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的正版盤市場之一俏佳人廣安門店不得不關張。面對四周來自盜版商販的麻雀戰、游擊戰甭說俏佳人俏不起來,就是專門整冶盜版的機構周圍也一樣盜版成風。我曾經問過盜版攤販們:「你們就不怕?」他們很坦然地回答「敵營十八年,我們彼此都混成了臉熟。因為他們也需要盜版。」
不是為盜版唱讚歌,又便宜質量又不錯,有些地方還管換盤,盜版商販的營銷就是到位,這麼多的優勢叫人不買都犯難。上個月東城一家音像店請我出個點子,幫他們這家150平米的專營正版店一舉成名。這對老兔崽子秦全耀來說並不難,難的是你出了名就能賣正版盤?我不信。但人家不依不饒,只好說出:不妨就換個名吧,再註冊個商標,叫「鄭板橋」,正好音同正版瞧。這不只是個有記憶點的名,還是個好玩的新聞了。 前天這家音像店拒絕了「鄭板橋」,理由是太俗,和世界接不了軌。
要說和世界接軌,還真是盜版盤功勞大大地。盜版的確為傳播世界文化做出了貢獻,也讓他們意識到自己國家的文化在中國還是有偌大的市場,他們甚至驚訝盜版商們居然對他們國家的音樂影視文化如此精通,許多盜版光碟都是自己國家的精品,甚至在本國都很難買到的絕版光碟,竟都能在中國盜版市場中買到。中國老百姓也一樣,盜版給中國樂迷和影迷推開了好萊塢、法國、伊朗和歐洲各國等等一扇扇世界音樂和電影之窗,也讓樂迷和影迷們知道了在中國之外,還有那麼多充滿才氣的電影導演和激情洋溢的音樂主題。但這畢竟是件無奈說起來有些離奇的事情。
「文化怎麼了。中國文化只有大唐、晚清的被竄改的或被娛樂化的歷史,中國文化只有八個樣板戲,中國文化只有同一首歌,中國文化只有春晚,中國文化只有卡拉 OK,中國文化只有東北農民大忽悠本山大叔,中國文化只有每晚八點在八十個頻道同時進行的第三者插足,中國文化只有網上赤裸裸的性,以激發和滿足幾千年來中國男人的集體性積欠的陽痿,中國文化只有五塊錢一張的盜版光碟,但是,這些盜版碟,使中國文化前進了一大步,因為,中國人可以有了文化選擇、有了通向世界文化的窗口、有了比較和鑒別。」不知什麼人在網上用了上述十分之精彩的語言。但是我敢說盜版盤一樣有失有得,失的是一個大國的知識產權尊顏,得的卻是它縮小了中國和世界的距離。哪怕就是把八個樣板戲,同一首歌,春晚,本山大叔,小剛導演統統加起來,論功勞也根本比不了盜版盤。
人類失去聯想,將會怎樣?同樣中國失去盜版盤,又會怎樣?少說落後十年嗎?
by 秦全耀
[
本帖最後由 廣南子 於 2008-3-11 11:49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