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做什麼,是上蒼決定的;去不去做,是你自己決定的。如果你做了上蒼讓你做的事,你就能成功,因為上蒼給了你這樣的性格和天賦;如景你蔑視上蒼給你的性格和天賦,執意去做別的事情,那麼,上蒼也別無選擇,他只能讓你失敗。因此,人生道路上的錯誤往往從違背自己的性格時就開始了。
你在為自己的性格煩惱嗎?
你在為自己的性格煩惱嗎?你在試圖改變自己的性格嗎?千萬別這樣做,因為改變一個人的性格,比改變一個國家還難。而且,也根本沒有必要,如果你一定要尋求改變,那就去改變職業吧!
你是否總是聽到這樣的話:只有完美的性格才能成功;只有既沉著冷靜,義八面玲瓏的人才能成功;只有剛柔相濟的人才能成功……你是否還常常被告知:成功20%靠智力,80%靠情商?這些說法像空氣一樣瀰漫在你的周圍,讓你揮之不去。你是一個性格謹慎的人,那麼,你一定會有謹小慎微、畏首畏尾、做事放不開手腳的缺點;你是一個勇敢性格的人,那麼,你一定不會先思而後行,一定會有行為魯莽的缺點;你是一個性格狂放的人,那麼,你一定會有我行我素、不拘小節的缺點……你意識到了自己性格的缺點,你試圖改變它。於是,你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性格改良工程」,你成天自己折磨自己,試圖改變自己的性格,使自己的性格變得完美。結果怎麼樣呢?時間沒少花,精力沒少費,不但沒有收穫。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更大的煩惱之中,使自己變得越來越沒有自信。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會事與願違呢?這需要從性格本身去尋找原因。造成你失誤的原因有兩點:一是你這樣做的同時,沒意識到或考慮清楚性格改造的難度,沒有明白或者沒有完全明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的道理;二是你只看到了自己性格的缺陷、缺點,沒有看到自己性格的長處、優點。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性格,也從來就沒有天生的勝利性格和失敗性格。要知道.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
有人養了一頭驢和一隻哈巴狗。驢子關在棚子里。雖然不愁溫飽,卻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樹林里去馱木材,工作繁重。而哈巴狗會演許多小把戲,頗討主人的歡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獎勵。驢子在工作之餘難免有怨言,總抱怨命運對自己太不公平。一天,機會終於來了,驢子掙斷韁繩,跑進主人的房間,學哈巴狗那樣圍著主人跳舞,驢子又蹦又踢,不僅撞翻了桌子,還把碗碟摔得粉碎。驢子覺得這樣還不夠,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臉。這下可把主人給嚇壞了,直喊救命。鄰居聽到喊叫急忙趕到時,驢子正等著獎賞呢!沒想到等來的卻是殺身之禍。在寓言故事裡,無論驢子多麼忸怩作態。都不及小狗可愛,甚至還不如從前的自己,畢竟這不是它所能幹的行當。肓日模仿別人只會壞事,甚至送命。這值得所有想改變自己性格、想違背自己天性、想做自己不擅長工作的人好好反思一下。
改變一個人的本性或性格,比改變一個國家還難,這是一句老理、一句常理。比如。你家住在山裡,擋住你的出行。你是搬掉一座山,修建一條路來容易,還是把家從山裡搬出來容易?兩相比較,孰輕孰重,不是一目了然嗎?換個角度說,如果你的腳只能穿進4l碼的鞋,而擺
在你面前的卻是一雙37碼的鞋,這時的你會怎麼辦呢?是千方百計讓腳變小去適應這雙鞋呢,還是乾脆放棄面前這雙鞋,再去尋覓一雙真正適合你自己的鞋?這一比喻用在性格與職業上,則性格是腳,職業是鞋。合腳的鞋子能使你行走起來輕鬆自如,健步如飛;而不合腳的鞋子再漂亮也會夾腳,更可怕的是,它不僅會使你走起路來彆扭難受,甚至還會磨破你的腳。穿著不合腳的鞋子,你就可能會與成功失之交臂,就可能在人生的跑道上與冠軍擦肩而過。當你的性格與職業相衝突時,你想改變的是你的職業還是性格?生活中幾乎人人都懂得絕不能削足適履這一道理,然而,為了職業而改變性格的人卻比比皆是。職業這雙鞋,難道就真的需要用改變性格的巨大代價來適應嗎?這是典型的本末倒置。這一日常生活中再簡單不過的道理,為什麼我們卻要花上幾年。甚至是幾十年的時間才能真正領悟到呢?
更有一些人因此患上了「性格缺陷綜合症」,左對照右對照,越對照越覺得自己性格有缺陷,覺得自己離成功遙遙無期,甚至認為性格決定了自己永遠都不會再有出頭之日、成功之日。特別是那些有著懦弱、抑鬱、沉默寡言之類被「傳統習慣」認定屬於「惡劣性格」、 「卑劣性格」的人,更會感到十分痛苦,從而陷入了自卑的深淵。還有許多父母不明白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的道理。成天指責自己的孩子這不好,那不好,動不動就說你這種性格必須改一改,否則,長大以後,只能成為一個廢物。於是許多父母就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去改造自己孩子的性格,結果有意無意地壓制了孩子的天性,扼殺了孩子的某種天賦,結果孩子長大以後,果真變得一無是處起來。
約翰的故事頗令人深思——就聽見了門響。進來的正是老教授本人!原來他出門的時候,將一份重要文件遺忘在家裡了。教授一進屋就看到約翰,十分生氣。約翰膽戰心驚地拔出了槍。 「我啥也沒偷。讓開要不我就開槍了!」約翰叫道。 「用那支槍?」教授忍不住大笑起來,他一點也沒害怕。 「那支古董槍是打不死人的!它應該被收進博物館。」「這槍真是古董嗎?」約翰問, 「能值多少錢?」「它本該值17000美元,可現在最多只能賣10元錢了!」「為什麼?」 「因為槍托沒有了!」我們許多人對待自己的性格就像約翰對待那支槍一樣,明明自己的性格潛藏著巨大的天賦。卻視而不見。還要拚命去改變,結果,我們就像約翰毀掉價值連城
的古董一樣。毀掉了自己的性格和天賦,最終一事無成。每一種性格都像約翰的那一支槍,都有它無可比擬的價值。千萬不要為自己的性格煩惱。更不要去毀壞。你所要做的就是發現它的價值。
19世紀末,一個男孩降生於布拉格一個貧窮的猶太人家裡。隨著男孩的一天天長大,人們發現他雖生為男兒身,卻沒有半點男子漢氣概。他的性格十分內向、懦弱,也非常敏感多慮,老是覺得周圍的環境都在對他產生壓迫和威脅。防範和躲避的心理在他心中可謂根深蒂固、不可救藥。男孩的父親竭力想把他培養成一個標準的男子漢。希望他具有風風火火、寧折不屈、剛毅勇敢的性格特徵。在父親那粗暴、嚴厲卻又是很自負的斯巴達克似的培養下,他的性格不但沒有變得剛烈勇敢,反而更加的懦弱自卑,並從根本上喪失了自信心。以至於生活每一個細節,每一件小事.對他都是一個不大不小的災難。他在惶惑痛苦中長大,他整天都在察言觀色。常獨自躲在角落處悄悄咀嚼受到傷害的痛苦,小心翼翼地猜度著又會有什麼樣的傷害落到他的身上。看他那樣子,簡直就沒出息到了極點。這樣的孩子,實在太沒有出息了。你能夠讓他去當兵,去衝鋒陷陣,去做元帥嗎?不可能,部隊還沒有開拔,他也許就已當逃兵了。讓他去從政吧!依靠他的智慧、勇氣和決斷力,要從各種紛雜勢力的矛盾衝突中尋找出一種平衡妥當的解決方法,那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幻想。他也做不了律師,懦弱內向的他怎麼可能在法庭上像鬥雞似的豎起雄冠來呢?做醫生則會因太多的猶豫顧慮而不能果斷行事,那隻會使很多的生命在他的猶豫延宕中遺恨終身。看來,懦弱、內向的性格,確實是一場人生的悲劇,即使想要改變也改變不了。因為他的父親已作過努力了。然而。你能想像這個男孩後來的命運嗎?這個男孩後來成了世界上最偉大的文學家,他就是卡夫卡。為什麼會這樣呢?原因很簡單,就在於卡夫卡找到了適合自己穿的鞋。找到了上帝為他的性格安排的職業。性格內向、懦弱的人,他們的內心世界一定很豐富,他們能敏銳地感受到別人感受不到的東西。他們是外部世界的懦夫,卻是精神世界的國王。這種性格的人如果選擇了做軍人、政客、律師,那麼,他就選擇了做懦夫;如果他選擇了精神的領域,那麼,他就選擇了做國王。卡夫卡正是選擇了後者,他在文學創作的領域裡縱橫馳騁。在這個他為自己營造的藝術王國中,在這個精神家園裡,他的懦弱、悲觀、消極等弱點,反倒使他對世界、生活、人生、命運,有了更尖銳、敏感、深刻的認識。他以自己在生活中受到的壓抑、苦悶為題材,開創了一個文學史上全新的藝術流派——意識流。他在作品中把荒誕的世界、扭曲的觀念、變形的人格,重新給我們解剖了一次,使我們對現代文明這種超級怪物,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人生和命運有了更沉重的反省。他給我們留下了許多不朽的文學巨著——《變形記》、 《城堡》、 《審判》、 <美國》等等。回想一下,如果卡犬卡當初聽從父命去做律師,那麼,他無疑會成為法庭的垃圾。世間也就少了這些不朽的傳世巨著。
你能做什麼,是上蒼決定的;去不去做,是你自己決定的。如果你做了上蒼讓你做的事,你就能成功,因為上蒼給了你這樣的性格和天賦;如果你蔑視上蒼給你的性格和天賦,執意去做別的事情,那麼·上蒼也別無選擇,他只能讓你失敗。
二、成也性格,敗也性格
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在於工作經驗的豐富與否。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準確識別並全力發揮其性格優勢與天賦。性格是一把能開啟你成功之門的鑰匙。
一位記者採訪投資銀行一代宗師摩根,問:定你成功的條件是什麼?」摩根毫不掩飾地說:性格。」記者又問: 「資本和資金哪一個更重要?」老摩根一語中的地答道: "資本比資金重要,但最重要的是性格。」確實,翻開摩根的奮鬥史,不論是他成功地在歐洲發行美國公債。慧眼識中無名小卒的建議而大搞鋼鐵托拉斯,還是力排眾議,甚至冒著生命危險推行全國鐵路聯合,都歸結於他那倔強和敢於創新的性格。如果排除這一條,恐怕有再多的資本也無法開創投資銀行。
1998年5月,華盛頓大學有幸請來世界巨富沃淪"巴菲特和比爾·蓋茨演講。當學生問 「你們是怎麼變得比上帝還富有的?」這一有趣的問題時,巴菲特說:「這個問題非常簡單,原因不在智商。為什麼聰明人會做一些阻礙自己發揮全部工效的事情呢?原因在於習慣、性格和脾氣。就像我說的,這裡的每個人都完全有能力獲得和我一樣的成功,甚至超過我。但是有些人做得到,有些就做不到。做不到的那些人,是因為你自己阻礙了自己,而不是這個世界不讓你做到;你自己壓抑了自己的性格、扼殺了自己的天賦。一句話,自己擋住了自己的路!』』蓋茨表示贊同,他說:「我認為沃淪炎習慣和性格的話完全正確。」
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關鍵不在於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也不在於lT作經驗的豐富與否。在外部條件已定的前提下,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在於能否準確識別並全力發揮其性格優勢與天賦。只有識別和接受自身的性格和天賦,尋找到適合發揮自身性格和天賦的職業,持續地使用它們,並堅持下去,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選錯了職業的可怕。在於你本來有可能成功。卻因選錯了職業而不得不與成功失之交臂。據有關調查統計,在選錯職業的人當中,有98%左右的人在事業上都是失敗者。由於工作的不適宜,導致了他們人生的失敗。如果性格與職業不相適應,性格就會阻礙工作的順利進行,使從業者感到被動、缺乏興趣、倦怠、力不從心、精神緊張。一個對工作感到不滿的人,不管他如何努力,都不會有優越的表現。因此,職業或崗位的選擇是否與自身的性格相吻合,直接關係到人生事業的成敗。
大文豪馬克·吐溫可謂家喻戶曉。他就曾經因為沒有按照自己的性格和天賦去做事,結果一敗塗地。馬克·吐溫曾十分熱衷於經商,但上帝並沒有給他經商的性格和天賦。儘管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他還是失敗了.一次就賠進了十幾萬美金。但馬克·吐溫並未因此而收手,他不服輸。他還要在經商的道路上走下去。這一次,他總結了上一次的教訓,他要做自己最熟悉的領域——出版。結果,他再一次失敗了,幾乎賠進了自己全部的家底。當馬克·吐溫垂頭喪氣地回到家裡,將一切都告訴妻子之後,妻子平靜地對他說道:「別灰心!我一直相信你的性格適合文學創作,而不是經商。」馬克.吐溫抬起頭,望著妻子無言以對——現在已傾家蕩產了,連吃飯都成了問題,哪還有閒情逸緻去搞創作。妻子默默地打開抽屜,拿出厚厚一沓鈔票,對他說:「親愛的,放心吧!我們還餓不死。」馬克·吐溫終於聽從了妻子的建議,結果他因此而成為了一名偉大的文學家。偉大如馬克·吐溫,如果他不尊重自己的性格,他也只有失敗的命運。更何況我們呢?
我在一次對美國成功人士的訪談、調查中,發現他們之中94%以上的人都在做著他們最喜愛的工作。如果一個人所從事的職業與他的個性相適應,工作起來就會得心應手、心情舒暢。容易取得成功。因為只有對職業本身充滿興趣和熱愛.才能使人經受職業生涯的風風雨雨而不退卻,直到成功。
「但是,我還是能做一些事情的。」年輕人納爾遜向因為他的不良業績而要解僱他的老闆懇求說。
「作為一個推銷員來說,你根本不夠格。」
他的老闆這樣認為。
「我相信我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納爾遜爭辯道。
「怎麼成為?告訴我你怎麼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我不知道,先生,我不知道。」
「我也不知道。」老闆開始嘲笑這個年輕人。
「只要不把我趕走就行,先生,不要把我趕走。讓我在其他方面試試,好嗎?我做不好銷售,我知道我做不好銷售,但也許可以做其他工作。」
「我也知道你不能,」他的老闆說,「這本來就是一個錯誤的選擇。」
「但無論如何,我都會使自己有一些用處的。」年輕人堅持認為,「我知道我能做到。」
終於.老闆為納爾遜的誠意所感動,他被留了下來。並根據他的意願留在了會計室。在那裡,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很快就有了用武之地。幾年以後,他不僅成為了一家大型百貨商店的財務負責人。而且還是一名相當出色的會計師。
與納爾遜相反,上大學時阿妮塔是一個有名的活躍分子,畢業后卻進了一家公司做會計。你知道嗎?她平常是個很隨意的人,工作卻需要小心謹慎:即使去衛生間,幾十把鑰匙也不能離身。每天都要與數字打交道,工作還要有條理,且一成不變,約束也很多,又不能出錯。這讓她感到非常壓抑。實際上。她更喜歡與人打交道,希望每天都能接觸到新的東西,工作中也應允許犯一些小錯誤。所以,最後她選擇了離開。轉行去做銷售。轉行后,她感到十分快樂。她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主動性,與不同層次的人士打交道,還可以欣賞到別人的優點與光彩。她感覺到自己每天都在進步,不再是一粒被動的棋子。
有勇敢的、有懦弱的;有膽大的、有膽小的;有性子慢的、有性子急的……每一種性格都有它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都有適合它發展的領域。如果你為你的性格找准方向,你就會如魚得水,縱橫馳騁,你就會走向成功。換句話說,一個沒有成功的人,僅僅是因為他還沒有為自己的性格找到合適的位置,而一個成功的人,也僅僅是因為他為自己的性格找對了位置。
「並不是我要阻止你當傳教士,」一位主教對一位年輕的教士說, 「而是你的性格和天賦在阻止你這樣做。」
洛威爾說過:「做我們的天賦所不擅長的事情往往是徒勞無益的,在人類歷史上因為做自己所不擅長的事情而導致理想破滅、一事無成的例子不勝枚舉。」
每一個人天生就有某一類性格,這一性格決定了他只適合在這一領域,而不是那一領域發展。正如法國作家讓·吉羅杜所說的:「從我們的幼年開始,每個人身上就編織了一件無形的外衣:它滲透於我們吃飯、走路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之中。這件外衣就是我們的性格。」
性格偏好意味著一個人有著以某種方式做事的天生愛好,就像人的左右手。你每天都要使用自己的兩隻手,但出於本能,你一定偏好使用其中的一隻。因為它使用起來更加自如,更能充分地發揮和協調它的功能。當然,你也可以用不很擅長書寫的那隻手寫字,但你會感到彆扭、費力,而且寫出來的字也一定不如另外一隻手。
小羅伯特·派克是一個生性懶散的人,他喜歡隨心所欲,無所事事。幾乎所有認識他的人都這樣評價他:「小羅伯特·派克呀!他是一個無用之人,他懶散的性格註定了他一生的不幸!」然而,有誰料到,37歲時,他終於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職業——品酒。他在自己性格最適宜的這一行業里,僅僅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就成了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現在.派克發行的酒類通訊《暢飲者》報已在37個國家中擁有17300個訂戶,而且每星期還會增加80~125
個。人們如此重視派克對酒的評價,以致紐約和華盛頓的酒類零售商乾脆把他對酒的評分印在廣告價目表上。派克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我們每一個人從來到這個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擁有了一個使命,這就是為自己的性格尋找到一個合適的領域,在這一領域內遊刃有餘地展示出自己獨特的個性,走完輝煌的人生。有許多人完成了這一使命,他們在各自性格適合的領域裡獲得了成功。但更多的人仍然在從事著與自己性格格格不人的職業,他們仍然處在迷茫和痛苦之中。
人們經常會犯的錯誤之一,就是總根據自己所學的專業或者工作經驗去找工作,認為自己學什麼就應該做什麼;或者以前在哪個行業工作,換工作時仍然不願離開原來的行業。許多人上大學時隨便選了一個專業或畢業后偶然進入某一個行業,然後便決定了自己的一生。他們不是根據自己的天賦和性格進行職業定位,這也是他們在職場為什麼不能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
現在有很多人並不清楚自己的天賦到底是什麼,也不知道自己的性格究竟適合何種工作。有的人甚至一有工作機會就去做,不作任何篩選。很多人因此在工作崗位上無所適從,庸庸碌碌,最終只好失業,被社會拋向街頭。
羅傑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出版社當編輯,編了幾本書,但書的社會反響並不很好,發行量也很一般。在這過程中,他還被合作者「騙過」兩次。圖書籌劃了好幾個月,先期也有一些投入,但最後出書計劃流產。於是,原本話就不多的羅傑變得越來越內向,不願意與人溝通,不相信別人,事無巨細都要自己去做。在一些具體工作的細節上又特別苛求,對自己對別人都是一樣,變成了一個「絕對的完美主義者」。如此一來,同事們都不太願意與他共事,上司對他也只能暗暗搖頭。當然,敏感的他對自己的這種狀況心知肚明,但他除了痛苦還是痛苦,別無他法。一個朋友在得知羅傑的情況后,建議他去找職業發展顧問聊一聊,或乾脆去看看心理醫生。羅傑先是拒絕了心理醫生,他不想讓別人覺得自己有病;不過,他後來終於聽從了朋友的勸說。周末的一個下午,他猶猶豫豫地推開了我辦公室的門,坐在了我的對面。我在聽了羅傑支支吾吾的兩三句話后,就對他下了一個評語:你不太相信別人,只相信自己。羅傑愣住了.他不明自我為什麼會在如此短的接觸后就能一語道破他的「天機」,點小他的癥結所在。接下來,我進一步給他作出了「診斷」,並開出了藥方:你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對人對事都充滿了好奇心;但你又是一個很苛求的人,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是個完美主義者。所以,你不適合從事需要較多與人溝通的工作,你可以去嘗試一些相對獨立的職業,譬如繪畫、雕刻、平面設計等等。尤其是平面設計,社會的需求很大,你可以先利用業餘時間去作些相關的培訓。據羅傑後來對我說,他聽了我的話,表面沒什麼大反應,但內心卻像是被點亮了一盞燈。其實,他從小就對美術感興趣,很有繪畫天賦,陰差陽錯才當上了文字編輯……半年後,當他再次坐到我的辦公室里時,簡直與以前判若兩人,臉上洋溢著自信,並不停地述說著自己的成功。原來,自從半年前「服」了我開的一劑良藥后,羅傑就跳槽去了一家平面廣告設計公司。利用業餘時間,他自己摸索著掌握了電腦設計軟體的操作。憑著紮實的美術功底和苛求自己的精神,再加上工作中極其認真負責的態度。經他設計的廣告,深受客戶的好評。不久,他就升為設計部主管了。所以。他特地跑來對我表示感謝。
發揮自己的性格優勢,找准適合自己性格的職業。這既是一條事半功倍的成功捷徑,也是一條通向成功的人間正道。不管怎樣,你都要往自己性格的優勢方向發展。要讓自己去選擇工作,而不要讓工作來選擇你自己。
來源:《每一種性格都能成功》作者:(美)羅傑.安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