻力來自何方?即得利益者最不情願變革。普通老百姓不會有阻力。普通黨員有的可能不情願但也沒能力阻擾。阻力來自當官的,鎮長,縣長,市長都要選舉了,自然要反對。為了減小阻力,同時也保護這部分人的合法利益,可以讓他們都離休,保持現有的合法收入,將來即使出來再就業或參加競選,也同樣給予補貼。黨委的職能要轉變了,沒有實權了,也會不願意改革,對黨委的人可以加薪。這兩部分人加起來估計有二十萬,平均每人五萬元,體制轉變的代價是一百億。這個代價真是低,據說加拿大的高山先生一傢伙就搞了七個億,抓十幾個貪官就可以了,更不用說那三千個億的公款吃喝了。
競選太浪費?中國負擔不起?
為什麼不說電視電影太浪費,中國不適合搞這些東西?要知道拍電影「泰坦尼克」據說就花了一億多美元了。
政府會失去控制嗎?如下崗工人,遊行示威,銀行匯率。
在共產黨立憲制的制度下,共產黨仍然掌握軍權,現在的政府能做到的事情,民選政府都能做到而且可以做的更好。具體來說,下崗工人應該靠制度來扶助,如失業救濟,再就業引導,職業培訓等;遊行示威是公民應有的權利,只要不是暴力,遊行示威沒有什麼不好;操縱貨幣匯率的民主政府比比皆是。
中國人人都在奔錢,對政治漠不關心,政改有可能性嗎?
政治改革可能嗎?
有三種可能導致中國的政改:
一、 出現一位雄才大略的偉人,高瞻遠矚,為了民族的長遠利益,無私無畏推動政改。這種可能性很小,但還是有。試想,如果你是黨和國家領導人,物質的東西應有盡有了,如果你的利益能得到保障,誰還願意去勞那神去管理政府呢?
二、 民不聊生,民怨沸騰,普通大眾不得已揭竿而起。這種可能性很小,中國人忍耐性特強。不過,要到這種時候才政改,那就會腥風血雨了。
三、 勢力集團的利益衝突越演越烈。中國目前的政治體制並不穩定,由於沒有公開競爭和選舉,一屆領導人上台並不是理直氣壯地大權獨掌,必須逐步清除異己。(現在誰也不清楚共產黨最高掌權人,如果有這麼一個人的話,是如何產生的)。毛澤東時代是物理消滅,如彭德懷、劉少奇、林彪。鄧小平時代是軟禁,如四人幫、華國鋒。江澤民時代是容忍,如鄧小平的勢力、李鵬的勢力。到了胡錦濤時代,他用的是太極,擺平各方,「和諧」很不容易。政改不一定是目標,也可以是手段。鄧小平就用過這種手段。可以預測,在不久將來,這個手段會被再用,當有人決定用此手段時,「共產黨立憲制」就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圈地」運動一完成,它就追求合法化。在中國目前的體制下,不管你圈了多少「地」,只要你下台,就不會安全。 況且,人心不足蛇吞象,中國這塊大餅雖大,總有分不均的時候吧?
所以,結合一跟三,中國政改還是很可能的。但是,首先必須讓人們知道特別是讓黨和國家領導人知道有共產黨立憲制這種安全的選擇。
答從正反方向反對此方案的網友們:請用平常心看待民主!
如果你曾受共產黨的傷害,自然對其恨之入骨,希望對其斬草除根。如果你是貪官,黨的喉舌,當然對民主懼之萬分,恨不得把任何民主的念頭扼殺在搖籃中。但是,仇恨解決不了中國的問題。無論你對共產黨何等仇恨,要它放棄權力與別的黨派平起平坐地競爭,除非是等到中國崩潰的時候。共產黨立憲制把共產黨高高掛起就是為了實現不流血的民主轉變。在另一方面,貪官們也用不著懼怕,不要總是歪曲污衊民主嚇唬老百姓。說實在的,能混到你的官位上,也是有些本事的,為什麼不在民主法治的體制中光明正大心安理得地陞官發財,而要提心弔膽坐立不安偷雞摸狗地過一生呢?況且,共產黨立憲制還會保障你現有的合法收入。
作者後記:不是共產黨,也不是運毒輪,祖國也只是一種對同族人居住地的回憶。作此文僅希望本民族的長盛。發帖的目的是尋找高人的幫助將這個想法帶到要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