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一成已婚人士目前的伴侶是「網戀」而來,2/3的人接受姐弟戀,婚前同居觀念得到普遍理解和接受……由北師大心理學院、計世資訊和百合婚戀研究院聯合撰寫發布的《中國社會婚戀調查報告》日前出爐,調查數據顯示,今年女性眼中最理想的男性結婚年齡推遲至31歲,而女性的結婚機會從25歲起逐年遞減。
30歲左右男性最適宜結婚
這份《中國社會婚戀調查報告》自去年8月起開始為期一年的實例調查,受訪人數超過200萬人。2006年的調查顯示,超過90%的女性認為,23歲到26歲的男性是理想的結婚對象,而30歲左右的男士僅被一半女性「看好」。
而到了2007年,30歲、31歲男士的好感度竟驟增至80%,也就是說,八成女性認為而立之年的男人最適宜結婚。
女性結婚機會25歲起遞減
相比之下,理想的結婚年齡對女性比較殘酷。大多數(65%)男士認為最理想的結婚對象是25歲的女性,從30歲起,她們的結婚機會就直線下降:30歲的時候,有25.5%的男士認為娶她還OK;35歲的時候,僅有12.5%的男士能夠接受。
而男性就要輕鬆很多了,即使到35歲仍有三分之一的女性願意嫁給他,甚至40歲的「不惑男士」還有15.2%的女子願選擇他。
■相關調查數據
適齡男女認為擇偶最重要的前三條:人品性格好、身心健康、經濟實力強;相比之下,父母的觀念更實際——— 比例最高的前三條依次是:人品性格好、事業有成、經濟實力強。
對戀愛史持寬容態度:61%的受訪人認為有過幾次戀愛無所謂,5%的人乾脆沒有談過戀愛。
對性經驗也相對寬容:32%的人認為無所謂,29%的人選擇 「有一定經驗」,18%的人表示「經驗很少」,6%的人自稱 「經驗比較豐富」,沒有任何經驗的僅佔14%。婚前同居觀念得到普遍接受:可以理解但自己不會的佔45%,可以理解、有機會自己也會的佔51%,不能理解、自己也不會的僅佔4%。
2/3的人接受姐弟戀,2/3的人對學歷比較寬容。
中國最大的三個城市北京、上海、廣州中,通過街頭攔截的方式調查顯示,1204位已婚人士中,119人稱與現在的伴侶是通過網路認識的。也就是說,10%的被訪伴侶是通過網路認識的。其中,廣州高於13%,北京超過12%,而上海僅為4.5%,地域差異非常明顯。
收入女高男低不被廣泛接受,54%的受訪人完全不能接受,25%的人勉強接受,僅21%的人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