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別笑美國的金融過度槓桿化,產業過度空心化。你在國內買理財產品了或者準備買嗎?在這個殺紅眼的資本市場里,政府限定銀行定存的年利率只有3%,除去通膨,大家存錢怕是等於賠錢了。政府的意願良好,對銀行要求嚴格,每筆存儲資金要求至少14%~17%的儲備金(RRR)存放於央行用以保證將來居民的提款並防止商業銀行盲目放貸導致銀行沒有充足資金兌現儲戶的存款(見下圖最新調整后要求)。這麼嚴格要求,讓銀行無路可走嗎?於是信託平台/公司出現了(影子銀行),政府規定信託不能吸收儲戶,不能借貸,但是可以管理資金。信託因此創造了理財產品,銀行通過銷售理財產品得到傭金,信託把銀行賣產品的錢投到公司(融資方),注意說的是投資,沒說貸款哦!他們關係如下:
利滾利,錢生錢。同樣資金在銀行系統里和信託理財系統(影子銀行)里的槓桿化相差巨大(見下圖對比). 金融衍生品複雜,Michael Moore 拍的紀錄片《資本主義愛情故事》裡面,做金融工程的大牛自己都解釋不清楚自己設計的東西,在我們的圖裡簡單得很 -------------
金融槓桿是雙刃劍,當景氣好的時候,利潤豐厚。衰退時,殺傷力巨大,巴菲特因此形容為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根據估算(Emily Perry & Weltewitz)中國目前理財產品規模約在17兆人民幣左右,差不多26%的GDP,由於理財產品大多通過信託發行因而不計入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聽上去越來越像上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的美國,政府頭疼這種不斷的加槓桿化讓脆弱金融系統岌岌可危,太多的金融機構大到不能倒(當時美國叫做 too big to fall)但目前經濟低迷,政府放鬆銀根給市場一次次注入資金使投機的槓桿越放越大,當投資能賺這麼多,有誰還愛去生產研發?國內的製造業廠商基本全部跨界投資股市地產。如圖所示,企業融到資轉而再去投資賺取回報,資產泡沫越吹越大,但政府又不能收緊信貸讓緊縮的經濟雪上加霜,因為2015年12月份的PMI已經萎縮到48.2。經濟轉型太難了--前進不是,後退也不是。只美國已經完成了槓桿化 –去槓桿化的過程,甩掉一身肥肉后復甦升息了。哎,想起了崔健的歌:
我就要回到老地方 /
我就要走在老路上 /
我明知我已離不開你 /
噢 ... 我的影子銀行

作者: Sen Zhang
明石管理投資顧問
明石管理(Sunstone Management Inc.)是在美國特拉華州註冊的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公司總部位於美國長灘(Long Beach)。
作者微信:corrig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