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大V澳洲財經見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很多官方文件中,都用來形容這個時代。
但是,真正了解其中意思的人,太少了。
1
60%,一個神奇的數字。
上世紀60年代,蘇聯GDP超過了美國的60%,引發了美國殺心 。
至此,美國把蘇聯為主要戰略威脅定為國策,這個國策,前後貫穿了從杜魯門到老布希的九任美國總統,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執政,都沒有偏離,直到蘇聯解體!
而現在,中國GDP超過了美國76%。美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威脅下,是地緣、資源的威脅。
1979年中美建交,中美關係經歷了三個階段:
合作共贏(1979-2000年)
競爭合作(2000-2008年)
戰略遏制(2008年至今)
進入到2021年,中美關係越發緊張。
4月9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將維持與台灣的非官方關係,放寬美台官員往來的限制。
4月13日,美國發布《2021年年度威脅評估》,把中國列為威脅首位。
4月14日,美國參議院開會,共和黨民主黨一致表決,推動《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這是美國今後中長期的對華國策,是一部完全針對中國威脅的專項法案,一旦通過,無異於宣告中美新對峙的開始。
4月14日—16日,拜登派遣前美國高官訪問中國台灣。
挑釁的意味已經很濃了,未來中美關係,一定會受到衝擊。
去年我就寫文章說,拜登上台後,必會對中國更強硬,很多人不信。
現在,在一一印證我去年所說的話,美國國家核心戰略,在拜登上台後改變了。
美國現在對中國就一個目的,那就是全面遏制。
近年美國兩黨議員在對華問題上態度趨於統一,涉華法案大多獲全票通過。
所以,千萬不要對美國對拜登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還是那句話,現在就好像上世紀的60年代美國遏制蘇聯一樣,美國兩黨已達成對華強硬共識 。
如果說川普是單邊遏制中國,那麼拜登就是全方位的聯合盟友遏制中國,對中國施壓。拜登會建立盟友統一戰線,利用西方體系去壓制中國。會通過霸主地位,制定行業規則標準去打壓中國。
現階段,美國對於中國的遏制集中在兩個領域:
1.遏制中國產業升級
2.遏制中國區域化全球化
隨著中國經濟崛起、中美產業分工從互補走向競爭以及中美在價值觀、意識形態、國家治理上的差異愈發凸顯,美國政界對中國的看法發生重大轉變。
那麼,美國到底想要中國幹什麼呢?
2
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頭號強國,從那時候起,它就是世界消費的發動機。
美國,靠著美元霸權開始在全球收割,只要開動印鈔機,便可以用紙來換取別國的真實財富。
邏輯鏈是這樣的,生產國把產品出口到美國,美國消費國再消耗這些產品,再給生產國美元。
美元是自己印的,成本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就是這樣,使得美國在全球獲得最大的利益。
但是,這個邏輯鏈下,也有缺點。
英國為什麼設立大量海外殖民地,目的就是讓殖民地搞內循環,去消化自己的工業產品,流通自己貨幣。
但是,美國不行。
二戰後,美國瘋狂借債,一直用全世界國家的資源,維持美國人的優質優越生活,美國可以說,把自己國家的危機,轉接給其他國家。
但是,前提是美元是全球最強勢貨幣。
金融危機爆發,美元地位就大大降低,美國的外界轉嫁能力就打打減弱。
由於美國產業外移到成本低廉國家,但是現在對美國來說,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國內失業問題。
所以,為什麼美國什麼都不怕,唯獨對失業率那麼緊張。
因為,這關係到美國的生產率和國內流轉消費。
失業率上升,無法提高生產率,這讓美國商品失去國際競爭力。
中國的高速發展,讓全球的權力財富布局與利益分配格局和財富流向形成了分流洗牌,中美關係,也到達了一個臨界點。
最近幾十年以來,美國精英們,感受到危機感,美國的心態和整體戰略,現在都處於一個全面的調整期。
因為他們對中國,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
最近幾年,我們一直都說:世界足夠大,容得下兩國。中國永不稱霸,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等這些。
隱含的意思很明白,我現在實力上來了,要和你和平共處,我也不想找事,我也承認你牛逼,但是呢,這全球的利益,我也想分一份。
但是,人性總是貪婪的,美國憑什麼要把自己原來得的好處再分給你?
3
中國現在究竟在幹什麼?
中國現在,就是再干之前蒙古帝國,古羅馬帝國,德國,蘇聯,日本想做而沒做成的事。
全部佔據路權,打通歐亞大陸。
這事是侵犯美國核心利益的。

中國,也一直在韜光養晦,在一直拿時間換空間,穩住局面,避免激化,給自己更大空間。
背後,就是進行一部分讓步。
其中的一個,就是買美國國債。
為什麼美國國債對美國這麼重要?
因為美國製造業很多放出去,GDP七成以上都是服務業金融業,而美國一直以來,一直在積累國家債務,也產生了驚人的財政赤字,馬上,還要交國債利率的利率。
這對美國財政是個巨大的威脅。
但是,美國有辦法。
前面說了,這個全球的利益鏈美國都劃分好了,美國是消費國,中國是生產國,澳洲加拿大沙特等屬於資源國。
消費國提供美元,生產國提供製成品得到了美元,拿錢去資源國買資源,剩下的美元拿來買美國國債。
這樣,資源過從生產國得到美元,把錢也進行購買國債。
為了把自己國家的危機,轉嫁給生產國,美國還可以通過種種辦法來削弱生產國手裡的美債,比如無限量化寬鬆進行貨幣貶值。
美國白得到別人的商品,如果全球美元太多,然後一加息,美元再一迴流,完成美元循環。
其實,這種做法不僅僅能讓美元迴流,還可以達到沖抵自身債務。
當前美國有23萬億美元國債,6.5萬億企業債,又要進7萬億的財政刺激放水,要化解這種風險,承接這麼多美元風險,美國國內是消化不了的,只能轉嫁給其他國家。
而最合適對象,就是全球最大生產國製造國的我們!
這個窟窿太大了,輸入性通脹在所難免。
綜上所述,百年未有之變局,指的就是,全球秩序將重塑,全球產業鏈條將重新分配,中美將徹底攤牌,終局在所難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