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界碑豎立 黑瞎子島回歸進入倒計時

作者:清思  於 2007-11-14 14:5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江對岸的俄羅斯領域,總會停駐一艘炮艇。附近江域上,不時有幾艘快艇冒出來巡邏。多年來,在烏蘇鎮打魚的漁民一直在俄羅斯軍隊的嚴密注視下。每年都會有一些關於「越界打魚」的爭議。

東經134°40′20″,北緯48°15′29″。烏蘇鎮。

進入秋冬之交,在這個中國最東端的小鎮,秋風打在身上,完全沒有涼爽,只有寒冷。

10月13日凌晨3時,氣溫在零度以下。我們從黑龍江撫遠縣城出發,往東前行43.4公里,站在中國最東端的一個土堆上,等待當天的第一縷陽光。

前方,隔江相望的,是即將回歸的黑瞎子島,在未交接之前,劃歸中國的一半仍然是一塊禁地,中國漁民不能登島。

此時,烏蘇鎮已經熱鬧非凡,聚集了眾多撫遠縣的漁民。漁船在撫遠水道與烏蘇里江來回穿梭。江面上,不時響起「突突」的馬達聲,那是駕船出發和滿載而歸的輕鬆和歡快。

10月正好是大馬哈魚的捕撈季節。漁民老李的本子上記著當天的大馬哈魚價格:大母20元、小母14元、大公10元、小公7元。老李說,大馬哈魚分為公和母,這是每一斤的價格,公與母價格相差如此之大,是因為母魚的魚子很值錢,能製成上好的魚子醬。

岸邊挨個立著一二十個帳篷,那是漁民的臨時住所,屈興財是其中的一個。屈有一條漁船,每年到5月份,江里的冰化了,他便和別的漁民一起來到這裡打魚,一直到11月前封江,剛好半年時間。

大馬哈魚一年只有一個多月的捕撈期,橫跨9、10月份。「每年這個時候,大馬哈魚都要從海里回遊到江里,產子、繁殖後代」,頗為奇特的是,「這種魚產完子后,就是不撈它,它也會死去」。

今年大馬哈魚特別多,但價格也就比往年低了,「往年能賣到四五十元一斤」。七八天後,大馬哈魚就沒有了,「這幾天也是一天一個價」。15日,當我們再次前往時,魚販子已經在高叫「25塊一斤賣不賣?」

撫遠縣水域中,最珍貴的是鱘鰉魚。令漁民們津津樂道的是,誰家打了一條鱘鰉魚,重五六百斤,「能賣到幾十萬,發了!」那是漁民最為榮耀的時刻。但是,這些年來,鱘鰉魚越來越少,一年只能捕獲兩三條,對漁民來說,就如大海撈針。黑龍江省漁業部門也制定了《鱘鰉魚管理辦法》,建立保護區,強制休漁,降低鱘鰉魚捕撈量,為鱘鰉魚提供安全的生息繁衍場所。

事實上,大馬哈魚也在逐漸減少。當地漁政部門甚至在回收母魚,取子人工繁殖。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不等到11月底封江,漁民就要收工回撤。漁民解釋說,因為黑瞎子島回歸在即,要有一個平靜而有秩序的邊境環境。

黑瞎子島要回歸了,這是漁民討論已久的話題。打了幾十年魚的姜清傑說,「作為漁民,風裡來雨里去,日子也艱辛,如果能夠轉行做些外貿生意是最好不過了。」在他的希冀里,黑瞎子島正是這樣一座待開發的「金礦」。圖/記者 朱輝峰 文/記者 周喜豐

關於黑瞎子島

隨著中俄雙方對黑瞎子島的勘界接近尾聲,我國又一塊遊離多年的領土即將回歸中國版圖。

78年前黑瞎子島被俄羅斯佔領,43年前中俄兩國開始就其歸屬問題進行談判。2004年,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中俄簽署《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協議規定,俄羅斯將黑瞎子島的一半歸還中國。今年3月26日,中俄兩國元首在莫斯科再次簽署《中俄聯合聲明》,按照相關協議,黑瞎子島的一半約174平方公里將在勘界結束后回歸中國。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5:3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