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讀蘇珊.桑塔格小說《在美國》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2-8 09: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文史博覽|通用分類:移民生活

這是一部關於波蘭女演員在美國尋找烏托邦、而後走紅美國舞台的歷史小說。沒有前言、後記或目錄,從第零章到第九章,共387頁。

  零。時間和地點不詳,一群陌生人在一個宴會上,說著聽不懂的語言,"我"像幽靈一樣穿梭在其間,一個個地辨認、命名。這位是女主人公,就叫她瑪琳娜. 扎蘭斯卡吧,30多歲,帶著一個小男孩,小男孩長得不像父親波格丹伯爵。這位年輕的記者叫理查德,暗戀著瑪琳娜。還有醫生亨里克,獨腿畫家,伯爵的妹妹,劇團經理,青年女演員,等等,都是瑪琳娜的崇拜者。

  瑪琳娜帶領這群志同道合、追求自由的理想主義者們,於1876年來到美國,在紐約、費城、舊金山短暫停留後,最後來到南加州的安那罕姆 (Anaheim,即今日"迪士尼樂園"附近)安營紮寨,種植葡萄,試圖建立一個烏托邦公社,不幸遇到1877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以及內部矛盾。烏托邦失敗后,波格丹伯爵帶著瑪琳娜的兒子留下來繼續管理葡萄園,清理後事,瑪琳娜和青年記者理查德前後來到舊金山,其他人陸續回到波蘭。瑪琳娜在一個年輕漂亮的女教師幫助下練習英語,並把名字拼音稍作改變,然後重操舊業,返回戲劇舞台,結果一炮打紅。理查德跟隨左右,為她寫評論文章,長期的友誼變為短暫的戀情。當初在貴族家庭反對下堅決要娶女演員的波格丹伯爵是一個忠實的戲劇愛好者,他賣掉葡萄園以後,帶著瑪琳娜的兒子回到她身邊,對她的私生活隻字不問,而是支持她闖蕩美國東西兩岸,直到她和著名的莎士比亞戲劇演員愛德華.布希演對手戲、成為美國最紅的女演員。

  大量的獨白、日記、信件,必須仔細閱讀才能看出是誰的聲音。"我來到她的生命里太遲了,不能抱有重新塑造她的幻想。我沒有改變她的願望,我愛她如她所是。我是一個理想的第二任丈夫。"噢,這是波格丹伯爵的日記,一個沒有激情但很忠實的丈夫,一個隱形同性戀者。

  "很顯然我不是做農民的料。你是嗎瑪琳娜?你是實用主義者、永遠被束縛於耕耘和收穫嗎?......勞作真如俄國作家所說可以凈化靈魂嗎?原以為我們來尋找自由和自我陶冶,但卻陷入日復一日的農業勞動。......只有不停地移動才能得到這個國家所能給予的最大好處,就像打獵一樣。打獵不僅僅是娛樂,而是需要,不僅僅是實際的也是精神的,是一種特殊的自由體驗。"這是理查德的信件,一個有激情但也有思想的青年記者。

  "每個婚姻,每個公社,都是失敗的烏托邦。烏托邦不是一種空間,而是一種時間,是那些使你不想身在別處的短暫時光。"這是瑪琳娜的獨白,一個對人生有獨立見解的女演員。

  書中的三個主人公都有歷史原型,十九世紀波蘭最出色的戲劇演員海倫娜.莫德傑斯卡(Helena Modjeska,1840-1909)同她丈夫勃占塔伯爵(Count Charles Bozenta Chlapowski)、她兒子、以及一群崇拜者趁美國獨立一百周年之際到新大陸追尋烏托邦生活,夢想破滅后,海倫娜重返舞台,並風靡美國戲劇舞台30 年。勃占塔伯爵當年在南加州為海倫娜買下的莊園現在可以參觀,附近的山谷至今以莫德傑斯卡命名。

  十九世紀下半葉最傑出的波蘭語作家亨利克.西恩柯威茨(Henryk Sienkiewicz,1846-1916)也加入了1876年的美國尋夢之行,他在美國期間給波蘭報紙寫報道文章,後來又將美國經歷寫進系列短篇小說,最著名的是《燈塔守護者》(1982)。從加州回到波蘭以後,西恩柯威茨從事歷史小說的創作,190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西恩柯威茨一生追求自由和波蘭民族獨立,他去世后兩年,波蘭終於又出現在世界地圖上。

  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1933-2004)借用歷史故事來闡述自己的思想。她曾經以美國女舞蹈家伊莎多拉.鄧肯為原型而寫的小說始終未完成,因為她既想描寫舞台生活,又想寫出對美國的認識,尤其想從外來者的視角來看美國。當她讀到海倫娜的故事後,覺得以這個波蘭演員及周邊人物的角度來寫最合適。由於去薩拉熱窩排演話劇《等待戈多》,以及癌症的干擾,《在美國》不像《火山情人》那樣一氣呵成,而是斷斷續續寫完的,題詞為"獻給薩拉熱窩的朋友",以支持南斯拉夫的民主自由鬥爭。

  美國精神到底是什麼呢?瑪琳娜等人在費城參觀美國"百年博覽會"時看見從法國運來的自由女神像手臂,她以為那隻手臂就是整個女神像,在美國"你怎樣知道什麼是完成品、什麼只是在建造中呢?"走出住滿歐洲人的東部,走出傲慢而自閉的紐約,到西部去,到加州去看真正的美國,可是自力更生的農場仍然失敗,法國社會主義空想家傅立葉式的烏托邦行不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半個多世紀后在同一片土地上,資本主義的"烏托邦"迪士尼樂園卻成功了。烏托邦內矛盾重重,集體公社不解而散,瑪琳娜個人卻在舞台上大放光彩。社會主義的理想和資本主義的實際,集體主義的依賴及互斗和個人主義的自我奮鬥,一一形成對比。美國精神是永遠處於"動態",東西兩岸地奔波,在歐洲和新大陸之間來回走動,在兩種文化中吸取營養。美國式的奮鬥如同演戲一樣,換一個名字,掛上面具,改變口音,重演名劇;美國是一個大舞台,任何人都可以像創造角色一樣重塑自己,只要勤奮加上運氣好就能成功。回去的那些波蘭移民都是知識分子或貴族階層,不是經濟移民,到底是他們不能融入新的文化、還是美國的現實太殘酷了?為什麼他們滿懷希望遠道而來,卻失望而歸?瑪琳娜靠演古典名劇,從茶花女到朱麗葉,從莎士比亞劇目到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換取美國觀眾的廉價眼淚,她一個一個角色地變換,最後忘了自己是誰嗎?波格丹伯爵早就意識到:"瑪琳娜想要的不是新的生活,而是新的自己。"

  瑪琳娜的成功是靠愛德華.布希來襯托的,外國人在美國成功與否是依照美國人的標準來衡量的,就像哈金的成功是因為小說《等待》獲得美國全國圖書獎(1999年)一樣。愛德華.布希(Edwin Booth,1833-1893)是美國十九世紀著名戲劇演員,后因弟弟刺殺林肯總統而轉到英國舞台演出。《在美國》第九章是愛德華的長篇獨白,"文字的天堂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對美國意味著什麼?民主對於美好而高尚的藝術有何用?......天哪,我們所從事的職業多麼腐敗。我們自以為堅持美與真理,其實我們不過是在傳播虛榮和謊言。......我不喜歡喜劇結尾。一點也不喜歡。因為它們不存在。最後一幕應該是反高潮,如同生活一樣,你認為呢?......我十分厭惡空洞的重複。但我也討厭即興創作。演員不應該憑空 '編造'。"

  小說到此嘎然而止,所有人物的命運由讀者自己去想像。歷史不可以改寫,個人的命運卻可以不斷重寫。

  小說開頭的"我",自比為喬治.愛略特筆下的女主人公朵麗西.布魯克,認識卡薩本十天就嫁給了他,卻花了九年時間才意識到自己有權力和他離婚。"我" 欣賞瑪琳娜的冒險精神,欣賞她敢做敢為,欣賞她的優雅和熱情,欣賞她的進取精神。"我"無疑是桑塔格自己(如果了解她的經歷和性格),讀者通過她的現代視角來看十九世紀的美國,而過去的美國和現在的美國又有什麼本質區別呢?耐人尋味。

  這是一部關於女性如何重塑自己、追求自由和愛情、平衡愛情和事業、探索自我價值、改變自身命運的小說,桑塔格借瑪琳娜的故事把對美國戲劇史和戲劇舞台的了解、對美國文化的反思、對美國社會的見解等等發揮得淋漓盡致。大量的獨白是她借用他人之口談藝術家的作用、談美國的真實涵義,雖然影響了故事進展,讓讀者覺得小說里幾乎沒有故事情節,但是倍受文化界的青睞。一個沒有多少情節的小說卻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異的人物形像,其豐滿程度有如契科夫筆下的人物,尤其是那位愛酗酒的、瑪琳娜的精神戀人亨里克醫生,儘管有些臉譜化。小說的語言不亞於作者評論文章慣有的流暢和犀利。成長於洛杉磯、畢業於北好萊塢高中的桑塔格,在描寫南加州的景色時流露出懷念和嚮往,文字有如散文詩一般優美。

  《在美國》(In America)於2000年2月一出版便引起轟動,議論紛紛,褒貶不一。二十世紀後半葉的美國文化圈內外,蘇珊.桑塔格的名字幾乎等於"政治時尚"或" 轟動效應",讀者已司空見慣,桑塔格也早已不以為然。但這一次卻非同尋常。南加州"海倫娜.莫德傑斯卡"紀念館創辦人、81歲的業餘歷史學家艾倫.李 (Ellen Lee)公開批評桑塔格的小說"抄襲"歷史故事,並指出書中多達十二段文字與其它歷史書籍或傳記文學雷同或相似,而沒有註明出處,只在扉頁上籠統地說這本小說的靈感來自於何處以及參考了有關書籍。桑塔格反駁道,她的小說是藝術作品,屬於一種新的體裁,不像學術著作那樣需要註明信息來源和出處,也不像傳記文學那樣需要大量註腳說明,她從歷史中得到靈感,虛構了一個波蘭女演員和波蘭記者。此事引起文學界的廣泛爭論,有一種觀點認為歷史小說應該忠實歷史事件,儘管可以穿插幾個虛構人物。另一種觀點認為事件可以稍有改動,但語言要真實,虛構語言和引用語言要區分,如果借用某人的某段話一定要註明。桑塔格認為,"有一個更大的問題值得爭論,即所有文學都是一連串的引用和引喻。"

  走進二十世紀后,電影和電視幾乎取代了戲劇舞台,一個被老一代遺忘、新一帶所不知的外國戲劇演員,在桑塔格筆下獲得新生,(再次)引起注意,僅憑這一點,多年為宣傳海倫娜.莫德傑斯卡而奔波的艾倫.李女士應感到欣慰吧。

  西方不信奉"人怕出名豬怕壯",越有爭議越引起關注。小說出版的同年11月,《在美國》獲得美國全國圖書獎(虛構類)。早在60年代以"坎普扎記"成名、又以《反對闡釋》和《疾病的隱喻》等評論文集而著稱的蘇珊.桑塔格,67歲才第一次獲得全國圖書獎,頒獎儀式上,她沒有像奧斯卡獲獎者那樣說"啊,沒想到會得獎"或者"我最好的作品通常得不到獎",而是表示很感動。不是所有的作家都想成為暢銷作家,但沒有作家和藝術家不在內心希望被同行"認可"。桑塔格在1992年出版的《火山情人》雖然成為暢銷書,但沒有得到評論界的重視。艾倫.李的批評使《在美國》獲得大獎嗎?非也。創始於1950年的美國全國圖書獎一向青睞於那些檢視美國社會、對美國文化有深刻反思的作品,《在美國》正是這樣一部作品,桑塔格對語言的駕馭、對人物個性的把握、對戲劇藝術和舞台表演的精通、對"美國夢"的重釋,都使這個獎得之無愧。桑塔格沒有迎合評論家,也沒有標新立異,《在美國》體現了她一貫性的對美國文化的"桑塔格式"批評。

 by 明迪  2005年1月29日於美國洛杉磯

  (書中引用部分由本文作者譯自Susan Sontag, In America, New York : Farrar, Straus & Giroux, 2000.)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 10:0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