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微笑的蒙娜麗薩

作者:諧和。  於 2008-1-2 08:0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旅人遊記|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微笑的蒙娜麗莎
諧和
  微笑的蒙娜麗莎
   
  到巴黎不去盧浮宮,就象到北京沒有去長城,人家會說你簡直就沒有去過北京。去
  盧浮宮不看蒙娜麗莎,就象去長城不上烽火台,你簡直就是個廢物。所以在盧浮宮
  里到處都是滿世界來的遊客,各說各的語言,而蒙娜麗莎畫像則是各位導遊必領人
  們去參觀的。這幅由列奧納多。達。芬奇1517年從羅馬帶來巴黎的女人肖像,500年
  來不知迷住了多少人。
   
  畫像其實不大,77CM X 53CM,裝在一個小小的金色象框里,蒙娜麗莎那著名的微笑
  和那對無所不在的深褐色眼睛,盯得人發狂,就象雪艷說的,不管你站在大廳里哪
  一個角落,都走不出她的視線。這個美麗的女人曾經被小偷盜走過兩次,又被法國
  警察花重金找回來兩次。如今,她被鎖在厚厚的防盜玻璃後面,外面還加一層黑色
  的鐵欄桿,誰也靠近她不得。依然是那樣神秘的微笑,依然是那雙帶笑的眼睛,鎖
  在防盜玻璃後面的她,更讓人們浮想連翩,對她發狂。鐵欄桿外面站了七,八層觀
  眾,前擁后擠,個個舉起照相機,只見閃光燈象『炒爆豆』,啪啪閃個不停。本來
  館里有規定,其它地方照相可以用閃光燈,唯有蒙娜麗莎象前不準。可是,參觀者
  全拿這當耳邊風,照閃不誤。法國保安不象德國保安那樣一板一眼,也不象美國保
  安那樣處處顯示威風,他們有一份中國人『無為而治』的寬厚,看著人們那樣熱切
  地閃著照相機,反而站得遠遠的,彷彿在說『 照吧,照吧,夥計們,既然你們那麼
  喜歡她,就多照幾張吧。』在這樣的鼓勵下,我也瞅個空子鑽到蒙娜麗莎身邊,炒
  了兩次爆豆。
   
  達。芬奇為了這張不大的肖像畫,花費了將近四年的時間。他的同鄉,佛羅倫薩人
  米開朗其羅用四年時間已經完成了整個西斯汀大教堂的巨幅壁畫,其面積是這幅肖
  像畫的100倍也不止,可見達。芬其對她傾注了多少心血。對於蒙娜麗莎的來歷,
  『羅浮宮藏畫』一書是這樣寫的:麗莎。潔拉爾蒂尼( LISA GHERARDINI )生於1479年,
  死於1550年。她在1495年與佛羅倫薩城的貴族佛朗西斯科。佐貢多 ( FRANCESCO
  GIOCONDO )結婚,改隨夫姓佐貢達 ( LA GIOCONDA ),後來人們稱她為蒙娜麗莎
   ( MONA LISA )。達。芬奇在1505-1506年開始在佛羅倫薩作這幅畫,最後完成在
  米蘭或羅馬。
   
  達。芬奇的這幅畫可以說是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的代表作。在他和米開朗其羅,
  拉菲爾開創以『人』,人的感情,人的需要為著眼點的藝術創作以前,歐洲中世紀
  的美術作品大多以『神』和宗教題材為主,畫面刻板單調,人物面部表情僵硬,沒
  有感情訴求,立體感很差,象拜占廷畫派的聖母聖子象和委涅齊阿諾的『聖母加冠』
  等。而達。芬奇第一次賦予他繪畫中的人物以生命,他將蒙娜麗莎放在大自然中,
  用『空氣透視法』,讓遠處的山水樹木籠罩在霧靄中,以突出畫面上的人物。與年
  青婦人祥和笑容相對映的是她那健康而豐滿的胸脯,那一雙纖細肥嫩而充滿感情的
  小手。人物就是這樣『活』起來了!在達。芬其時代,可能受限於繪畫材料,用光
  線對比來襯託人物還用得不夠,剛從中世紀刻板的繪畫脫胎出來,達。芬奇和拉菲
  爾的繪畫仍然有一種『平面』的感覺。用光線的強烈對比來襯託人物大概始於一個
  世紀以後的荷蘭畫家倫勃朗,後來歐洲的諸多油畫大師,象英國的雷諾茲,德國的
  溫特海特和俄國的風景畫大師列維坦,希斯金等人,又將這種技法發揚光大。當然,
  我沒有將印象派大師們算進來。
   
  對這幅畫像原型的猜測幾百年來多如牛毛,有人說她是達。芬奇的鄰居;有人說她
  剛死了女兒,達。芬奇想盡辦法讓她微笑起來;甚至還有人說達。芬奇愛上了她。
  到了20世紀,現代科學技術對『她』也不放鬆。最近的報道是,有人用電腦合成方
  法研究的結果是:蒙娜麗莎是達。芬奇本人的自畫像!更為荒謬的是,竟有人說蒙
  娜麗莎是個男人,這是我們那位香港導遊說的,不過我一點也不信他的鬼話。因為
  從生物學上來說,男人的XY基因無論如何也造不出來那一對豐滿美麗的胸脯和那雙
  光滑肉嫩的小手。倒是有個達達派 (DADA ) 的無聊之徒 馬塞。杜恰普 ( MARCEL
   DUCHAMP )( 1887 - 1968 )曾經 臨摹過一張『蒙娜麗莎』,微妙維俏。末了,他
  在蒙娜麗莎唇上畫上兩撇小鬍子,下巴上還加一昝山羊鬍子,引起無數的轟動和憤
  怒。我想他也就是開開玩笑而已,因為這位杜恰普先生和達。芬奇一樣,不但是畫
  家也是個科學家(光學家)。畫家加上科學家,就會生出一些怪異的行為來。對於
  『蒙娜麗莎』到底是誰,留給藝術史家去爭論。不過,爭論歸爭論,事實是,達。
  芬奇一直將這幅畫帶在身邊。達。芬奇因其人文主義觀點,(他曾經宣稱『 真理只
  有一個,它不在宗教中,而在科學中。』) 而不為當時社會所容。在中世紀宗教勢
  力強大的義大利,他這種『異教徒』觀點惹惱了教皇。在受到宗教勢力的長期迫害
  后,他最後不得不在1517年65歲高齡時遠走他鄉,移居巴黎。在留給後世的17幅油畫
  作品中,他帶走了『蒙娜麗莎』,據說她的畫像一直掛在他的居室牆上。1519年,他
  在巴黎去世,這幅畫像就成了法國的國寶,至今掛在盧浮宮最引人注目的位置上。
   
   
   
  列奧納多。達。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三巨匠之一,
  其它兩位是米開朗其羅 ( MICHELANGELO )和拉菲爾 ( RAPHAEL )。達。芬奇與其它
  兩位不同之處在於,他不僅僅是個偉大的畫家,還是個偉大的科學家,工程師和醫
  學家。在達。芬其的時代,科學和藝術似乎還在同一個辦公室里辦公,不象現在這
  樣壁壘森嚴地分開。達。芬其曾經擔任過米蘭公國的軍事工程師,建築師,畫家,
  宮廷樂師。他設計了米蘭大教堂,主持運河的開鑿,設計組合式橋樑,是飛彈,飛
  機,戰車,機槍,降落傘,升降機,鐘錶的最早設計者,設計的手稿達6-7千頁。他
  不顧教會的反對,親自解剖屍體,據說他解剖過30多具屍體,繪製了精細的肌肉血
  管和神經解剖圖譜,比威廉。哈維更早提出了血液循環和心臟解剖的構想。在羅浮
  宮,我曾經驚異於另外一位文藝復興大師,達。芬奇的同鄉米開朗基羅的大理石雕
  像 『 奴隸 』。仰面朝天掙扎著的奴隸,他身體上一塊塊突出的肌肉血管是那樣符
  合解剖位置,我甚至可以叫出三角肌,HONG二頭肌,腹直肌,腓腸肌的名字來,皮
  下淺靜脈的走向和解剖書上的也一模一樣。要知道,這是距現在500年以前的作品,
  沒有達。芬奇的指點,我想他無論如何也作不出這樣逼真的人體塑像來。
   
  達。芬奇繪製的那幅『人體結構之研究( CANON OF PROPORTION )』,既是人體解
  剖圖,又是一幅精湛的美術素描,畫面上那個長了四隻手臂和四條長腿,肌肉豐滿
  勻稱的男性裸體,已經成為當今許多著名醫學雜誌和醫學會議的標誌。順便說說,
  這個男性的面孔很象達。芬奇本人,這是我自己的驚人發現。
   
  今天才發現的:)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8 13:4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