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散文《鴿子花語》榮幸被選入此書。 能和內地同胞一起出書,覺得特別的親切和幸福。
《鴿子花語》
雅安4.20地震后,我連夜給雅安好友雲海去電。電話第二次才撥通。聽到那頭響起來朋友一聲「喂」時的那種感覺很奇妙。雖然道理都懂,但是只有在那個時候,我才真切地體驗到什麼叫「沒有什麼是應該和當然的」;你無法總是假設你給好友電話,好友都會在那裡等著你,給你回應。
幾天過去了,幾位好友都陸續接上了頭,都安好。就在心尖石頭徐徐下落時,我突然想起來一個人:秋穎。秋穎經歷了汶川大地震。2008年5月19日,他發表了《我心傷痛》一文,記錄了他從親歷地震到赴災搶險的經歷,從哀痛到堅強的心程。那以後他變了,他停止了所有其他博文的上傳,他的空間只剩下他搶救過的學校里幾個班級的學生名單、合影和對幾位老師的紀念。《我心傷痛》的最後一行字是:「這幾天雖然流了那麼多淚,但我相信自己是堅強的。我隨時可以奔赴前線,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甚至生命。」
五年後,地震再度襲來。傷口尚未彌合,叫人情何以堪。我急急忙忙來到秋穎久不登陸的空間。舊文猶在,友人無蹤。秋穎三月份留給我他的QQ號。我的QQ久不用,似乎失效,幾次試驗,非但無法登陸,還被系統歸入惡搞。 我請雲海代上QQ,萬維尋人。後來,我赫然發現我的空間里有秋穎留下的腳印!
我不確定那是新腳印,還是三月里秋穎專程來為我賀生日時所留。汶川地震后,秋穎很少上博客了。但是我生日那一天,他一定會來。五年,他來了五次。 再後來,我終於盼到了他的信!信中秋穎先報安好,接著說:「4月20日地震的時候,我感謝老天把地震設置在了星期六孩子們不上課的時候。」他還告訴我,他近日訪問了雅安滎經,由於氣候反常,珙桐花已經凋零。
雅安的珙桐花明年會再開,會開得更美麗。熱愛生命,珍惜情感的人們,歷經百難,無畏無悔。想起了雲海詩《珙桐花語》的這幾句:
當閃電的手拉響春雷 她蹲在枝頭 亮出純潔的嘴唇 喊得山裡山外開滿鴿子花
願這篇小文里的每一個字,化作祥和的鴿子花,捎去我萬里之外對好友和他們家鄉和親人的祝福。 ( 寫於 2013年5月1日)

《凝聚》,《西康文學》主編 —— 中國文聯出版社,2014年4月
《凝聚》是雅安本土民辦文學刊物《西康文學》2013年度鼎力推出的文學綜合特刊。該書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西康文學》主編。
該書所有文學作品均在反映雅安4.20蘆山地震雅安各界搶險救災的動人鏡像.全書分:報告文學、通訊報道、散文、詩歌、親歷者和附錄七個章節共收入56篇文學作品,共計十五萬字。
《凝聚》作品的作者自雅安本土作家、全國各地省級以上作家和海外愛國華人。這些作者將真摯感情融於自己的作品,表現了積極向上精神。本刊內容從搶險救災的角度,深刻表現了災難面前人性的光輝,體現出強烈的人文關懷,展示了作者高質量的文學功底。內中表現的中華民族危難時刻萬眾一心的民族精神,雅安人民在災難面前自強不息的精神風貌,讓作品具有強烈時代感,高水準的文學品味和海納百川的包容性。
《凝聚》一書,極力探索災難文學的表現手法,從中可以看出災難文學已經走出描寫災難的膚淺,進入災難時刻人類靈魂的思考和關懷。該書寫作手法各異,傳統和現代結合,具有文化的包容意思。應該說,自然災難是人類無可逃避的問題,文學作品中的自然災害,不僅是對災難的表現的描述,而應該是人類處於災害時的精神和共性的探討。(本簡介原文地址:獻給4.20蘆山大地震,《西康文學》重磅推出特刊作者:一粒浮塵)

雅安:一樹珙桐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