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自從改革開放就成為了一種時髦,更有一種認識說足球是中國成為世界強國的象徵。為了達到這樣的目標,中國人投入了大量(超大量、巨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實現趕超,但是結果卻是越來越糟糕,越來越讓人沮喪。中國足球非但沒有實現在國際足球比賽中出人頭地的目標,就連在亞洲地區都排不上名次。中國的球員不但在道德精神面貌上沒有成為榜樣,就連在職業道德方面也沒有讓人首肯的表現。中國足球到目前為止已經失望得讓人不敢期望了。
八十年代時中國足球還是走著舊式發展道路,主要通過國家各級體校來培養足球運動員。雖然那時足球在中國沒什麼人踢,但是由體校的集訓和國家的供養,足球還是有了很好的起步。一九八五年五月十九日中國隊敗給了香港隊,隨之引發了足球體制的討論。一時之間,足球隊員都是優秀的是體制毀了他們的議論甚囂塵上,改革之聲四起(好像還有人希望借足球改革引發政治改革)。
進入九十年代足球大為吃香。足球運動員成了明星。少年足球運動員被派往拉美國家學習,期望他們能成為足球領軍人物。足球實行了俱樂部制度,希望通過模仿西方足球發展模式,能匯聚社會力量把足球搞上去。國家對足球投了很多的資許了很大的願。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足球非但沒有進步,就連原地踏步也不會了,剩下的只是退步,成為笑料。當年那些背負著民族希望出國深造的小球員們沒有實現人們的預期。那些拿著踢球大錢的足球運動員去消費場所比去足球場還頻繁。足球場上打架隨手就來。賽場上一敗再敗,就連國人給他們找的台階他們都不願意走,愣要大頭朝下從台上往下摔。
在中國還沒有哪一種體育運動能像足球那樣被國人期待得到了那麼多的資源,最後卻一事無成,成了羞恥。原因何在?
足球在中國根本就沒有根,是一種拔苗助長出來的運動。據廣州麥辰發在《聯合早報》上的文章,中國註冊足球運動員只有三萬人。而日本有八十六萬,韓國有三十五萬。而中國的人口是十三億,日本是一億兩千多萬。韓國的人口是近五千萬。這就是中國的足球現狀:沒有群眾基礎,少數人的娛樂工具,一群被炒票堆起來的不知天高地厚的主兒。
中國足球是無根之水。如果足球不在民間普及,那麼中國的足球就是錢再多也只能是紈絝子弟——只會亂花錢永沒有起色的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