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清朝軍機處】——簡介、職能

作者:黑章京  於 2007-12-19 21: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軍機處,亦稱軍機房總理處。是清朝中後期的中樞權力機關。

 
雍正七年,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恐漏瀉機密,始於隆宗門內設置軍機房,選內閣中謹密者入值繕寫,以為處理緊急軍務之用。十年,改稱辦理軍機處,簡稱軍機處


機處的設立是清代中樞機構的重大變革,標誌著清代君主集權發展到了頂點。軍機處成立於雍正七年(1729),初名軍機房,不久改稱辦理軍機處 乾隆以後省去辦理二字,遂簡稱為軍機處了。軍機處本為辦理軍機事務而設,但因它便於發揮君主專制獨裁,所以一旦出現之後,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 常設不廢,而且其職權愈來愈擴大。軍機處的職官有軍機大臣,俗稱"大軍機",有軍機章京,俗稱小軍機。軍機大臣由皇帝從滿、漢大學士、尚書、侍郎等官 員內特選,有些也由軍機章京升任。

 

軍機大臣之任命,其名目為軍機處行走,或軍機大臣上行走。所謂行走者,即入值辦事之意。軍機大臣沒有定額, 軍機處初設時為三人,以後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軍機章京初無定額,至嘉慶初年,始定為滿、漢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滿、漢章京又 各分兩班值班,每班八人。軍機章京之任命,或稱為軍機司員上行走,或稱為軍機章京上行走


軍機處成立后,議政王大臣會議於乾隆五十六年 (1791)廢止了,內閣變成只是辦理例行事務的機構,一切機密大政均歸於軍機處辦理。軍機處總攬軍、政大權二端,真正成為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軍機大 臣無日不被召見,無日不承命辦事,出沒於宮廷之間。皇帝行動所到的地方,軍機大巨也無不隨從在側。但軍機處完全置於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於皇帝的私人秘 書處。軍機處在權力上是執政的最高國家機關,而在形式上始終處於臨時機構的地位,不像正式國家機關的樣子。軍機處辦公的地方不稱衙署,僅稱值房。軍機 大臣的值房稱為軍機堂,初僅板屋數間,後來才改建瓦屋。軍機章京的值房,最初僅屋一間半、後來才有屋五間。軍機處也無專官,軍機大臣、軍機章京都是以 原官兼職,皇帝可以隨時令其離開軍機處,回本衙門。軍機大臣既無品級,也無俸祿。軍機大臣之任命,並無制度上的規定可供遵循,完全出於皇帝的自由意志。軍 機大臣的職務也沒有制度上的規定,一切都是皇帝臨時交辦的,所以軍機大臣只是承旨辦事而已。只供傳述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於其間,這些都說明軍機處是 皇帝集權的最好的工具。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8: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