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反右運動50周年(2):毛澤東與反右

作者:華夏之聲  於 2008-2-14 11:3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歷史|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BBC中文部記者嵇偉/2007年是反右運動50周年。反右運動是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1957年發動的第一場波及社會各階層的大規模政治運動。 它對中國後來歷史的走向以及今天中國的思想與政治形態有著決定性的影響。本台中文部記者嵇偉採訪了大批反右運動的當事人和研究這場運動的學者,製作了八集特別節目。()

BBC「
反右50周年」特別節目錄音(二)()

第二集 毛澤東與
反右()

一場幫助共產黨整風的運動,在幾個月後演變成百萬知識分子的噩夢。那麼
反右運動的發動者毛澤東發動這場運動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難道此前的三反五反和肅反等等還沒有清除掉他認為的階級敵人嗎?還是1956年國際共產主義陣營的三次震蕩,尤其是赫魯曉夫對斯大林的反叛,以及中國共產黨內部的高層權力鬥爭,使他感到威脅,乃至必須迫切採取行動呢?()

原北京大學教授、研究中國當代思想史的學者錢理群這樣解析:「從1953年開始,共產党進入一個屬於建國的時期,就面臨著一個建國選擇一條什麼樣的路線的問題。1954年的憲法提出來以後呢,似乎意味著共產黨有可能考慮走一條按立憲治國的道路,但在54年憲法立定不久,黨內的高饒事件發生以後啊,毛澤東就認為呢,我們這個政權隨時都有被人顛覆的可能。他說,這個政權被顛覆的危險,來自三個方面。一個是來自社會上的反革命,另一個是來自黨內的反對派,這個社會上的反革命和黨內的反對派都是帝國主義的代表,那麼這樣呢,他就採取另一個治國的方針,按階級鬥爭邏輯治國。
反右運動是大規模的來實現他階級鬥爭治國的路線。」()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講座教授、中國政治評論家吳國光認為,
反右是毛澤東對黨內不同意見者和知識分子同時進行反擊的行為。"反右基本上就是毛把他個人的權力的擴張,和整個中國共產黨對整個中國社會的這樣一個加強了控制,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他打了兩個敵人,一個是小敵人,就是內部的這些對他,因為要搞經濟建設,他們覺得要說毛你不太懂啊。打他們一小巴掌,然後呢把這個知識分子收拾了一大下子。"()

美國普林斯頓中國學社執行主席、《觀察》網主編陳奎德認為,毛澤東開明君主的理想和專制王朝的野心這兩者的矛盾,是他發動
反右的原因。"56年毛澤東有一個基本的想法。他自認為自己會比東歐和蘇聯這些領導人更高明,可以做出一種表面上不是這麼生硬的比較不那麼非人性化的方式。因此後面的一系列的發展,包括整風,當然還有很複雜的黨內的高層的背景。但是另外一方面,確實他也想以一個更開明的領袖,例如唐太宗來做自我期許。所以他,他說整風,希望外面的人士給中國共產黨來提意見,因此表示出一種我比東歐那種僵硬的,只知道一味的壓制群眾的這種官僚主義要高明得多了。不過,他的基本的意識形態,他是要完成思想的國有化。要在中國建立一個意識形態的以他為基本標誌的一個統一的王朝。"()

但是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
反右是毛澤東在藉助知識分子反對黨內不同意見者的方法未能收效,甚至結果適得其反之後,才採取的一種不得已的做法。()

在美國的中國政治評論家、《動向》雜誌主編張偉國認為:"這個就是毛澤東解脫自己困境的一種強詞奪理了。實際上他最初是要整風嘛。希望利用社會的左派來批評共產黨裡面這個技術官僚。結果沒想到"百花齊放"放出來的這種意見是更右的。所以他自己很難下台階。
反右實際上是他把右派打下去,把自己失敗的後果掩蓋起來,製造一個更大的冤獄來掩蓋自己政策的一個失誤。"()

著名中國作家、原光明日報記者戴晴認為,毛澤東發動
反右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他不想成為中國的被鞭屍的斯大林。"56年,毛澤東覺得他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再加上呢,就是整個共產主義世界所謂的對斯大林主義的批判。他這個時候也覺得他要吸取一點教訓,他要不作為第二個斯大林,被中國的赫魯曉夫挖祖墳,鞭屍。他是這樣一個心態。所以呢,他才要,"那我們整風",在他的制度上不斷地更新,要不斷地賦予生機。"()

現在居住在美國的著名美學家、當年的右派高爾泰認為,發動
反右的根本目的,是毛澤東的個人野心所致。"這個反右啊,主要是當時毛澤東要把他的絕對統治推行到極端。把一些的不同意見把它消除。所以呢,必須要消除每個人的自我意識,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是反右鬥爭的根本目的。這個世界上許多事情的出現都是偶然的。但是反右運動不是。只要毛澤東執政,那麼這個運動就少不了。"()

法國政治與思想史研究中心的歷史研究學者陳彥博士認為,共產黨國家的性質決定了發生
反右運動的必然性。"我是認為呢,一旦共產黨的統治確立之後,集權的這種制度本身呢,它必須把它的集權的統治深入到社會的各個角落。這個呢,是集權主義的宗旨,也就是我們說的全能國家。這個國家它的存在就是以控制社會的所有的層面所有的角落作為宗旨的。所以當時的情況,其實在57年的時候,中國的這種共產主義集權制度是正在推進的時候。那個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呢,反右是必然發生的過程。"就象對於毛澤東發動反右的原因有多種解釋一樣,以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開始,到幾個月後以反右運動收尾,研究反右的學者對於毛澤東反右的手段也各持不同看法。是引蛇出洞的'陽謀'呢,還是整風失控后對知識分子的整治呢?最普遍的觀點是毛澤東自稱的"陽謀"。()

出版過好幾本有關
反右運動紀實文學的著名作家葉永烈介紹毛澤東利用一封匿名信打開反右突破口的經過。"毛澤東在1957年5月15號寫了那篇《事情正在起變化》,他就是要布好這個網,讓人家說話。《人民日報》大篇幅地登他們的講話,不予反擊。中央統戰部召開了一次又一次的民主人士座談會。你不去,他一次請你,兩次請你,三次請你,請到那裡你沒有發言,他下次又請你。一定要希望你發言。慢慢慢慢這個溫度就越升越高。所以到了6月30,批評的調子就越來越高,越來越高。其中最高峰就是儲安平的《要給老和尚提點意見,宗派主義的根源就是黨天下》。這個時候毛澤東開始尋找突破口了。就是要反擊了。正好是政府國務院的秘書長的助理羅躍文收到了一封匿名信。羅躍文是國民黨的中央委員,又是當年國共談判的時候國民黨代表團的秘書長。他在會議上念了這封匿名信,說他是為虎作倀。所以毛澤東抓住這件事情,他說匿名信最好。如果是有名有姓的,反而不好處理。所以抓住這件事情,尋找了個突破口。1957年6月8號,人民日報發表了那篇社論,就叫《這是為什麼》,提出來了一個鮮明的為什麼,就是為什麼有匿名信來攻擊他。所以那一天就成為反右派鬥爭開始的日子。所以毛澤東其實早就布好這個口袋了。用他自己的話來說這不是陰謀是個"陽謀"。"()

原中共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研究員、
反右運動研究學者姚監復從歷史角度分析毛澤東對知識分子長久以來的仇視。"毛澤東發動57年反右派鬥爭是一場陽謀。這個陽謀是1926年開始的。1926年毛澤東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認定反動派知識階級為大資產階級的附屬物。中產階級右翼的許多高級知識分子,大部分東,西洋留學生,大部分大學校教授和學生一定變為完全的反革命,一定要成為我們的敵人。然後30年代,反AB團,反社會民主黨也是反右派。40年代整風,49年的反蕭軍,也是反右派。50年代的思想改造也是反右派。因此我覺得,毛澤東從26年開始就認定知識分子就是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就是敵人。"由此可見,毛澤東自稱的陽謀,也就是蓄謀已久的陰謀。()

姚監復還說:"陰謀在哪呢,就是57年的5月,儲安平啊,章乃器啊,這些人說無產階級的小知識分子領導小資產階級的大知識分子,很傷他的感情。李維漢認為從這一天他決定要拒而遣之,引蛇出洞。因此從5月17號到6月,再來勸知識分子來說話,然後要打人家。"()

吳國光認為,毛澤東的陰謀手段不僅僅是針對知識分子,也是針對黨內那些跟他意見相左的同事。"毛當然從一開始就是要
反右的。就是對這些要說,不要共產黨的領導啦,就是非常不滿意的。但是呢,在這中間,由於他在1956年的特殊處境,他就想借用一下知識分子的力量,先反手用知識分子打中共黨內不太聽他的話的人一小巴掌,然後幾個月以後再打知識分子一大巴掌。經過了反右以後,毛在共產黨內的影響力不一樣了。薄一波1980年代有一個回憶,專門寫道,他說,"我們都感覺到,反右之後,毛主席啊,他就高居於政治局之上了。"薄一波也講了一個例子,他說,周恩來是反冒進最積極的一個領導人,以至於毛到1958年反右以後,取回了政治主導權以後指著周的鼻子罵,以至於逼到周恩來要辭職了。所以呢,周恩來就不斷地說,毛主席太英明了,就是說階級鬥爭這個東西太厲害了。你看這些人要翻天了,那我們知道周對知識分子是相對比較溫和的。他這個時候如果不是因為毛通過反右,政治上的權威壓在他的頭上,他不會講這些話的。所以我感覺呢,反右是陰謀中的陰謀。一套陰謀是整個要反右。然後這裡面又套了一個小陰謀,就是要反他政治局裡的這些經濟務實派的同志們。"()

但是也有許多學者認為,
反右是在整風失控之後的不得已而為之。在紐約的中國政治評論家和《北京之春》雜誌主編胡平說:"我並不認為那是一場陰謀或者陽謀。我倒認為他最初提出雙百方針開始呢他也希望造成那種比較寬鬆的政治氣氛。後來提出整風,號召民主黨派和知識分子給黨提意見,我想他的初衷呢,大概也是想利用黨外的力量去壓一壓黨內。毛澤東自從坐了天下之後,領袖和他的黨之間始終有一種緊張,你說他離不開這個黨,他是靠這個黨才爬上這個位置的。但是反過來呢,他又時時感到黨的組織對他的某種制約。所以他要藉助黨外的力量對他這個有所約束。他最初是出於這麼一個動機發動整風。那麼當然後來整風提出來的意見之尖銳,範圍之廣,顯然是遠遠超出了毛澤東事先的估計。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呢,毛才又作出了反右的決定。"()

陳奎德則認為毛澤東提出整風時的確帶有一定的誠意,只是沒想到事情起了變化。"毛澤東在要知識分子出來說話的時候,在某些程度上他也是有一定程度的誠意吧。他是想通過殺一殺官僚機構的威風,凸顯自己的開明形象。但是他沒有想到老百姓,特別是知識分子已經積累了這麼多怨氣。後來他在5月15號就寫了《事情正在起變化》。這個《事情正在起變化》是非常關鍵的一篇文章,也表明他確實感覺到這樣一種批評對他的基本統治根基是一種顛覆性的影響。所以他必須要急於剎車了。"也有一些學者把
反右運動看作是毛澤東對整風運動失控的反擊。()

陳彥博士說:"毛澤東發動鳴放的時候,其實他是很高興的。因為在以前的合作化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他就等著歡呼萬歲呢。然後就告訴你們應該給我們提意見。結果提出了很多的,矛頭甚至直接針對他本人的這樣一些意見。那麼他就反擊。"()

在美國研究
反右與文革的學者宋永毅教授認為,毛澤東的反右是「摸著石頭過河」。「我個人認為整個毛澤東所搞的反右運動和文革一樣的,他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過河。毛澤東整治右派的知識分子,或者利用自由派的知識分子。他在策略上是靈活的,在戰略上是混亂的。什麼對鞏固他權力有用,他就用。」無論毛澤東是用什麼手法發動了這場運動,反右使百萬人進入了政治地獄。在下一集節目中,我們來看看他們的厄運是怎樣開始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4 21:1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