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巫婆習俗小考
諧和
南瓜節一到,巫婆滿天飛。美國的老百姓都眼巴巴等著看明天巫婆亮相呢。
巫婆,巫婆,在西方習俗里,一位面目醜陋,鼻子尖長,披一身黑披風,戴一頂黑
尖帽,乘苕帚敖游天空的老太婆。「酷」得可以。以至於在風靡一時的「哈瑞波特」
里,巫婆的苕帚居然被幾個半大小孩子騎著滿天跑。
不過,別小看這苕帚,在中世紀的歐洲,這個東西,和中土的裹腳布差不多,對男
人,曖昧地意寓著「性」幻想。
最早關於巫婆的故事,出現在15世紀的歐洲,叫做FLYING OINTMENTS,描寫巫婆夢
想著飛翔,講述著一些駭人聽聞的故事:小孩被煮啦,鬼怪吃人啦,妖魔附身啦。。。。。。
總之,是些駭得人不敢合眼的事情。
最早編織這些故事的,是那些教堂的神職人員,用來嚇唬不信神的老百姓吧,和FLG講的鬼話差不多。
也許是嫌這巫婆不太「酷」,於是,來了巫婆乘苕帚。。。。。。
據說,都是黑麥麵包發霉以後生長的麥角黴菌作的怪!
在中世紀的歐洲,一般人餐桌上的主食是黑麥麵包,大量烘烤的麵包有時就儲藏在
柜子里。不過,在沒有冰箱的時代,麵包儲存時間一久,就會生霉,長出的黴菌叫
「麥角菌」。麥角菌是不能吃的,吃了壞肚子,嚴重的還要死人。
在醫藥落後的年代,歐洲人卻「發明」了用這玩意作迷幻劑。事實證明,小劑量的
黑麥菌有較強的至幻作用。可別小看文藝復興時期那些民間「科學家」們,歐洲人
搞草藥不但是為治病,也是為了「致病」呢。偉大的莎士比亞就在他的戲劇里用過
這種黑角黴菌致幻劑演出悲喜劇。可見此玩意在歐洲的廣泛應用。
於是,恭喜巫婆們!自從黑角黴菌致幻劑上市,教堂的牧師們編織出了更新的,14+限
制級故事:巫婆們將黑角黴菌敷於苕帚上,騎在上面「飛翔」,摩擦之中,黴菌透
過巫婆的皮膚組織,吸收入體,竟然可以讓這些醜陋的女人產生曖昧的幻想!
所以,讓哈瑞波特等一桿小孩子騎苕帚飛翔,簡直是作者不懂歷史地亂來,胡編,
誤導青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