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人民站起來的真正標誌 zt

作者:homepeace  於 2009-10-6 03: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1評論

關鍵詞:

最後一艘侵入長江的外國軍艦的遭遇——中國人民站起來的真正標誌

右派們說和列強不平等的條約是委員長廢除的,租界也是委員長時期收回來的,所以中國人民是在委員長統治時期站起來的。
 
這屬於典型的意淫。因為紙面上的東西並不代表實際,如果能代表,那麼汪精衛政府宣布廢除不平等條約,收回英、美租界比委員長更早,與其說是委員長讓中國人民站起來,還不如說汪***讓中國人民站起來更合適。
實際上呢,中國人民在委員長統治下從來就沒覺得自己站起來過,外國鬼子沒有一天不欺負中國人。遠的,北伐戰爭時期,美、英軍艦炮轟萬縣、南京,都曾造成上萬的中國人傷亡,萬縣的軍閥楊森在陳毅、朱德的支持下還敢開炮還擊,而南京的蔣總司令連屁都沒放一個。
濟南事件,日寇屠殺中國軍民上萬人,而手握幾十萬精銳大軍的蔣總司令居然對只有幾千兵力的日寇「惹不起,躲得起」,繞城而過,這就是右派「站起來」的感覺嗎?
抗日戰爭時期,汪偽政權為收買民心,欺騙輿論,在其日本主子的授意與允許下,宣布「廢除」和列強簽訂的一切不平等條約,「收回」包括日本租界在內的所有外國租界,這樣就迫使委員長和還是中國盟國的美英各國不得不照著樣子做,總不能比漢奸和日寇做得還差呀。其實當時的列強的租界,全都讓日本鬼子占著呢,廢除不廢除都不是它們說了算。但抗戰勝利后,英國卻重新佔領香港,根本就沒把廢約的事當回事。各國在華的兵營照樣駐紮各國的軍隊,中國的長江里,橫衝直撞的依然是各國的軍艦。
「治外法權」廢除了,可是外國人在中國犯罪,中國法律照樣管不著。沈崇事件、武漢花明樓事件的那些畜生,有哪個受到懲罰?連國民黨交通次長的女兒,都被強姦了,而國民黨那些極其噁心的缺德報紙,居然污衊受害者「似非良家婦女」,更有甚者,居然說美軍的獸行「有利改善中國人種」!這難道就是右派們津津樂道的「站起來」?
在這裡,我要給老瘋說明個問題,你說蘇軍在東北強姦幾萬中國婦女,我不知道你有什麼過硬的證據,就算是真的(至少你們右派王振今及他媽媽不同意),難道不是更加證明你那可愛的委員長是趴下的嗎?如果你說的是真的,你們那個委員長應該派據說是世界四大強國的軍隊,據說是和日寇作戰百戰百勝的英勇國軍去驅逐蘇軍,至少也應該提個強烈抗議吧,你能不能把你的委員長的類似聲明讓我輩看看,就算不能證明你的委員長在***子面前站得很直,至少也敢哼哼嘛。 把大連旅順交給如此「糟蹋中國人民」的蘇軍去佔領,怎麼體現你的委員長站起來呀?

唉,一說起委員長對外的奴才像就來氣,說了那麼多題外話,不好意思。下面轉入正題:
話說1949年4月20日之前的某一天,雖然國共正在和談,但解放軍卻正準備過江,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給各列強下了個命令:一切外國軍艦必須撤出長江,否則後果自負(嘿嘿,如果不平等條約真的廢除了,何必還勞解放軍發這麼個命令)。
可大英帝國偏不信這個,也難怪,這個老牌帝國在中國面前橫慣了,在過去,只要它高興,從來都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看不順眼還可以對中國任何一個城市打上幾炮出氣,怎麼會把解放軍的命令放在眼裡呢?它偏偏就要在解放軍下完這個命令后開著幾艘軍艦大搖大擺地進入長江,想把過去炮擊南京的故事再重演一遍,可沒想到,它不信邪,還有比它更不信邪的,最後的結果正如大家都知道的:幾艘軍艦都被打得狼狽逃竄,有一艘被打得擱淺,靠打白旗投降才保全了狗命。最有趣的是,揍它的炮彈都是美國炮彈。
這個事情大家都熟知,我要說的是,如果真象右派所說的,不平等條約是老蔣廢除的,那為什麼英國軍艦居然敢大搖大擺地開進我們的內河?難道委員長廢除不平等條約居然沒有通知英國嗎?或者你們認為英國軍艦隨便開進中國內河也是中國人民站起來的表示?雖然英國軍艦挨打后狡辯說是委員長請他們來的,但我感覺是英國佬在造委員長的謠呢。因為在解放軍和英國人炮戰時,國民黨軍並沒有向解放軍開炮呀。如果真是委員長請來的,那就是委員長的朋友或助拳的,哪有朋友或助拳的挨打而主人卻在一邊看熱鬧的?(據說很多國民黨的官兵也私下大叫痛快呢),這不合情理嘛!而且後來也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委員長請他們來。但如果委員長沒有請它們來,那麼英國人就是擅闖中國內河,我想右派也不會否認這對中國主權是地地道道的侵略吧,那麼,作為當時代表中國的政府,英國人應該首先吃國軍的炮彈才是,為什麼國軍一炮不放呢?委員長不是廢除了不平等條約嗎?難道委員長廢除不平等條約居然要靠解放軍的炮彈來保證?而且國民黨政府事後也沒有對英國佬作出任何抗議,要不,右派如果能拿出一份黨國的類似毛***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為英國軍艦***⑴發表的聲明》的東西,我就承認中國人民是在委員長領導下站起來的如何?

有個右派說不明白為什麼人民共和國成立標誌著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那麼,就讓曾在大英帝國艦隊服役過的下院議員約翰.倍頓回答他吧:「過去我們輕易的派遣炮艦至中國炮轟中國的城市,且不受任何懲罰,這是歷史上的錯誤,我們現在再也不能如此做了」。
「當、當、當」,他說這話時,倫敦的大笨鐘敲響了,提醒這些老牌的殖民主義者,中國人民的時間開始了。

附件: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為英國軍艦***⑴發表的聲明
(一九四九年四月三十日)
  這是***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部發言人起草的聲明。在這個聲明裡,表明了中國人民不怕任何威脅、堅決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嚴正立場,並且表明了即將成立的新中國的對外政策。
  
  我們斥責戰爭販子丘吉爾的狂妄聲明⑵。四月二十六日,丘吉爾在英國下院,要求英國政府派兩艘航空母艦去遠東,「實行武力的報復」。丘吉爾先生,你「報復」什麼?英國的軍艦和國民黨的軍艦一道,闖入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區,並向人民解放軍開炮,致使人民解放軍的忠勇戰士傷亡二百五十二人之多。英國人跑進中國境內做出這樣大的犯罪行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有理由要求英國政府承認錯誤,並執行道歉和賠償。難道你們今後應當做的不是這些,反而是開動軍隊到中國來向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報復」嗎?艾德禮首相的話也是錯誤的⑶。他說英國有權開動軍艦進入中國的長江。長江是中國的內河,你們英國人有什麼權利將軍艦開進來?沒有這種權利。中國的領土主權,中國人民必須保衛,絕對不允許外國政府來侵犯。艾德禮說:人民解放軍「準備讓英艦紫石英號開往南京,但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該艦要協助人民解放軍渡江」。艾德禮是在撒謊,人民解放軍並沒有允許紫石英號開往南京。人民解放軍不希望任何外國武裝力量幫助渡江,或做任何別的什麼事情。相反,人民解放軍要求英國、美國、法國在長江黃浦江和在中國其他各處的軍艦、軍用飛機、陸戰隊等項武裝力量,迅速撤離中國的領水、領海、領土、領空,不要幫助中國人民的敵人打內戰。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直到現在還沒有同任何外國政府建立外交關係。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願意保護從事正常業務的在華外國僑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願意考慮同各外國建立外交關係,這種關係必須建立在平等、互利、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首先是不能幫助國民黨反動派。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和人民政府不願意接受任何外國政府所給予的任何帶威脅性的行動。外國政府如果願意考慮同我們建立外交關係,它就必須斷絕同國民黨殘餘力量的關係,並且把它在中國的武裝力量撤回去。艾德禮埋怨中國***因為沒有同外國建立外交關係而不願意同外國政府的舊外交人員(國民黨承認的領事)發生關係,這種埋怨是沒有理由的。過去數年內,美國、英國、加拿大等國政府是幫助國民黨反對我們的,難道艾德禮先生也忘記了?被擊沉不久的重慶號重巡洋艦⑷是什麼國家贈給國民黨的,艾德禮先生難道也不知道嗎?
  
  
  注  釋
  〔1〕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當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的時候,侵入中國內河長江的紫石英號等四艘英國軍艦先後駛向人民解放軍防區,妨礙渡江,中英雙方發生了軍事衝突。英艦開炮打死打傷人民解放軍二百五十二人。紫石英號也被人民解放軍擊傷被迫停於鎮江附近江中,其他三艘英艦逃走。英國當局曾由其遠東艦隊司令布朗特經過紫石英號艦長同人民解放軍代表進行多次談判,要求將紫石英號放行。當談判還在進行之際,紫石英號軍艦於七月三十日夜趁江陵解放號客輪經過鎮江下駛,強行靠近該輪與之并行,藉以逃跑。當人民解放軍警告其停駛時,紫石英號軍艦竟開炮射擊,並撞沉木船多隻,逃出長江。
  〔2〕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六日,英國保守黨首領丘吉爾在下院發言,把中國人民解放軍炮擊駛入人民解放軍防區的英艦說成是「***」,並且要英國政府「派一兩艘航空母艦到中國海上去……實行武力的報復」。
  〔3〕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六日,英國首相艾德禮在議會中宣稱:「英國軍艦有合法權利在長江行駛,執行和平使命,因為它們得到國民黨政府的許可。」同時,他在談到英國方面代表和中國人民解放軍代表交涉的情況時,又造謠說:中國人民解放軍「準備讓英艦紫石英號開往南京,但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該艦要協助人民解放軍渡江」。
  〔4〕重慶號巡洋艦,是英國政府於一九四八年五月十九日贈給國民黨反動政府的,是國民黨政府海軍中最大的巡洋艦。一九四九年二月二十五日,這艘軍艦的官兵在上海吳淞口舉行起義,脫離國民黨政府,加入中國人民海軍。同年三月十九日,美帝國主義和國民黨政府出動重轟炸機多架,將其炸沉於中國東北遼東灣的葫蘆島附近
10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4:01
http://en.wikipedia.org/wiki/HMS_Amethyst_%28F116%29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4:04
before prc, all of chinese custom ranking officers were either British or american.

http://www.jmr.nmm.ac.uk/server/show/ConJmrBookReview.188/outputRegister/lowhtml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4:14
http://images.google.com/imgres?imgurl=http://www.geocities.com/rnships/damage5.jpg&imgrefurl=http://www.geocities.com/rnships/amethyst.htm&usg=__mACJFsLBx8VBgySque1SFc_tLsI=&h=399&w=303&sz=66&hl=en&start=11&um=1&tbnid=nYXK9lFWSAhPLM:&tbnh=124&tbnw=94&prev=/images%3Fq%3DHMS%2BAmethyst%26hl%3Den%26client%3Dfirefox-a%26rls%3Dorg.mozilla:en-US:official%26sa%3DN%26um%3D1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4:33
wow, the cruiser London was 10,500 tons!
回復 homepeace 2009-10-6 04:38
謝謝連接!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04:56
homepeace: 謝謝連接!
my pleasure....
回復 jjsummer95 2009-10-6 11:16
有理有據!!
加一片:
回復 homepeace 2009-10-6 11:50
謝!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13:02
just looked at more details of this incident. i think back then, pla didn't have armor piercing shells, otherwise, the "Amethyst" would have been a total loss.
回復 snortbsd 2009-10-6 13:03
On 25 April 1949, Vice Admiral A. Madden, second in command of the Far Eastern Station, flew his flag in HMS London and after learning of the frigate HMS Amethyst being trapped up the Yangtse river, decided to sail upriver to render assistance in company with the frigate HMS Black Swan. The rebuilt heavy cruiser was an impressive ship, but her modern looks belied her age, and her main 8 inch gun turrets were long 「past their prime」. Madden hoped that the mere presence of the cruiser would be enough, but it was soon clear that the Chinese Communists were not to be overawed by a warship, however impressive, sailing towards their vital river crossing. Within ten minutes of beginning her upriver dash, London was under fire from 105 mm and 37mm guns. She replied with her main armament and secondary 4 inch guns. Then a new more numerous battery joined in and Madden began to consider withdrawal. Again the Communists scored hits on their opponents bridge and the cruiser turned back. Still however she was fired upon, the action being heavier on the return trip than before. The London had both her forward turrets put out of action, and one of her aft turrets hit as well. Nevertheless the ship was still able to reply to her opponents before the action ended just over three hours after it had begun. The cruiser had expended 132 8 inch, 449 4 inch, and over 2,000 rounds from her light AA guns. Her casualties were 13 killed and 30 wounded. In June, she sailed from Hong Kong to the UK after being relieved by the cruiser HMS Kenya and was laid up on the river Fal. Sold on 3 January 1950. On 22 January 1950 London was broken up for scrap by T.W. Ward of Barrow.
回復 homepeace 2009-10-6 13:42
snortbsd: just looked at more details of this incident. i think back then, pla didn't have armor piercing shells, otherwise, the "Amethyst" would hav
true!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20:4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