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僧道鬥法,滑稽而慘烈的「爭奪戰」(圖)

作者:廣南子  於 2008-1-25 16:0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寇謙之得道升天了)
   儒、道、釋,是中國名聲最響、影響最大的三大文化流派。中國的「土產」道教,和天竺的「外來貨」佛教,在剛剛成氣候那段時期,尤其是魏晉以後,為了爭奪地盤兒,曾短兵相接地廝打過一陣。偽高僧、假道士,紛紛加入了慘烈的持久戰和爭奪戰,所謂「鬥法」已經遠離了道家、釋家的宗教本義,而是到了追名逐利、沽名釣譽的地步,和江湖騙子沒什麼區別,非常滑稽、可笑。
  道教的許諾比佛教現實一百倍。什麼輪迴,什麼來世?那些天花亂墜的好處誰見得著?入我道教吧,這輩子就能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如若不信,有煉金煉丹、長生不死的「方士」為證。據說,唐朝歷代帝后嬪妃都曾接受過道教類似「受戒」一樣的「符簶」儀式,表明自己對「國教」的皈依。





(上圖:道教神秘的「符簶」圖案)

  確定「道教」名稱的並不是老子,也不是李唐的皇帝;而是公元5世紀一名叫做寇謙之的道士,從那時起,老子的牌位便供奉在這個土產宗教的大殿里,它得道成仙、長生不老的廣告語,招來了人數龐大的信徒,包括許多當代權貴。
    為了爭奪信眾,僧道兩家不惜撕破麵皮,公開鬥法。《朝野僉載》記錄了一段滑稽戲:



   孝和帝下令,請內場道士和僧人表白一番各自的本事,僧道兩家互不相讓,吵了半天,還是分不出高低上下。元都觀的道士葉法善推出來兩升核桃,連殼帶肉,「嘎吱嘎吱」吃了個精光。僧人說,這算哪家本事?不以為然;道士急了,葉法善又拎出一隻燒得通紅的鐵缽,光著兩手,捧著那滾燙的傢伙兒就往和尚頭上扣。老和尚驚呼一聲,以袈裟掩面鼠竄。孝和帝一見,樂得前仰後合。僧道兩家動口不動手,不就是爭個冠亞軍嗎?何至於動粗玩命,搞人身攻擊呢?風度翩翩的教義、訓誡全都扔到九霄雲外去了,最終輸得狼狽,贏得也莽撞,彼此都沒有面子。
    當眾動粗兒倒算不了什麼,有人冒充僧道,到處行騙,就很討厭了。世人根本分不清究竟誰是真僧,誰是假道。五代王仁裕的《玉堂閑話》把一名裝神弄鬼的年輕道士,描寫成了具有喜劇天才的小丑兒和騙子:



  長安城裡,有一位道士,善於煉丹,長得也十分年輕,可是,他卻自稱三百多歲了。京里人都極其崇拜他,時常求他賜幾丸延年益壽的丹藥,於是,老道發了橫財,道觀門外總是車馬盈門。有一天,門外有人通報說:「道長,您兒子來探望了。」道士忿忿地說:「這個愚蠢的小畜生,不肯服用我煉的丹藥,弄成現在這副模樣。還沒到一百歲,就老得不成樣子了。」果然,進來一個鬢髮如銀的老頭子,恭恭敬敬地參拜了道長。後來,有人摸著底細,說那個白髮老頭竟是道長的親爹——看來,喜歡道術的人,太容易被矇騙了。
  可能是虐待老父,也可能是父子合謀、聯袂上演「真人秀」,能賺錢就行,在乎什麼裝兒子、裝孫子?無論怎麼說,道士的戲法已經變露了,他臭的不光是親生父子,還有道教千年的清譽和老子後裔的飯碗。
    清人昭槤的《嘯亭雜錄》則記載著這樣的佛門敗類:



   乾隆時代,有個「法和尚」,居住在城東一座廟裡,據說,此人手眼通天。跟他結交的都是王公貴戚。和尚囂張得很,常在廟裡設賭局,引誘那些貴室子弟賭博;又私蓄女伎,日夜縱淫。饒這麼無恥,還極其有錢,當地人誰也不趕碰他。「果毅公」阿里袞憎恨這些佛門敗類,便令人趁黑夜翻牆進廟捉人,同時,查獲了和尚的不發臟證狀。阿里袞惟恐夜長夢多,乾脆將那個和尚嚴刑拷打,使之「立斃杖下」。等上邊說情的人問下來,一切都晚了。


  法和尚儼然黑社會老大,處決一個這樣的傢伙,居然需要巧動心思,提早下手,可見,形成氣候的僧道諸惡勢必與民間勢力、官府士紳勾起手來。與其說僧道是出家的黑社會,那麼,同不正當利益聯袂的紳商巨賈、官員衙役,則是合法而體面的流氓團伙。禪宗六祖慧能在他的語錄集《壇經》中說:「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寺不修,如西方心之惡人;在家若修,如東方人修善。」和尚尼姑當中,有多少是指佛穿衣、賴佛吃飯的?天禧五年(1021年),天下共有僧尼近46萬人,寺院近4萬座,如此巨大的規模是否過於奢侈、浪費呢?

(上圖: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燾)



   第一個拿宗教開刀的是北魏的太武皇帝拓跋燾,446年,他駐軍長安,在佛寺中搜出了大批武器,於是,藉此由頭,在他統治下的黃河流域「禁佛」,廟宇庵院,赴之一炬;和尚尼姑,一律斬首。574年,北周第三代皇帝宇文邕禁佛;845年,唐朝第十八代皇帝李炎再次禁佛,據《唐會要》記載,當時拆毀的廟宇4600餘座,強迫還俗的僧尼多達260500人。這就是著名的「三武之禍」。這一連串的禁令雖然未能中斷佛教的傳承以及僧道兩家的明爭暗鬥,但是,古人對外來宗教始終保持著極高的警惕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5: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