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成長要有一個寬鬆的家庭環境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3-7 17: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育兒心經|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孩子的成長是為人父、為人母長期面臨的一個問題。這個問題非常複雜,包括的方面也很多,諸如孩子的道德品質培養、個性智力的發展、意志品質的鍛煉、正確做人的修養等等。可以說每個方面都很重要,哪個方面都不能忽略。但是不論哪個方面,不考慮孩子的特點,恐怕永遠也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在這當中,給孩子創造一個寬鬆良好的環境至為重要。換句話說,要讓孩子在沒有心理壓力下自由在地成長。下面我想結合我們的想法和做法談談我們的看法。

我在年輕的時候當過十年中學教師。在我教的學生中,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開始的時候他們對孩子要求很高,可是當孩子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時,父母就採取簡單的辦法,非打即罵。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習成績卻越來越糟糕。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時間一長,惡性循環,上課真是度日如年。老師找到學生的父母,可是做父母的卻簡單行事,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是一頓痛罵。可想而知,在這種家庭環境中生活的孩子是沒有幸福可言的。為了免遭父母的訓斥、打罵,有的孩子開始撒謊,有的甚至夜不歸宿,有的孩子最終與社會上的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最終誤人歧途。這種教訓是很多的。不過我們通過各種媒體也了解了不少成功的例子。

最近我從報紙上看到著名劇作家吳祖光和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風霞的女兒吳霞寫的《吳霜看人》的片段。在這本書中,作者說,她從小生長的家庭環境是自由的,隨意的,父母從不逼迫她做什麼,更不要求她達到什麼標準或是與別的孩子去比較什麼。每當她回憶起童年的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就感到自己像是生活在樂園之中。這種教育在中國的家庭當中恐怕是不多見的。沒有要求,沒有標準,沒有比較,孩子的內心就會很舒暢,很輕鬆。我們都知道,在輕鬆的環境中,一個人才會在各個方面健康成長。拿學習來說,有了成績,孩子就會有信心,有了信心,就會給自己提出新的要求,無需父母去施加什麼壓力。依我之見,壓力應該有,要求應該有,目標也應該有,但是這些東西應該由孩子自己發自內心地提出,應該適合自己的年齡,也應該適合自己的情況。在孩子自己看來,這些是很自然的東西,不需要時時放在心上。中國足球多年沖不出亞洲,就像父母對孩子一樣,要求太高,肩負的東西太多,結果只能是事與願違。南斯拉夫人博拉·米盧蒂諾維奇先生提倡快樂足球,實際上就是讓人們看到,足球不過是一種遊戲,踢足球應該是一種愉快的心理體驗,不要賦予它那麼多不該有的東西。踢足球與教育孩子、甚至做人是一樣的。

我們與許多望子成龍的家長一樣,非常渴望自己的孩子將來有出息。從兩歲開始,我就開始教她一些英語,小學一年級開始學習書法,不論春夏秋冬我們都陪著她去學習。除此以外,我們還帶她學習繪畫、數學速算、計算機等。用心良苦啊!不過我與妻子商量好,始終給孩子創造一種寬鬆的生活、學習環境。換句話說,我們對孩子的成長抱有一種「主觀積極努力、客觀順其自然」的態度。這就是說,我們從不對孩子提出要求和目標,也不對孩子施加壓力。我們經常對孩子說,只要你努力去做,你就一定會做好。如果實在做不好,也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只要盡了最大努力就行。所以我們的孩子上小學以後,不論平時學習,還是期中期末考試,我們都反覆告訴孩子努力認真去做,考不好也沒關係。孩子在這種情況下心裡並沒有承受與其年齡和閱歷不相稱的壓力。不管學習成績是好還是不好,她都會如實告訴我們,從不撒謊或者隱瞞。記得去年剛上初中的時候,她們班裡進行了一次英語測驗,很多學生成績不理想,甚至很差,老師不在班上公布成績,也不告訴家長,目的是不讓孩子失去信心,在心理上造成巨大壓力。我們的孩子成績也很糟糕,可以說是破天荒第一次。但是孩子回到家以後,主動把成績告訴我們。由於我們著實營造了一種良好的家庭氛圍,她從小學開始,學習一直比較好。從表面上看,孩子心理沒有過多的壓力,實際上她對自己逐漸有了信心,對自己的要求也逐漸提高。這種提高是伴隨著學習成績的提高、身體情況的不斷改進、生活能力的不斷增長而出現的,是一種漸進的過程,非常自然。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時,學習往往放在第一位,其實還有比學習更重要的,那就是做人。吳霜在自己的書中說,「父母和母親的處世方法就是我人生中與人相處的第一楷模。父母的處世之道其實就可以解釋為他們在事業上成功的一種原因,一種源頭。我想在人的生命中,成績或許不是第一位的,但是如何做人卻必然是成功的首要因素。」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們始終將道德品質、意志品質以及為人之道的培養放在重要位置上。我們經常給她講一些著名科學家的故事。我們還帶她參觀博物館、紀念館,給她講中國的郭守敬,給他講外國的愛迪生。這對孩子意志品質的培養是很重要的。我們還告訴孩子要注意與同學的團結,只有具備與人合作的精神長大以後才能成就大業。在孩子性格的培養過程中,我們特別注意糾正孩子任性的苗頭。不論我們說什麼,我們都以一種平等的精神、一種商量的語氣來講,從不強迫命令。這是創造寬鬆家庭環境的一個重要方面。

父母對孩子的寬鬆也是父母的為人之道的一部分。從這個意義上講,教育孩子之前應該首先教育自己。換句話說,孩子有沒有出息,父母的榜樣作用是很大的。這是一個帶有普遍意義的道理。我們的孩子從小生活在讀書氣氛濃厚的家庭中。我是一個搞出版、翻譯工作的人,家裡書籍報刊較多,書香之氣較重。這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我們的影響下,孩子學習一直比較刻苦,這是從小熏陶的結果。

by 姜漢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20:0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