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真往生了,又成了陳曉旭。
妙真只有師父,沒有父親,陳曉旭還是有爹的。陳老爺子站出來"追債",給大觀園的一場名為"追思"的派對攪了局。
陳老爺子也是可憐,在陳曉旭死後三天才知道她去世。"我們(陳曉旭父母)也是在曉旭逝世的第三天才知道的,當時我們去了深圳,沒有直接見到曉旭,是凈空法師招待的,凈空法師還跟我說曉旭的病得抓緊治療,我說我認識個好大夫......誰知道我去看曉旭時,發現滿屋子都是冰,那時才知道她不是剛去世的,而是有幾天了,我趕快召集大家開會,對他們說,這事大了……"
確實"這事大了",陳曉旭去世的地方:深圳寶安區的一處道場,都是捐給了凈空的,作為出家人的妙真已是身無分文。大家開了半天會,商量出個自己成立慈善基金,從凈空那裡把錢討回來的辦法。這種淺顯的招法對見多識廣的凈空自然沒有多大用處,陳父也只有在追思會上公之大眾這最後一招了。畢竟是上億資金的掌控,等到幾個月一過,陳曉旭不再是熱點,以一介平民來和遊走釋政商數界的大和尚來要說法,難。
老和尚本名叫徐業鴻,出家前服務於實踐學社,這實踐學社來頭甚大,被稱為國民黨軍官的"地下大學",主要培養高級人才。當時國民黨軍隊里流傳著一種說法,稱"非實踐學社出身者不能晉陞至師長以上"。蔣介石之子蔣緯國、後任"國防部長"的郝柏村等均接受過該班的精英課程培訓。
凈空的來歷很複雜,自稱是凈土宗(平兄提過的蘇州西郊的靈岩山寺就是凈土的著名道場)。只是凈土宗要求僧人的"不募緣,不做會,不傳法,不收徒,不講經,不傳戒,不應酬經懺。專一念佛,每日與普遍打七功課同。"艾耒看這老和尚是一樣也沒做到。
台灣有佞佛的風氣,很是出產這樣的和尚,身家豪富,起居奢華。只是和尚不事產業,身家何來?只能是所謂徒眾的奉獻。這一類的僧人就以名取利,以利助名。只要他看得起你,你一定與佛有緣。
凈空的招法並不複雜,其在海外經營有年,有一定的信眾和資金,乘國內近些年的發展,先用從海外募捐來的資金在國內有選擇的捐獻,麻痹有關部門。一段時間后,再四處遊說,打著文化投資的名義,用這些資金在國內搭建分支機構,開壇做法,招募會眾。等你進了他的鑊中,老和尚自有辦法讓你捨棄全部身家跟他出家,只是捨棄的身家成就了和尚的身價。
陳曉旭就其財力和名氣,自然是凈空最好的主顧,你看凈空在樟宜機場接受新加坡記者受訪時,所盛讚陳曉旭的難得,"她生意做得那麼好,聽說一年能賺兩億多(人民幣)。"當然難得,這樣的施主不是隨處都可以找到的。
陳曉旭遇人不淑,壞在了這個凈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