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有時斬然·無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作者:愛在他鄉  於 2007-12-19 02:3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自處超然、處人藹然、有事斬然、無事澄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 明朝學者崔銑《六然訓》

  明朝學者崔銑《六然訓》:
  
  自處超然:
  一人獨處,要有「寧靜致遠」的境地,掃事境之塵氛,忘心境之芥蒂,在晝閑人寂時,聽鳥語悠揚,不覺耳根清凈,於夜靜天高日,看一片雲光舒捲,頓另眼界俱空。
  
  處人藹然:
  與人相處,平易近之,誠懇謙和,使人有親近之感。既聽正言,亦那逆語;有聖賢者之宏量,無庸民懦夫之狹胸。
  
  有事斬然:
  遇有事務,既深思熟慮,又須斬釘截鐵,明白果斷。
  
  無事澄然:
  無事可干時,可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閑雅心情,無塵世紛雜之憂掛牽念。如此神情自曠,意念常進入豁人性靈之妙境,可謂有賢達的胸襟。
  
  得意淡然:
  老子曰:「淡兮其若海」。志得意滿應淡如海,驕傲侮慢尤不可,仍須心謙身平,不狂妄,不像「子系中山狼,得志更猖狂「。而要心體瑩然,不失人生之本,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實實做事。
  
  失意泰然:
  人生一世,往往失多得少。失意逆事之時,切忌自暴自棄,自我作踐,自我絕望,而要自若泰然。常思不如我之人,則怨尤自消。心境通明,坦坦蕩蕩,無得失之煩心,有自樂之恬愉,何其泰然也。
  
  
  崔銑(1478~1541)明代學者。字子鍾,又字仲鳧,號后渠,又號洹野,世稱后渠先生。安陽市人。弘治十八年(1505)進士,入翰林,任編修。因得罪大宦官劉瑾,於正德四年(1509)被外放為南京吏部驗封司主事。翌年,劉瑾伏誅,召還北京翰林院史館。正德十二年(1517),引疾告歸。世宗即位后,於嘉靖元年(1522)被召入京。次年,擢升為南京國子監祭酒。三年,因議"大禮"冒犯了世宗,罷職返鄉,潛心於研治學問。十八年,重被起用,任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后又升任南京禮部右侍郎。不久,因病乞歸。卒謚"文敏"。著有《洹詞》和《彰德府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2:0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