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上海

作者:fanlaifuqu  於 2013-1-17 04: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筆|通用分類:前塵往事|已有76評論

關鍵詞:, , 黃浦區, 盧灣, 河南

素來是個不求甚解的,萬事都憑自己粗淺的感受。談上海,簡簡單單兩個字,一個詞,又怎是我輩可議,只是因為看到如今的水泥森林和消失的滬語,回頭看看而已。

都知道那裡本是個小小漁村,自己也是河南人後裔,祖父的父親,我沒見過,聽從皇帝差遣乘船坐轎赴任。到祖父那輩,家道早已中落,我看也只是個稍識讀寫的遊民而已。父親也沒讀過大學,不過總算是個不怎麼白的白領。

上海在全國人民心中是個特殊的地域,但其本身又是很有地域差別的。從外灘過來,一逾外白渡橋,便是下只角了,本人很小時便遷居至此了。事因老父在日本人紗廠謀事。看過「星星之火」嗎?那都是在楊樹浦,沿黃浦江邊的。當然長陽路一帶還有榮家的申新紗廠。我們從家坐車越過白渡橋,便是去上海,言下之意已否定了自己住在上海。就像QUEENS 的人過橋就說去CITY一樣。當初心中認為靜安與徐匯是高級區,下來輪到盧灣,黃浦,長寧,現在黃浦區徐匯太大了,盧灣的南區也不能算。

離楊樹浦路不遠的平涼路上,有兩處與眾不同的住宅,有圍牆,門房,都是二層樓獨門戶。以現在的標準應算TOWNHOUSE。四十年代便有抽水馬桶與煤氣灶。這便是1695弄與1777弄,所謂職員宿舍,當初叫九廠宿舍與十廠宿舍。與臨近的二埭頭,九埭頭不一樣,那是工人住的,叫工房。即使是晉城邨也差些。雖然我們都進一樣的小學,中學,都屬華東紡織管理局管理(解放前稱中紡公司,日本人佔領時不知叫什麼)。

除了很小不記事時曾住在西區,後來就一直在「下只角」成長。但有不少親戚來往,常去他們那裡玩,甚至住一小段,特別留戀那裡的幽靜。直到現今,依然愛去那裡逛,不一定是商業區,那些西區弄堂的味道是那麼獨特,即使對曼哈頓與長島也沒有這種刻骨銘心的愛。今天的街上,我依然一眼便能看出那一雙散步的老人是世代居此的。什麼愛都亞路,福開森路,這裡含著那麼甜蜜的回味。

除了行為舉止,上海人還特別講究談吐。廣東人雖然擁有南京路上四大公司等一流商業,但大多並沒融入上海的上層。寧波人也多有錢,不過還是有那麼一條線,隔了開來。真正的上海人就是漂亮叫「娶」,湯美稱「鮮」(CI),那舌尖貼在下齒內面發出那獨特的齒音。其實北京話(尤其在京劇里)偶爾也能聽到些這樣的印跡。可惜,我還會發,但平時說話已經迴避了。姐姐還講一口老式標準上海話,帶那麼一點,就一點點,蘇州腔,那就是所謂上流社會的上海話,聽評彈的書場里就多這樣的老上海。現在的滬劇還保留了一些老式上海話的特點,但滬劇基本上還是郊區農民比較喜歡的劇種。我們那時並不稱他們為鄉下人,而叫本地人,或浦東人。

說話忌諱帶蘇北音,雖然我許多同學,乃至非常要好的都來自蘇北。他們學習好,奮發而有出息,但讓他們改了那口音是太難了。而當今的孩子都會講一口帶滬音的普通話很難聽,其實與帶蘇北音的上海話是很相近的。

這些觀念當然是迂腐的,但也是長久來一直普遍存在於民眾心裡的。

水泥森林正在改變上海,也模糊了嚴峻的差別,外地來的白領正把老上海趕到中環,外環去,市中心成為了全國,乃至全世界來的精英的家!懷舊是一種情緒,決不是邏輯與道理!

就是這白渡橋,隔開了上海的東西。

淮海坊,西區好弄堂,其實居住條件也不算太好,比起再西的上方花園,新康花園(陳至立家住此地,曾去過)差多了。

但商業發達,梧桐飄香!


今日的東區!

1

高興
3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2

支持
43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4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76 個評論)

回復 淺色 2013-1-17 04:36
搶sf嘍。
回復 fanlaifuqu 2013-1-17 04:39
淺色: 搶sf嘍。
看出你的慌忙與熱情了!
回復 心隨風舞 2013-1-17 04:39
喜歡聽番老講過去的故事。
回復 淺色 2013-1-17 04:42
前兩天還跟老公柺榔頭來,說我嫁到他家的時候,他家還在用液化氣,我生出來的時候,我家就已經用上煤氣了,還有衛生間,呵呵。以前我家就住在類似你說的那種townhouse一樣的房子里,不知道是不是你說的那兩幢,日本人造的。不過我沒住過幾天,就去住市中心的要倒馬桶的弄堂房子了。
回復 酸柚子 2013-1-17 04:43
板凳也要坐坐,平涼路阿拉那時候叫八辣頭的,江浦路叫6辣頭
回復 淺色 2013-1-17 04:44
fanlaifuqu: 看出你的慌忙與熱情了!
搶好再回帖,這是跟儂學滴。
回復 fanlaifuqu 2013-1-17 04:45
淺色: 前兩天還跟老公柺榔頭來,說我嫁到他家的時候,他家還在用液化氣,我生出來的時候,我家就已經用上煤氣了,還有衛生間,呵呵。以前我家就住在類似你說的那種town ...
是啊,當初南京路,淮海路上大多都要倒馬桶的。
回復 fanlaifuqu 2013-1-17 04:47
酸柚子: 板凳也要坐坐,平涼路阿拉那時候叫八辣頭的,江浦路叫6辣頭
八埭頭是通北路,我在臨青路。
回復 酸柚子 2013-1-17 04:48
fanlaifuqu: 八埭頭是通北路,我在臨青路。
通北路平涼路口
回復 酸柚子 2013-1-17 04:50
淺色: 前兩天還跟老公柺榔頭來,說我嫁到他家的時候,他家還在用液化氣,我生出來的時候,我家就已經用上煤氣了,還有衛生間,呵呵。以前我家就住在類似你說的那種town ...
儂是上只國寧,阿拉是弄堂里出來的
回復 xqw63 2013-1-17 04:51
老上海的味道,翻老說話的方式非常象
回復 早安太陽 2013-1-17 04:54
懷舊是一種思念,思念弄堂里才有的簇擁和親熱的味道,特有的口音傳遞出的人情的溫暖。鋼筋混凝土裡傳遞出的,更多是冷漠無視。
回復 tangremax 2013-1-17 05:13
淺色: 前兩天還跟老公柺榔頭來,說我嫁到他家的時候,他家還在用液化氣,我生出來的時候,我家就已經用上煤氣了,還有衛生間,呵呵。以前我家就住在類似你說的那種town ...
液化氣和煤氣有什麼區別?
回復 fanlaifuqu 2013-1-17 05:16
tangremax: 液化氣和煤氣有什麼區別?
液化氣是罐裝的,煤氣是從管道通到家裡的。
回復 tangremax 2013-1-17 05:16
以我的理解,浦東相當於鄉下,口音和浦西完全不同。
所謂下只角好像是指楊浦和虹口等區,哪裡有大量的蘇北移民,他們的口音完全是蘇北話。不知正確否?
回復 fanlaifuqu 2013-1-17 05:17
tangremax: 以我的理解,浦東相當於鄉下,口音和浦西完全不同。
所謂下只角好像是指楊浦和虹口等區,哪裡有大量的蘇北移民,他們的口音完全是蘇北話。不知正確否? ...
基本正確!
回復 小皮狗 2013-1-17 06:30
蘇北移民是共產歷史的禍害和遺留的不公,因為蘇北地區是新四軍的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比其它地區來得早,而這些人基本上原來是在家鄉的有資產的或有文化的人,為了活命,不得不逃到上海的,到了上海后,為了生存,不得不做上海最底層的苦力而謀生。因而他們長期變成了上海的最底層的人群。卻因為口音等等還要備受上海本地人的白眼和欺凌。而這些帶著有色眼鏡看蘇北移民的所謂本地人,又往往是最沒有文化和小市民習氣很嚴重的一批人,因為他們除了講一口地道的上海話以外,其它就沒有什麼可以引以為資本和自信的了。。。
回復 fanlaifuqu 2013-1-17 06:33
小皮狗: 蘇北移民是共產歷史的禍害和遺留的不公,因為蘇北地區是新四軍的根據地,打土豪,分田地比其它地區來得早,而這些人基本上原來是在家鄉的有資產的或有文化的人, ...
其實我小學的班長姓房,也是蘇北人,真非常優秀!
回復 淺色 2013-1-17 06:43
tangremax: 液化氣和煤氣有什麼區別?
液化氣是要自己去換鋼瓶的,煤氣是管道煤氣。
回復 淺色 2013-1-17 06:44
酸柚子: 儂是上只國寧,阿拉是弄堂里出來的
我後來又搬回大楊浦了。哈哈哈。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21: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