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數十年,中國對巴基斯坦傾注了巨量戰略資源、軍工支持與外交信任,從中巴經濟走廊到梟龍戰機共同研發,可謂「全天候戰略盟友」。然而近年來巴基斯坦的行為不斷背離中國核心利益——不僅拒絕中方安保建議,還將銅礦、石油、軍工技術外泄至美加土等勢力,更在土耳其五代機研發中充當「中轉跳板」。梟龍戰機、武直-10、翼龍無人機……幾乎所有可被轉手的中國軍工資產,都被巴方打包輸出或模糊處理。
* 巴基斯坦背刺已成全維度、不可逆
渦扇與飛控技術疑被轉交土耳其,涉及KAAN戰機與天空風暴無人機;
梟龍外銷由巴方主導,中國技術話語權被邊緣化;
ReKo Diq銅礦讓給加拿大,能源協議交給美國,繞開中方參與;
巴高層在美方訪問中公開稱「中巴關係只是合作夥伴」,徹底切割盟友定位。
這不是背棄,而是系統性背刺。放棄幻想、及時止損,才是唯一現實主義路徑。
* 新疆風險正在上升:土耳其千年「突厥主義」正滲透
土耳其長期視新疆為「突厥文化圈核心」。其外交部、民間組織、智庫、宗教渠道持續炒作「突厥斯坦獨立論」,而巴基斯坦的技術合作正為土耳其五代機、無人機、導彈系統打下基礎——一旦土耳其技術成熟,其地緣擴張與宗教滲透將直指新疆西部防線。
再加上ISIS-K在阿富汗頻繁製造針對中國的恐襲,巴基斯坦成為「極端力量的運輸通道」,不止背刺,更可能成為突厥主義+極端主義的複合代理人。
✅ 與印度合作,是最理性反突厥戰略選項
儘管中印之間有邊境摩擦與歷史積怨,但從大戰略層面,中國若要穩住西部邊境、牽制突厥主義擴散,則:
與印度建立有限安全合作,有助於反恐情報協同、技術防線部署;
印度對土耳其亦有戒心,可與中國形成制衡突厥擴張的「地緣鉗形力」;
新疆與西藏線若同時受壓,中國將無法有效分兵,需有外交緩衝帶;
印度不會支持突厥主義在南亞地區生根,可成為遏制渠道合作對象。
* 戰略建議:果斷拋棄幻想,構建「后巴鐵時代」西部安全框架
全面凍結中巴高級軍事合作項目,尤其在軍工與技術轉移環節;
向土耳其提出技術紅線外交警告,阻止其繼續使用中國派生技術;
與印度開展非正式聯合反恐機制,在邊境情報線上建立「防突厥框架」;
推動「一帶一路」中伊走廊、中阿海運線替代CPEC,戰略脫鉤巴鐵通道。
* 一句話總結:從「鐵哥們」到「背刺者」,中國在巴基斯坦問題上已被迫夢醒。新疆不能在猶豫中暴露於突厥主義與極端力量交匯之下。與印度有限合作,是現實主義下的唯一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