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 《穿越人生的風暴》By 任不寐

作者:newpark  於 2010-2-3 07:3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信仰見證|已有1評論

關鍵詞:

穿越人生的風暴


2010124日星期日,蒙特利爾恩福堂

各位平安!我們能在這裡《唱一首天上的歌》;因為我們與基督耶穌一同復活,我們在地上如一同在天上(以弗所書26)。感謝主今天召聚我們,來讚美祂《何等偉大》,來見證上帝在基督里給我們的《奇異恩典》,來述說《依靠耶穌何等甘甜》——願這樣的甘甜,更願恩惠與平安,從神我們的父,和主耶穌基督歸於你們,阿門!今天的福音經文是路加福音822-25節。我們首先注意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路加福音第8章告訴我們,上帝進入世界到各城各鄉尋找失喪的人,就是那些被罪和死亡捆綁的人(81);然後我們從城裡和家裡出來(838::19),來到耶穌的面前。不僅如此,耶穌要帶領我們進入他的船中(822),神要帶領我們進入彼岸。因著這樣的緣故,今天神將我們所有的人從各城和各家召聚出來,來到祂的教會裡面。請諸位環顧一下這間教會——傳統的教堂都是按挪亞方舟或船的樣式建造的。不過有人說這是一隻風浪中顛覆的船,教堂的尖頂是反轉的船底。但你不要擔心,耶穌在我們的船上。請安坐,且聽神說:「我們可以渡到湖的那邊去」。願神的旨意成就在我們身上,如同成就在門徒身上,阿門!

一、風暴之前,神找到我們

1、基督向你證明上帝存在

我們常聽慕道的朋友說:你證明給我我就信。我們的回答是,如果證明給你,就不需要你信了。但事實上,神已經證明給你了,只是你仍然不信。約翰福音118節說:「沒有人看見神」——就這一點來說,無神論比裝神鬧鬼的一些宗教騙子要誠實。但是,聖經繼續說「只有父懷裡的獨生子將祂顯明出來」——就這一點來說,人類往往是瞎眼的和說謊的。神的兒子明明進入了世界,又復活,給我們看見神,我們卻仍然不信。耶穌是真實的歷史人物,所以在時間和空間中與我們相遇。「有一天」,按馬可福音435,這是晚上,而晚上是猶太人一日的開始。這是起初。這是創世紀11-3的重現。不僅如此,基督教的上帝不是希臘哲學家的上帝,不是愛因斯坦的上帝,那個上帝只是宇宙的第一原因,與人沒有關係。但我們的上帝是與人有關係的上帝。這種關係就是通過神的話語臨到我們。上帝是對人說話的上帝,人是聽神的話語的人。所以路加福音4:4和馬太福音44都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神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生命是話語的傾聽者,生活是對話語的響應。這正是使徒行傳1727-28所見證的,「……其實他離我們各人不遠。我們生活,動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們作詩的,有人說,我們也是他所生的」。詩人又說:祂的話是我們腳前的燈,路上的光(詩119:105)。今天你們來到這裡,就是對一個聲音的回應。在日常生活里,我們因一個聲音才可能起來行動。成為基督徒是什麼意思呢?你將按唯一真確的、神的聲音作出反應。

2、神說: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

今天,神把一句話特別地賜給我們:「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神用這句話預備我們,去穿越前面的人生風波。這話對我們領受今天的信息非常重要,請諸位銘記於心。正因為這「道」如此重要,所以在風暴來臨之前,在我們登船之前,耶穌曾三次要我們儆醒他的話。第一次是撒種的比喻,耶穌說種子就是神的話,有耳可聽的,就應當聽。第二次是點燈的比喻,耶穌說要有試煉臨到,「所以你們應當小心怎樣聽」。第三次是路加福音821節,就在海邊出發之前,耶穌說:「聽了神之道而遵行的人,就是我的母親,我的弟兄了」。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深入理解耶穌這句應許。

1)基督徒生命的主體——「我們」

基督信仰對我們生命最大的改變是改變了我們存在的方式。我們原來是一個人孤獨在世界上,如今,「我」變成了「我們」。這有兩個緣故。首先,創世紀126 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神存在的方式是「我們」,因三位一體而彼此相愛。所以我們才可以說,神就是愛。我們是按神的形象造的,因此,沒有人真的能忍受孤獨,追求「我們式的存在」,就成了所有人的理想。但是,由於人類犯罪,我們離開了神的面,開始孤獨流放於野。這種狀況一直到耶穌來,將「我」重新變成了「我們」。這個「我們」不是一般的「我們」,因為這個「我們」里包含著「耶穌」,是神和你在一起,永不拋棄「我」如孤兒,這就是「以馬內利」。從此,你就不再孤獨了,「我」成了「我們」。

然而,在基督重新把我變成我們之前,我們經歷了三場「假我們悲劇」第一場。沒有基督的時候,「我」千方百計依靠人,來建造一個虛假的「我們」。用桃園結義的約替代人與神的約,這構成虛假「我們」的文化符號。然而這些虛假的「我們」不僅使「我」更為孤獨,也開始彼此傷害——越是「我們」越可能殘酷地互相踐踏。原因很簡單,每個「我」都是罪人。人間的「我們」,如果沒有神,就是一個謊言。這個謊言,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友誼和義氣、男女之間的相戀、君臣之間的忠信等等,都是「假我們」。當「我」在「假我們」中鼻青臉腫之後,當「假我們」成了仇敵之後,我們的心靈史進入第二階段:經過這麼多可怕的「我們」,人類讓 「我」戰慄;現在「我」什麼都不相信,誰都不相信,「我」只相信自己。這就是中國的文學與宗教。屈原顧影自憐,莊子御風而行,陶淵明馬放南山,林和靖梅妻鶴子,禪宗萬法歸心,我心即佛。不斷退守內心的運動,就是中國人第二部心靈史。但神知道,返回內心或自然的運動不過是自欺欺人而已,自己同樣是個謊言。 「我」與「他們」沒有區別,正如「他們」不配成為「我」的「我們」,「我」也不配成為「他們」的「我們」。「我」也是罪人。不過在「我們」理想幻滅之後,心靈也可能進入第三條道路,就是「我」與「我們」成了仇敵——「我」生活在人群中不僅如生活在荒漠里,也如生活在敵人、犬類和公牛陣中。於是「我」開始攻擊「我們」,「大家」稱了「糞土」。這種狀態也將被神使用,預備心靈在對人類社會徹底絕望中迎候救主進入「我」的生命,將「我」徹底歸入真正的「我們」。

這裡我可以簡單討論一下慕道友常提出的一個問題:「我不想成為基督徒,因為那樣我就不能自由做壞事了」。大家的笑聲顯示「人同此心、情同此理」。不過我要告訴諸位,這樣的看法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是對基督教真理的不了解。中國有句話說,你不要為古人擔憂。我今天照著這話說,你不要為新人擔憂。一個舊人是不能按自己的邏輯推斷新人的能力的。在基督里成為新人,這個新人最大的特點就是「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所以當你成為基督徒之後,不再是你一個人決定怎樣做,能夠怎樣;而是那個包括耶穌在內的「我們」是主權者。那個「我們」比你現在的這個「我」強大,你不能為那個「我們」決定什麼。你現在當捫心自問的是:在經歷了無數次「假我們」的幻滅之後,今天,此時此刻,你是否需要「我們」?

2)從這邊的人生變成那邊的人生

耶穌不僅把生命的主體更新了,也將意義注入我們的生命。這意義就是使漫無目的的生命有了方向和目的——我們要去那邊。從今天開始,一個沒有方向的人生成了有方向的人生。無神論的世界是一個毫無意義的世界,在那裡,對生命的敏感,或者人若有足夠的誠實,唯一深刻的存在方式就是自殺。那是沒有「那邊」的生活。沒有「那邊」就沒有意義,生命變得象煙一樣輕飄,又象石頭一樣沉重。因為沒有「那邊」,就把一切喜樂都揮霍在這邊,象秋後的螞蚱,在死亡之前儘可能多咬一口;「我們就吃吃喝喝吧。因為明天要死了」(賽2213,林前1532)。佛教是「這邊」最深刻的哲學,因為它看透了這邊的虛空和無意義。但是,佛教在深刻之處聽不見這樣的呼召:「起來,拿你的褥子走吧」(約翰福音5:8)。因此,佛教只能與無神論者一起幻滅在此岸世界的「褥子」或「菩提」或「蓮花坐墊」之上。所以請注意釋迦牟尼和耶穌站在加利利海邊的姿態如此不同。佛教說: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耶穌說,「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你跟從誰呢?今天,願神帶領你做出正確的選擇。基督徒不僅有那邊,神又確保我們有起來前往那邊的信心和在風浪中的勝利。對那邊的信心改變了基督徒的人生。由於有了神,就有了進入那邊的信心和保障,我們做事、做人的方式就完全不同了——一個沒有平安和得勝盼望的人,只能在這邊扮演上帝,踐踏別人,興風作浪、隨波逐流;但一個擁有那邊的人,一個不再靠自己而有了神聖依靠的人,就有平安,就能去愛;因為不是我們能愛,而是神愛了我們。但是,進入那邊的道路是天路,是十字架的道路,只有在基督里,而不是在個人修養和修鍊中,我們才可能進入那邊。

二、風暴之中,我們經歷神

1、警惕假福音:信基督得什麼樣的平安

目前有一種「福音」值得警惕:信耶穌吧,你就可以平安,就可以榮華富貴、飛黃騰達、光宗耀祖、內聖外王。或者,你可以找到好工作,考試一定順利通過,還可以 「民主自由和諧等等」。對不起,這不是基督教的基本真理。我們的上帝確實會在生活中保守和祝福我們。但神的保守和祝福是按神的方式,不是按我們的方式。不僅如此,耶穌在約翰福音1633節說:「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所以,基督徒的生命里同樣有風暴,有苦難。基督徒要與世界一起分擔苦難。金融危機臨到世人,也臨到基督徒。地震踐踏別人的生活,也踐踏我們的生活。癌症毀滅別人的細胞,也毀滅我們的。不久前我接觸一位「老牧師」,他向我也向許多人作這樣的見證:他一生得了三次癌症,都每次一禱告就痊癒了。這是我在教會裡親自目睹的眾多「怪現狀」和信仰詐騙事件之一。根據馬可福音的記述,湖上的風暴臨到了很多船隻,耶穌所在船也一樣。唯一的不同是,因耶穌在船上,我們本應面對苦難作出不同的反應。從根本上說,生命里的風暴起源於罪。聖經里第一次起了大風是在創世紀38節。人犯了罪,「天起了涼風」。聖經上第一場大水是在創世紀7章,由於地上滿了強暴,洪水的審判就覆蓋了人類。人類生活在這樣的「風」和「水」之下,直到那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在基督里拯救我們,來為我們平靜「狂風大浪」。而我們因信這位主,裡面就擁有了屬天的平安。

2、生活里的風浪與死亡之海

基督徒的人生要經過兩個大湖,或者說,要穿越兩個海。第一個是生活之海。神沒有應許我們的生活沒有風浪,但神應許我們,要我們靠祂勝過一切風浪。第二個海是死亡之海,迄今為止,沒有一個人能夠靠自己穿越死亡之海,那裡的風浪將所有的生命都滅絕了。耶穌是人類歷史上唯一勝過死亡的,我們靠著祂可以抵達彼岸。死亡恐懼是人類進一步犯罪的真正根源;復活的盼望將我們犯罪的生命更新為愛的生命。我們在傳道中常常遇到這樣的攔阻,聽道的人說:我們不怕死,因此不需要信基督。這種說法從根本上說是一個謊言。他/她不是不怕死,只是習慣了死亡或面對死亡無可奈何而已。一方面,他/她不知道死亡是不正常的,是反常事件,而永生才是生命的本來狀態和應然狀態。另一方面,他/她誤以為死亡是終點,是一了百了;但聖經告訴我們,「人人且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這一切的誤解是怎樣發生的呢?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美麗的草原上,生活著一群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蚱蜢。突然有一天,由於他們的驕傲,上面落下一個巨大的玻璃罩將他們罩在裡面。起初他們害怕、掙扎,跳躍,頭破血流。很多年過去了,他們開始習慣了裡面的生活,忘記了最初的自由。他們彼此一同見證說,沒有神,所謂自由就是玻璃罩裡面的自由。但有一天,從很高很高的地方落下一滴血,將玻璃罩敲開一個窄窄的缺口;又有聲音說,出來吧,你們自由了。玻璃罩裡面的蚱蜢們哄堂大笑,說:你騙誰呢?其中兩隻特別高大的蚱蜢,一隻叫美利堅合眾國,他說:根據科學,你在說謊;另外一隻叫中華人民共和國,說,根據祖宗之法,你是迷信。

3、警惕假見證:經歷神的三個階段

在人生的風暴中我們經歷神。但是,這段信息顯示,我們經歷神大致有三個階段首先是我們在苦難和風波中感受到與神的隔絕。就是我們不明白,耶穌為什麼睡著了。現在教會裡有一些見證,完全不談這樣的屬靈經歷,這是不真實的。這也不是聖經所啟示的見證。先知以利亞在羅騰樹下求死,因為他看不見神的同在。大衛說:「我的神,我的神,你為什麼棄絕我」。馬丁路德經過很長時間的心靈掙扎,他體會著神的憤怒而深感絕望。1975年諾貝爾和評獎獲得者特蕾莎修女做見證說:面對印度貧民窟悲慘的人間地獄,面對那些掙扎在死亡線上的孩子們,她看不見神,這讓她生活在信仰里如同生活在地獄之中……這些見證比那些「天天得勝」、「天天和耶穌度蜜月」的假見證真實得多,也深刻得多。這是聖經最古老的啟示:我們在不同程度上面對的是約伯記中的上帝,我們在不同程度上是約伯。約伯比他的幾個唱屬靈高調販賣神學名詞的朋友更真實更深刻地經歷著上帝。這樣的隔絕又帶領我們進入第二個階段,就是在苦難、危險和死亡恐懼中責備上帝。如果讀馬太福音和馬可福音,我們就知道門徒此時此刻是怎樣抱怨上帝的。為什麼是我,為什麼這樣的事臨到我,為什麼上帝無動於衷。在風暴中我們懷疑,神還愛我嗎?神的愛在哪裡?諸位,如果我們擁有基本的誠實,我們就得承認,我們都這樣責備過神。我們都是N次否認過主的彼得。我們與神爭吵和爭戰中經歷神。當然,上帝是上帝,最後祂總有理,總是得勝。但是,神讓我們在這樣的爭戰中認識上帝的理,深切體會何以神的道路高過我們的道路,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不僅如此,我們也終將知道,神一定把最好的賜給我們。在經歷了以上兩個階段之後,在我們告別了虛假的基督教之後,聖靈就帶領我們進入第三個階段:我們將深刻體會到神的同在,祂的祝福,祂的恩典,祂為我們爭戰,祂將屬天的平安和各樣的祝福、豐豐富富、充充滿滿地澆灌下來。讓我們感受到夜晚雖然有哭泣,清晨卻能感恩而歡呼。讓我們更深地經歷祂的大能與大愛,並靠這樣經歷獲得生命的長進與成熟,活出神的榮耀與祂兒子的形象。耶穌讓我們分享祂的偉大。而且我們這樣的信心也將在風暴中被堅固:神是愛我,為我舍己。

三、風暴之後,深度經歷神

1、真正認識自己

這個故事實際上包含著很奇妙的信息。很有可能,耶穌一行所使用的船是彼得或約翰的漁船。而這些門徒,是加利利海飽經風浪的漁夫。我們可以想見,這些人必是充滿了湖上生活的經驗因此頗為自負。這種自負也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常常覺得自己很屬靈、很有真理;因此可以應付很多試探和風波。然而這不是真的。湖上這一幕告訴我們,當真正的危險和死亡臨到,沒有一個人能靠自己玉樹臨風和穩如泰山。「吾養吾浩然之氣」,是一種地地道道的精神疾病和完全的缺乏自知之明。在船上,我們看見的是清一色的驚惶失措和魂飛魄散。這是真實的人類,真實的我們。感謝福音書的作者,他們誠實地把自己的生命顯示在人前,這與今天那些屬靈謙卑高調派或變相的法利賽人截然不同。我們不過都是光著身子逃跑的馬可,只是我們總是給自己逃跑的身影photoshop一個光環。湖上風波讓我們真正的認識自己,「我們不過是人,性情和所有人一樣」,因此我們都需要基督。另一方面,沒有一個人不軟弱,這讓我們彼此能在基督里互相寬容。所謂「我比別人更有生命」、「我懷疑他是否重生了」、「我要在靈命上幫助他」之類的恬不知恥,乃是對自己是誰缺乏最基本的誠實。保羅不會攻擊彼得「三次否認主」;彼得也不會反唇相譏「你當年怎樣極力逼迫殘害神的教會」。因為在湖上,我們不過是一樣的人。有一位英國的牧師,總在宣道台上說自己不怕死,渴望早日見上帝。一次在海邊游泳出了危險,就大呼救命。人們把他救上岸來,問他,你不是急著要見上帝嗎,怎麼還喊救命?他說:「你看我現在穿著游泳褲,怎麼可以這樣去見上帝呢」?這位牧師很機智,但他不誠實。

2、深度經歷基督和他的話

神允許風波發生在我們身上,必有神的美意。最大的美意是讓我們深刻認識神是誰,並經歷他的話語,從而增長我們的信心,並讓我們靠著信在風暴和苦難中變得偉大。這裡門徒提出一個問題:「這人到底是誰」?首先,耶穌是在風暴中的安睡者,他之所以能如此安睡,一方面證明他是真正的人,他疲倦了;但另一方面,又證明他是真正的神,他因能駕馭一切而可以安睡。其次,耶穌是平靜風暴者,祂對魔鬼的勢力有權柄,同時,他是愛我們的神。請注意路加福音827-28的回應,「耶穌上了岸,就有城裡一個被鬼附著的人,迎面而來,這個人許久不穿衣服,不住房子,只住在墳塋里。他見了耶穌,就俯伏在他面前,大聲喊叫,說,至高神的兒子耶穌,我與你有什麼相干。求你不要叫我受苦」。 聖靈讓魔鬼來回答門徒的問題。這裡我們也看見上帝對門徒一種「善意的反諷」。路加福音825說: 「他們又懼怕,又希奇,彼此說,這到底是誰?他吩咐風和水,連風和水也聽從他了」。我們看見,連風和水(背後是魔鬼)都聽從耶穌了,但門徒對耶穌的話卻充耳不聞。不過在風暴之後,或者更長的時間之後,門徒一定能重新想起耶穌的話來:「我們可以渡到湖的那邊去」。那麼就會恍然大悟,何以耶穌責備他們「你們的信心在哪裡呢」。他們將深刻地知道,耶穌的應許在風暴之前就給了他們,只是他們不信神的話,也不相信耶穌是神。神的話一定要成就,所以耶穌才在風暴中安睡,因為他已經將平安渡過去的應許告訴了門徒,又再三叮囑他們「要住在他的話語之中」(約翰福音831-32)。事實上,我們只有經歷了這樣的軟弱和風暴,我們才可能回過頭來更深刻地經歷神話語的真實和寶貴;我們才會知道,神的話真的是帶著能力的。這是每一個基督徒常有的經驗。但是,這樣的事後反省同樣擁有重要的意義,就是讓我們吸取經驗和教訓,增強信心,去面對前面的風波。所以我面來讀使徒行傳126, 「希律將要提他出來的前一夜,彼得被兩條鐵鏈鎖著,睡在兩個兵丁當中。看守的人也在門外看守」。現在的彼得再也不是驚慌失措的彼得,再也不是否認主的彼得了。但正是不斷經受了風浪,特別是十字架下的大風大浪,彼得已經可以在風暴中像主一樣安睡。他此時此刻必定想起了耶穌的應許:「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

3、認識人生的風暴,作光作鹽

從這段信息我們也可以重新審視人生所遭遇的一切風暴。首先,遭遇風波很正常,不需要驚惶失措。其次,風波的起源與罪有關,同時,背後有魔鬼的勢力。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在風波中,魔鬼的意思是要殺了我們,是要害我們;但神的意思卻是好的。因此我們要在風波中尋找並順服神的旨意。神的美意至少包括:要我們靠著對基督和他的話語的信心,去贏得風波中的勝利;神要我們在風波中靠主戰勝罪和魔鬼,成為世界的光和鹽。各位弟兄姐妹,各位慕道朋友,我們的神是愛我們的神,也是聽禱告的神。祂知道你這些日子裡在家庭、事業、生活、社會、學校、教會裡的各樣風暴,他知道你一切的愁苦和絕望,你怎樣的夜不能寐和輾轉反側。是的,祂看見了你的眼淚,祂聽見了你的禱告。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祂今天特別差遣天使把我們每一個人從各城各家找來,祂要安慰我們:由於祂愛我們,沒有祂的同意,我們一根頭髮也不會落到地上。而且,祂今天要應許我們一句話:「我們可以渡到湖的那邊去」。阿門。

讓我們一起來禱告。慈悲的天父,求你的靈帶領我們,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將禱告陳列在你的面前。我們讚美你的大愛,因著愛我們,你做了我們的牧者,將你的獨生子賜給我們,讓我們什麼都不缺乏。今天,我們感謝你使我們躺卧在青草地上,來仰望你給我們的供應,使播種的有種,使要吃的有糧。我們感謝你從風暴中帶領我們來到可安歇的水邊,來仰望你賜給我們生命的活水,讓我們乾枯的心田重煥生機。謝謝你,今天你用你的話語使我們的靈魂蘇醒,求你為你自己的名引導我們走義路。我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但主你今天說:我們可以渡到湖那邊去。願主你與我同在,願你的杖,你的竿,一路安慰我。主我們知道,你已經在敵人面前為我們擺設了筵席;用一生一世的恩惠慈愛隨著我們。求主你就將這樣的心志一直堅固在我們裡面:讓我們住在你的殿中,直到永遠。阿門


原載:

http://blog.ifeng.com/article/4136349-1.html#comments

福音佈道會現場記錄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newpark 2010-2-4 04:40
原文中:
「二、風暴之中,我們經歷神
1、警惕假福音:信基督得什麼樣的平安
.......不久前我接觸一位「老牧師」,他向我也向許多人作這樣的見證:他一生得了三次癌症,都每次一禱告就痊癒了。這是我在教會裡親自目睹的眾多「怪現狀」和信仰詐騙事件之一。.......」

剛看這段話的時候不是很理解,為神作見證有什麼不對的,榮耀都歸全能神也往往是作見證的主要目的。

又看到作者這麼說:」在經歷了以上兩個階段之後,在我們告別了虛假的基督教之後,聖靈就帶領我們進入第三個階段:我們將深刻體會到神的同在,祂的祝福,祂的恩典,祂為我們爭戰,祂將屬天的平安和各樣的祝福、豐豐富富、充充滿滿地澆灌下來。讓我們感受到夜晚雖然有哭泣,清晨卻能感恩而歡呼。讓我們更深地經歷祂的大能與大愛,並靠這樣經歷獲得生命的長進與成熟,活出神的榮耀與祂兒子的形象。耶穌讓我們分享祂的偉大。而且我們這樣的信心也將在風暴中被堅固:神是愛我,為我舍己。「

作者並沒有否認神在信徒生活中的保守,但是,
回到文章的主旨,作者的本意在於:單單見證不是福音本身。如果別人是聽了你的見證就信,那還遠遠不夠。單憑道聽途說的信心是遠遠不夠的。如果信心不是建立在對自己罪的悔改,和對聖經所揭示的神的認識,那信心就如同建立在沙土上,一旦風暴來了,就倒下,而且就倒得很徹底。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02: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