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與高盛日前公布共同選出的「2007年度最佳商業書獎」,揭露神秘投資銀行Lazard並描寫其陰暗史的《最後的大亨》(The Last Tycoons)奪冠,以些微票數擊敗美國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的回憶錄《動蕩的年代》。
評判指生動及具洞察力
《最後的大亨》作者科漢(William Cohan),周四在倫敦一個晚宴上,獲頒3萬英鎊(約47.7萬港元)獎金。
該書描述Lazard Freres & Co.自1848年創立,至2005年由現時行政總裁沃瑟斯坦(Bruce Wasserstein)積極推動公司上市,讓自己財富暴增的歷史。
高盛行政總裁布蘭克費恩(Lloyd Blankfein)乃今次書獎評審委員會之一,指該書描寫一個「具洞察力及生動的故事」,並在「如何處理自大的問題上,上了一課」。
《金融時報》總編輯Lionel Barber,指該書「在資料彙集上令人敬佩,筆觸亦引人入勝」。
爆上市公司 CEO身家暴漲
書中其中一部分,描寫Lazard現任行政總裁沃瑟斯坦如何不擇手段,佔盡其上司、Lazard前領導人Michel David-Weill的便宜,並積極使公司上市,讓其身家暴漲。
作者科漢指,沃瑟斯坦在投資銀行界中賺了12億美元(約93.6億港元),但對自己所造成的壞影響卻不負責任。沃瑟斯坦對有關指摘拒絕回應。
該書獎項的頒獎典禮於大英圖書館舉行,評審委員會由7人組成,他們分別有記者、行政總裁、央行官員及商學院的教授,而每位落選的入圍者都可獲得5,000英鎊(約7.9萬港元)的安慰獎。
作者科漢簡介
科漢曾在Lazard工作6年,並先後在美林和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工作。他曾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時表示:「要在Lazard這地方工作,必須變得冷酷無情,要成為一個殺手。」被問及自己有否成為殺手,他答道:「沒有,我被殺了,最終被炒掉。」
科漢已開始下一步計劃,出版社Doubleday已同意,購買他撰寫的威蒂格(David Wittig)傳記。此人曾成為《財富》雜誌封面人物,現是堪薩斯州公用事業公司Wester聯合行政總裁。
併購始祖Lazard
前身為Lazard Freres & Co.的Lazard Ltd,是以紐約為基地的獨立投資銀行,在北美、歐洲、亞洲和澳洲共有2,200名員工。
自1848年成立后150多年,Lazard都是私營的,直至2005年5月才招股上市。Lazard參與過很多重大併購交易,被《商業周刊》譽為「併購始祖」。
法裔3兄弟 7萬元創業
1848年,Lazard家族三兄弟Alexandre、Simon和Elie,從法國移居美國,以9,000美元(約7.02萬港元)創辦Lazard Freres & Co,從事乾貨生意。
不久,他們重新奧爾良轉移到三藩市,開拓金條出口業務。後來金條出口跟金融交易拉上關係,漸漸轉型為銀行及外匯業務。1858年,Lazard開始發展歐洲市場,在倫敦、巴黎等地設立分行。
其他入圍作品
《動蕩的年代》(The Age of Turbulence)
作者:格林斯潘
簡介:格老細說個人童年、爵士樂手生涯以至美國聯儲局的工作,更談到對未來世界的看法。
《The Black Swan》
作者:Nassim Nicholas Taleb
簡介:Taleb最新的暢銷書,解釋人類如何低估意外風險。
《Immigrants》
作者:Philippe Legrain
簡介:此書探討「移民」這個敏感的政治經濟話題,解釋自由移民的好處。
《Wikinomics》
作者:Don Tapscott及Anthony D.Williams
簡介:講述企業如何利用「維基」和私人播放平台集合員工和網上社群的意見,以進行集體創作。
《Zoom》
作者:Lain Carson及Vijay V.Vaitheeswaran
簡介:講述能源公司和汽車製造商,如何面對替代能源和新技術的挑戰。
from《香港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