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是,美國竟然如此貧窮的家庭和人們!
作者珍妮特. 沃爾斯是家中老二,大約1961年出生。從珍妮特. 沃爾斯記事就一直在搬家「像游牧民一樣」,生活在貧困、飢餓和不穩定中。從亞利桑那州南部到內華達沙漠中、加利福尼亞滿是灰塵的小鎮、舊金山的海灘露宿汽車內、莫哈韋沙漠、巴特爾山礦區,「那些地方通常什麼都沒有,除了一小群糟糕的、下陷的窩棚,一個加油站,一個乾貨店,以及一兩間酒吧……」。地方越荒涼父母越喜歡。在作者七歲之前已經搬家十一次,全家用了一個月的時間穿越美國,來到美國東部父親的故鄉弗吉尼亞,並定居在韋爾奇鎮,那年珍妮特. 沃爾斯十歲。
在珍妮特. 沃爾斯記憶中的爸爸總在找工作,然後被解僱或者辭工,再搬家再找工作。。。,無限循環中。有時也去弗吉尼亞州的外婆家小住。「我們總是在逃亡,通常在半夜實施。」以雷克斯.沃爾斯方式逃亡。逃亡的目的是逃避:賭債、賒賬、醫藥費及對固定生活的厭倦。她的父母是有能力養活自己和四個孩子的,但卻任性地按照自己的意願生存著。孩子們為此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受盡飢餓、貧窮和渴望的折磨。父親雖然才華橫溢,卻嗜酒如命,無法負擔家庭的責任。媽媽有大學文憑和教師執照,卻不喜歡工作,更不願意受到約束,情願受苦也不肯將就自己。迫不得已去教書還要孩子們督促,否則就要挨餓,更奇特的是媽媽手裡有一塊價值100萬元的土地。
父親一生的夢想是建一座偉大的房子。一切都是玻璃的,有太陽能電池支持房子設備的運轉,甚至還畫出設計圖。但是父親說,在這之前要找到黃金,才能完成「玻璃城堡」的夢。
作者用一種風趣的甚至調侃的語氣寫出這部書,其實是對父母生活方式的無奈和屈服,因為作為沒有生活能力的孩子,只能聽從父母安排的生活度日。不論為人父的偷走孩子們辛苦攢下來的錢和母親的薪金支票,還是喝酒吵鬧,幾天不回家,做孩子的都忍受下來。
經過無數次地搬家和移動,他們落腳在韋爾奇小霍巴特大街93號一住就是十幾年。「它是用水泥粘合而成的岩石做的。由於沉降、侵蝕,還有明顯漫不經心的建造,它們朝著街道危險地翹起。……裡面有三個房間,每個差不多是十英尺乘十英尺的大小……沒有浴室,在一間壁櫥大小的房間,水泥地上有一個馬桶。這個馬桶沒有連通任何下水道或者化糞系統。…室內沒有流動的水。」「每月按時交五十美元房租,兩年以後就可以擁有這個地方了。」父親說。
在這棟又破又髒的房子里,他們度過少年時代。姐姐最先選擇逃離到紐約,然後是作者和她的弟弟,隨後小妹妹也被大姐接出。三年後父母也來到了紐約,而且就露宿在街頭,加入拾荒者的隊伍。不管兒女們的勸阻,他們的父母不肯過正常的生活,喜愛流浪,看話劇看電影看書畫畫,吃簡單的食品,是他們的生活方式。
這部書給人太大的衝擊點是,美國社會底端人們的貧困潦倒!不能想象一個如此發達的國家竟然有這樣貧窮的人們?天堂的美國並不是天堂。也許這就是真正的美國社會吧——光彩照人的背後有著無比的心酸和痛苦。
作者珍妮特. 沃爾斯雖然詼諧幽默,但擋不住內心的酸楚和痛苦。她在紐約讀書,就業,結婚,成為專欄作家,她成功了!如果沒有成功,這個故事將永遠埋入心底。當然,這部書讓人感受到生命的頑強,不論沙漠還是嚴寒都沒有使這一家人停止步伐。而父親五十幾歲逝去,玻璃城堡已是過去。
人們常說實現美國夢。什麼是美國夢?每個人,不論是刷盤子的,還是打掃衛生的,都可以成為百萬富翁,這就是美國夢嗎?
我想,美國夢應該是: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身份,成為一個相對有價值的人吧。
有趣的是這本書成就了一對新人——譯者楊佩樺 許國泰,翻譯這本書兒結成終身伴侶,真為他們高興。
註:
《玻璃城堡》<美>珍妮特. 沃爾斯 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11月第2版 楊佩樺 許國泰譯
珍妮特. 沃爾斯(Jeannette Walls),美國著名記者。撰有《閑聊:流言如何變成世界的內幕》、《閑聊:流言如何變成新聞,新聞這樣成為另一場秀》等書。2005年出版回憶錄《玻璃城堡》,首次公開自己鮮為人知、與眾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成長曆程,憑藉此書蜚聲文壇。
現與丈夫約翰.泰勒(John Taylor)常住紐約城和長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