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股市三怕--惡性圈錢、"大非"解禁和額度管理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2-24 10:0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經濟觀察|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兼談宏觀經濟的其他熱點

復旦大學金融與資本市場研究中心主任 謝百三教授

本周股市先揚而抑,幾乎要衝關了,但又在後三天殘酷地跌到年線(4466)之下,理論上將一年來的幾千萬投資者一網打盡。

(一) 美國經濟繼續走弱,拖累各國

經濟數據顯示,美國費城地區製造業活動持續萎縮,使美國經濟前景又蒙上了陰影。從各種研究報告看,美國這次次貸危機的危害、影響是相當大的。我的一位在香港中國銀行就職的博士生(為該支行首席研究員),認為它是1929年經濟大蕭條以來,對金融市場造成混亂的最嚴重事件。危機的衝擊和蔓延跨越了金融現貨市場及衍生品市場,跨越了國界及金融機構,美、英、歐各國只是被動地應付市場發生的問題,能否控制它的危害度,至今還完全沒有把握。

而且美國政府在支持宏觀經濟與美元之間,實際上只能選擇宏觀經濟,採用了十分堅決的擴張性貨幣政策,利率一降再降,而貨幣發行不受節制,這就造成了黃金、石油及部分有色金屬、農產品價格的不斷上漲。但美國房地產市場由於供過於求卻步步冷卻,英國房地產市場也於2006年底緊隨其後,已經下跌了一年多——這對兩國經濟影響都很大。而美國經濟在世界上權重最大,對世界經濟的影響都是較大的。

中美兩國股市有很大的不同點。2007年美國股市跌了一年,中國股市卻漲了94%,但中國股市一旦走成弱勢,人們在心理上就會很敏感,也會受美國股市拖累。

(二) 中國CPI高啟,但未見新的強力調控

本周一,鳳凰衛視來複旦大學採訪,我們已估計到中國CPI在7%以上。

這對很多投資者都是有壓力的。因為物價漲,央行就會加息、加準備金率、加大央行票據之投放,而額度管理會盯得更緊。

但事實上,這次通脹創幾年來新高后央行至今沒有大的動作。據悉,他們考慮到,這是由於春節加之雪災等節日和突發因素所致。各大機構周二獲此消息后,立即拉抬銀行股、地產股,整個大盤一度走出向上填補4818——4891大缺口的態勢。甚至有人樂觀地看5400點了。

(三) 浦發、平安要圈錢,大盤藍籌均遭殃

本周三,股市高開低走,最後大跌97點,將中國股市重拾雄風的夢一下子打碎了。追其根源竟是業績很好的浦發銀行將增發新股,市場傳聞將圈錢400億。這幾乎等於要步中國平安之後塵。

當晚,浦發銀行有關人士解釋了一番,有些含糊,但等於是承認了確有增發募資的打算,於是周四、周五浦發銀行再大跌,一直跌到人們傳言的增發股價40元一帶。

而中國平安原打算圈1600億的「計劃」被人們口誅筆伐后,據悉該公司依然不屈不撓地要圈錢,雖然計劃縮減了些,他們的高層不畏勞苦地走訪各大基金,闡述自己要募資收購國外的優質資產的理由。然而,這絲毫得不到基金經理與中小投資者的理解,反而給人竭澤而漁之反感。股價已從149跌到70多了,還要不顧股民死活地圈錢。沒有錢就先等一等啊,急什麼?恰值3月1日,中國平安將有遠遠大於它本身的8億股流通股的大非、戰略投資者股解禁上市。這就使得它更雪上加霜,跌了又跌。

中國平安的領導層可能認為,不怕,香港的平安57——60港元,A股能跌到哪裡去,實際上它就毫不留情地在跌,不斷地去和香港股價接軌,香港股價也被拖下去。

現在的情況是,業績好的股票是否都有這樣的圈錢計劃,那就糟了。「沒問題的優質股就成了有問題的『炸藥』,有問題的垃圾股反而不會來惡性圈錢,成為好股」,這就好像「文革」中有文化的知識分子成了「臭老九」,沒文化的大老粗成了香餑餑,這豈非是黑白顛倒,好壞錯位了嗎,中國股市在這種情況下怎麼運作。

我們希望浦發、平安及一切上市公司「以人為本」,以股東利益為上,在這弱勢市場上,不要再干這種眾叛親離的蠢事了。

(四)信貸控制仍很嚴,「大非」大量在解禁

當前股市大盤下跌的另兩個主要原因:一是貨幣政策極緊;二是「大非」和戰略投資者的股票正在排隊源源不斷解禁上市。

那個「著名經濟學家」易憲容近來又對中國貨幣政策大放厥詞,認為:「今年1月份新增貸款達8036億元,同比增長了2000億元,創歷史新高。如果按照這樣的一個銀行信貸增長速度,那麼全年的銀行信貸增長在達到10萬億以上。不僅無法保住央行信貸從緊的目標,而且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要達到2007年年全年銀行信貸增長的3倍以上。」然後,以髮指示的口吻說:中國經濟形勢沒有變,「政府只能進一步完全落實從緊的貨幣政策」。(此人行徑一貫有點怪,房地產很低迷的時候勸人別買房;現在居民房貸利息負擔很重了,還主張再加息;企業資金極為困難了,有的倒閉了,有的甚至搬到東盟去了,還主張貨幣政策再從緊;此外,此人似乎從來不做股票,完全沒有切身體會,筆者曾經邀請他在和訊網公開辯論,他也託故不肯)。

實際上,1月份新增貸款8036億元,是由於11——12月中國這麼大個國家幾乎處於沒有新增貸款狀況,新年貸款開閘當然有一個報復性增長。而且第一季度貸款額度為1.26萬億,當然早貸早收息,企業和銀行都能早出效益!難道第一季度的額度放到3月31日去貸嗎?實際上,目前中國各家商業銀行仍被要求嚴格執行按季度控制的信貸增幅指標;監管部門甚至對銀行逐月控制信貸增幅,設定月度增長指標,且必須逐月逐家落實這些調控政策。中國的第「四」大貨幣政策:額度管理,正發揮著越來越大的威力——這對股市的影響是釜底抽薪的,很多上市公司和戰略投資者由於從銀行借不到錢,資金緊張,一定會拋股兌現,造成股市下跌。

與此同時,中國「大非」正在源源解禁上市:2月1日大秦鐵路,2月27日招商銀行,3月份有中國平安,五糧液;四月份有工商銀行,中國鋁業;5月有浦發銀行,交通銀行,貴州茅台,中國聯通等等,筆者就不一一列舉了。

反正2005年,我送你10:3的3股,現在該讓我47%的「大非」上來了。你光想當時盈利嗎?——你現在必須為「大非」上市買單。當年我們這麼約定的。結果只有先跌一場了。有的可能起先想不急著變現的,如大秦鐵路等,但股市一跌,立即有人蜂擁出逃,只好補跌,興業銀行等似也有此現象。

其實,這麼多「大非」上市,上市公司暫時就甭另外再圈錢了。筆者早就指出:股權分置改革意義重大,就像果樹嫁接,不嫁接,蘋果永遠長不大,但嫁接時,則樹枯葉黃,大病一場,這種情況下怎麼經得起狂風暴雨呢?上市公司在搞融資計劃時,一定要注意到大非解禁這一點,否則投資者真受不了。

(五) 警示

在人民幣升值的特殊歷史時期,本來股市、房市是應該堅定向上的,而通脹是不可能發生的(日本當時從未出現通脹),然而,中國股市卻提前大跌了。一是,中國有很多「大非」,日本、韓國、德國及台灣省卻沒有;二是,他們絕不會對貨幣搞額度管理;三是,他們不會去理會、打壓股市(只盯住物價);四是,他們也沒有計劃經濟殘餘——投資饑渴症——大圈錢。

年線已跌破兩次,投資者要小心謹慎,耐心等待,精選個股,(有H股的A股要特別小心),控制好倉位,不要冒太大的風險,保存實力為上。還是巴菲特那句老話:「投資的第一條規則就是不要輸錢,第二條規則就是不要忘記第一條規則。」

[ 本帖最後由 大西洋人 於 2008-2-24 03:09 編輯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17: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