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佛家養生百字訣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3-6 14:3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生活娛樂|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中國·法量法師

晨起未更衣,靜坐一支香;穿著衣帶畢,必先做晨走;
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接客如獨處,獨處有佛祖;
尋常不苟言,言出大家喜;臨機勿退讓,遇事當思量;
勿妄想過去,須思量未來;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
就寢如蓋棺,離床如脫履;待人常恭敬,處世有氣量。

  佛門僧侶生活簡單樸素,長壽者卻比比皆是。廣州六榕寺住持法量法師用一句話概括了佛家的養生之道:養生先養心。

  人生勝境平常心

  來到六榕寺時,法量法師正帶領眾僧誦經。整個寺內充滿平和悠揚的佛樂,加上處處綠樹成蔭、遊人肅穆,令人頓覺身心清爽。

  見到法量法師,記者首先驚訝於他的年輕,法師看上去不過三十齣頭,體態勻稱、面容祥和。但法師說,他今年三十九歲,出家已近二十年。

  養生要有平常心

  法量法師說,佛教看淡生老病死,四大皆空,並不代表否定現實;相反,因為尊重生命,佛教一向有注重養心調身的傳統。佛家認為凡事有因果,各人的身體狀況與他的心理狀況、生活習慣、客觀環境息息相關,調整心態是養生的根本。佛家主張「萬念歸一,清心滌慮」、「少欲而知足,知足而長樂」。「慾望」是與生俱來的,但人來到這個世界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為了感恩,所以要克己而寬以待人。

  中醫養生話「七情」

  法量法師認為佛家對克制慾望的五戒——戒殺生、偷盜、淫邪、妄語、迷幻對普通人也有借鑒意義。戒殺生,可減少殘酷之心和對生命威脅的恐懼;戒偷盜,可減少對受到制裁或失去財物的恐懼;淫邪,會對身心、社會、家庭帶來危害;戒妄語,才能有誠實正直之心;戒迷幻,才能抵抗心理的空虛和種種誘惑。

  中年養生戒「六心」——俗話說歲月不饒人,轉眼已到中年,到中年後,身體處於生理動蕩時期,也是多事之秋。如何才能讓我們安全地渡過這一時期呢?試一試養生戒「六心」吧,也許會給你帶來不小的收穫噢!

  睡不超過時,食不十分飽

  法量法師把人比作琴,琴弦綳得太緊會斷,太松又彈不出准音,所以要時時調弦。調好了心弦,身體的弦怎麼調?法量法師說,規律的作息是關鍵。六榕寺的僧眾作息極規律,晚不超過11點,早不超過6點,準時用膳,食不過飽,勞逸結合。

  眾所周知,佛家戒葷,法量法師說,食素也有利於養生。佛家主張「長養慈心,勿傷物命」。心慈,就會心境平和,身心和諧。

  對於「食不過飽」,佛家也有特殊的做法。法量法師說,一般情況下,他三餐有規律,但當感到腸胃滯脹、消化不良時,他有時會不吃晚飯。相應的,要減少晚間活動,以靜為主。最長曾持續過三個月,寺里也有僧人長期如此。這樣可保持體態輕盈,身體舒適。但工作繁忙時不適宜此法。

  為現代人減壓:勞身不勞心

  說到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過大,競爭激烈導致的種種疾病,法量法師說,這主要是由於現代人心理壓力過大,身體的勞累很容易恢復,但心過於勞累,就會導致身體機能提前衰老退化,疾病乘虛而入。

  對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對過去反覆追悔,對未來充滿妄想,法量法師說,這是現代人工作壓力重的主要原因。

  法師歸納勞身不勞心的要訣是:「負丈夫之氣,抱小兒之心」。即在現實生活中,勇於承擔責任,直面現實,佛家講求因果,無論悲或喜,都是自己種下的種子,對市井市民來說,在個人心境上,應保持童真,遇事包容,不要斤斤計較,損人利己。

  六榕寺每年接待賓客100萬人以上,身為住持,法量法師平日事務繁忙,在常人看來俗務與修行似有矛盾,但法師說得好:「沒有什麼是『俗務』,在我看來,一切大小事物都是修行。」每天早上,法師都會「坐禪」一炷香的時間用以調整心境。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9: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