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海外網友對"海外華人可憐不可憐"一文的評論集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11-7 17: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民生熱點|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網上流傳著一個據說是北大留美海歸寫的一個題為「海外華人很可憐」的帖子,引起了不少海外華人網友——也就是被認為是「很可憐」的人們——的爭論。從這個 帖子的反應上來看確實這個貼子說到一個很多海外華人的最敏感最核心的問題,今天就ZT原文和海外華人網站上部分網友的反應,其實很多評論是對網友評論的回 應,供網友們參考。

 

原帖:海外華人很可憐

 

我是北大畢業的,讀完碩士就回國了,現在在北京工作。因為在美國呆過幾年,所以偶爾也來這版上逛逛。說實話,這個BBS上幾乎每天都是唉聲嘆氣的,所以我談幾點想法吧。

出國留學的很多人都屬於曾經在中國的應試教育制度中獲利的,也有些人從小讀書成績好,過得比較光耀,家長也很有面子。出國留學,其實對於絕大多數人,出國 的初衷就是希望走捷徑獲得成功,當然還有就是滿足虛榮心。我的同學里有很多在國外,大學的,中學的都有,好多年過去了,在國外過得愉快的沒有幾個。

基本都是畢業了,找個普通工作,養家糊口,混在社會的二三流人群中。我曾經問過一些同學,這是你當初想要的生活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但是為什麼他們不回 國呢,他們自己也說說不清楚。在美國的華人,年輕的時候,往往想極力去展現自己的能力,但是等他們老的時候,絕大多數人會發現,他幾乎一無所得。過度的虛 榮心讓很多人鬱悶一生。

一大學女同學,深愛著一個男孩,男孩聰明,帥氣,屬於那種在同齡人中各個方面都極為出色的人物,在大學時學習成績,體育運動,組織活動能力都是非常傑出 的,兩人好了好幾年,但是終於女孩提出要出國了。其實,出國去幹什麼,女孩自己也說不清楚,只是一種虛榮心支持著自己,非要出國,後來女孩走了。男孩留在 國內,在自己的領域工作非常傑出,女孩至今還未出嫁,長期的鬱悶,使得精神已經不太正常,於今年回國養病了。很多女人,尤其是在學校里學習成績不錯的女 人,非常願意出國,這種現象主要是由於女人的虛榮心造成的。

大家平時老說國內的房價高,其實我想說,並不高。大家在比較的時候,應該比較北京上海與紐約東京的房價(當然是想對於當地的收入和消費水平)。中國其他大 多數城市,房價都很低。而且大家根本不知道北京人多麼有錢。我所住的小區,當年3000一平米,現在6000,比較靠郊外,我和我老婆兩人一年接近 30萬,但我發現我們家是這個單元幾乎最窮的。在中國,很多人的收入,不是簡單的工資,獎金。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灰色收入,而是在中國,在自己的土地上, 只要你是勤勞的,你有太多的機會去掙錢。我是做計算機的,每年除了工資10幾萬,而且我一年有好多個私活,比如我們幾個朋友一起做了個產品,每年都能賣不 少錢,而且還有一些項目什麼的,一次就是5萬以上,一個月就做完了。我的一個鄰居,在公司工作,同時自己還開個小公司,收入豐厚。

為什麼房價居高不下呢,因為有太多的人能買得起房,北京08年奧運會,所以這兩年減縮了很多建設項目,所以就更加供不應求了。在國內的同學都過得不錯,尤其是中學同學,幾乎都買了車,而且都是買的德國車。有的甚至於已經買了賓士550。

國內的生活豐富。周一到周五工作,周末郊遊,聚會,運動。在國內,自己就是主人,幹什麼都行,呵呵。去年我有個同事去美國出差,回來他說就是覺得那幫兄弟 過得挺苦,這個苦不是說大家經濟上多窮,而是精神上。現在有句話,性格決定成敗。出國的人,很多人的性格都不太開明,比較自私,因為大家讀書讀了幾十年, 在人性的思考和努力其實是不多的,或者說思考了卻做不到的。前幾天這個版上有人說,真正的精英都在國內,其實我現在也覺得這句話是對的。中國這些年的發 展,都是靠國內的人作出的。80、90年代的時候,回國得大多在國外混得不好的,而現在不同了,回國的大多數是功成名就或在自己行業很優秀的。就像錢寧那 本書上說的,為什麼很多人不回國,只是因為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回國的路不是充滿鮮花和掌聲的。

很多人心態已經開始不平衡。在這個版上,經常看到一些人,最喜歡貶低中國,鄙視國內人。其實,大家都是中國人,幹嘛這樣啊。混得差了,又不是別人害你成這 樣了,都是你自己選擇的路。我有朋友說,我們學化學、生物的,不出國在國內沒法混啊,那我就想問,那為啥你當時非要學這個專業?很多人都說,在美國畢了 業,找了工作,日子就會很爽,說實話,那麼拚命來美國,真的就是為了找份工作?而且又是普普通通的工作?很多人埋怨說,在中國,受人壓制。其實,出國的大 多數人,根本沒什麼工作經驗,都是畢業就直接走了,你哪知道社會究竟是怎樣。我覺得馮小剛有句話說得很對,他說,現在這個社會,談什麼懷才不遇,都是愚蠢 的。這個社會,真正有能力的人,都能浮在社會金字塔尖上,你沒有起來,只能說明,你的能力還沒有你想象的強,或者你是自以為是。所以,理智的想法是,提升 自己,而不要去怪社會。對企業不忠誠的人,企業不會重用,同樣,對國家不忠誠,國家也會棄用。大家應該明白這一點吧。

亞洲第一男中音廖昌永曾說,他當年如果出國了,可能就跟他的同學一樣,泯然眾人矣了,他的有句話我覺得說得好,甭管你在哪裡,首先得有根,然後再談其他的。在國內混不好的,在國外也混不好;在國外混不好的,在國內也混不好我始終堅持這個觀點。

 

海外網友對《海外華人很可憐》一文的評論

 

——在美國呆不下去了就硬為自己找開脫, 虛榮啊!

 

——在美國, 車子房子,是基本要求. 高中生都有. 在中國,則屬追求品. 大學畢業,要干多少年.差多少??????????

 

——I am completely agree with you.It's very very true!!

 

——這類井中之蛙才真可憐.

 

——問問這位北大畢業生撈外快有沒有繳稅.

 

——國外有良好的社會保障,窮人也死不了。不知道這位北大的「精英」體驗過中國底層老百姓的生活沒有?跟國外比較一下你再感悟吧。

 

——衡量國家進步,不是看幾棟高樓大廈,要看國家對最基層的照顧. 中國農民,下崗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 沒錢看病,就滾蛋, ............我只見:美國華人寄錢回中國老人, 沒見中國寄錢給美國老人養老.(留學除外).

 

——1、中國各地區的發展是不平衡的,北京上海與其他小地方有天壤之別,而美國的任何地方差別不是很大。所以拿北京上海與東京和紐約比較,不具可比性。
2、該作者在北京算高收入了吧,而且是中國公民,北京市民,怎麼能在美國的華人(多數無公民身份)相比呢?若你和紐約的高收入的美國人比較,恐怕你和人家不在一個數量級上吧。就算你與在美國已經獲得綠卡有穩定收入的人相比較,其生活質量恐怕也是比不過的。
3、拿北京上海的單元房與美國具有前後花園的獨立房屋相比較,有意義嗎?
4、現在的事實是有上百萬合法的中國人在美國排隊拿綠卡,好象沒有聽說有上百萬美國人在中國拿綠卡的吧。
5、美國有美國的缺點,中國有中國的優點,誰都無法否認,但不能成為你在美國混不下去而回國的冠冕堂皇的理由。

 

——我贊成文章的觀點,我發現到國外的華人大部分都是可憐蟲,生活處於當地三流水平,自私狹隘的阿Q.以為中國還是以前那樣封閉,把國外的月亮說得比中國 的要圓.我身受其害,被這些假洋鬼子騙到國外呆了三年,也算長了點見識,看到他們的幸福生活,大部分人你不要看他們回國時西裝領帶,年收入也就2到5萬及 個別10萬,日子處於緊張狀況....

 

——you have the right to pursue happiness in the States, that is your choice. but, never look down on those who chose or will choose to go back.

 

——每個人的苦樂自知。過的好的也就一笑了之。罵作者的是說到痛處了。


——The writer is quite stupid. His way of thinking is still limited on the shallow surface. Our Beijing University students usually do not think this way. All he knows i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houses and cars. He does not know how to think deeper and more profound. Why doesn't he compare the air pollution, the polluted water, the educated population and so on between China and USA? Why can't he analize the results and say where the bottle necks of the two counties are? Since he is so limited, he also can compare the two peoples, hypocritical and straightforward, corruption and function, bureaucracitc and democratic systems.
Remember, the thinking of a real Beijing University student will not stop just because he or she has food to put into mouth.

 

——樓主說的是在美國的中國人,應該包括那些不認是中國人,但有中國人一樣臉孔,被別族人稱為中國人的人,不是主流的白人。近十年,同等階層,同等學歷, 同樣工作,在中國比在美國生活好,這是真的。別阿Q了!在中國,房子是賺來的。在美國,房子是捱來的,二三十年後,房子真正屬於你的時,你大概很快就進老 人院了吧。我住芝加哥,美國第三大城市。我認識的一個留學做研究的,公司幫她拿到了綠卡,年薪超過十萬,房子汽車吃喝娛樂社交比不上中國同檔次的人;一個 從台灣來的,開貿易公司的老闆,比不上中國同檔次的人;一個餐館的老闆,住五六十萬的房子,開賓士,和中國同檔次的比,小巫見大巫;我屬工薪階層,我覺 得,我比不上普通的黑人,更無法同中國的工薪階層比。

 

——Why we Chinese cannot respect each other and really sit down to discuss the topics? We curse each other instead.

 

——I live well in Canada. However, I still agree with the author. Oversea Chinese are 2nd citizens. China is for Chinese.

 

——中國在發展,在前進,誰也不能否認和阻止。我生活在北美,覺得各有各的優點。作為中國人, 我希望也堅信中國會變得更好。

 

——中國社會有 權貴,中權階級,普通市民,普通農民等四個等級。中國知識分子大多數出身自第三或第四個等級,但他們的人生目標過去是,現在仍然是爬到「權貴」或至少是第 二等級的「中權」位置上。這一點在中國有可能作到,但在中產階級是社會基礎的美國不存在「中權」和永久的「權貴「,所以原作者認為,國外華人一老就很「悲 慘」。換句話說,在國外,你沒有第四等的農民和普通的市民為你墊底,你一輩子都是個普普通通的人,沒法「高貴」起來。
從這個角度上說,他說得沒錯。

 

——中國在變好,但不能說比美國還好. 好高務遠就是自欺欺人. 不認識缺點,會完蛋. 好就是好,進步就是進步, 不好就是不好,中國沒有解決貧民,大約5--6億最普通人民的醫療,下崗生活問題.
(但溫飽已解決)

 

——海歸,讀了洋書,花了100萬RMB, 回去拿2000元/月, 50年才夠100萬. 這就是中國.
在美國,3--5年還完學費.

 

——我為你那樣看重賓士S550感到可憐...

 

——別人的東西再好也是別人的,自己的東西再不好也是自己的,"兒不嫌母醜,狗不嫌家貧",不管是在國內的還是國外的,仔細想想為生育你培養你的母親做了點什麼? 中國人應該維護中國的聲譽,應該建設自己的國家,中國的富強不是靠幾個人的,是靠我們大家,有的時候,生活清苦但精神富足也是一種幸福. 我是生活在國內的,在國內上不了這些網站,出國來才看到,很震驚!竟然有那麼多刻薄的聲音,中國人需要團結,中國的利益需要每一位黃皮膚的中國人來維護,這是大家的利益. 惡語相向,窩裡斗,會被別人小看的,國家也會因此付出更大的代價.

 

——每個人的追求以及能力不一樣,無論在哪裡、做什麼只要內心感到值得、愉快就可以了。

 

——路是自己選擇的,行那一條,後果自己負責。外國的好,與內地的好,性質不同,鹹魚青菜,各有所好。能說那裡一定強過別處嗎?到外國,民族,語言,文化 都不同,精神依靠一定不及在自己生長的地方好,未去外國就應該知道啦!為甚麼好像到了外國才發現新大陸呢?只能怪自己愚蠢吧!除了精神依靠,還有很多其他 因素令外國也有吸引力的,你自己追求甚麼,你應該知道。比方是學術水平,研究水平,科技水平,民主生活,言論自由,個人尊嚴受尊重,平等,法治社會,安定 生活,遠離是非的生活,誠實踏實的生活。。。又如何一言以蔽之呢?
你對自己的生命追求甚麼,你知道嗎?知道了,就容易判斷到那裡生活比較適合自己!
但是,有幾個人,特別是年輕人能夠說,知道自己要甚麼呢?


——說真的,這些年來,我每次回來都想——我這次回來就再也不走了,但是,在這裡住了些天,我就猶豫了;再住上些天,我就決定還是要回去了……因為,因為 比方說有這麼一件事。那是半個月前的一天,我要在一張表上蓋一枚公章,還多虧有一位朋友幫忙,說是他晚上會給那位負責蓋章的人打電話請他關照,要我轉天上 午九點去找他。轉天上午九點,我準時到了那家機關,看見辦公室門前站著好幾個人,都在等著蓋章,可裡面傳出來的卻是說笑的聲音。我問站在門外的人們怎麼不 進去,他們恨恨地說人家讓在外面等著。我想我是有朋友打了招呼的,就推開門走了進去,誰知裡面的人見了我忽然大怒,沖我大叫——誰讓你進來的?出去等著! 我一下子傻了,說是我要找某某某。誰知另一個人聽了,卻又不耐煩地叫——某某某不在!我還不知道厲害,問他上哪兒去了。那人一邊往外推我一邊說——不知 道!結果我剛被推出門外,就聽見他們又在辦公室里繼續說笑。你們想啊,我當時的那種羞憤真恨不得找個石縫鑽進去。更加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這時,裡面卻 突然出來了一個人,問我是不是X女士?我說是呀。他說哎呀,我忘了。快,快,我給你蓋章。原來他剛才就坐在裡面!你們瞧,這叫機關么?這叫公務員么?可以 在上班時間扎堆說笑么?而且尤為惡劣的是,為了防止有人打斷他們的說笑,他們竟然當面撒謊,當面耍戲來客!老實說,這在國外是絕對不可想像的事。在國外, 也絕對不可能出現一個男人用手往門外推搡一位女士的事。此外,頗具諷刺的還有,在那個辦公室的牆上,還貼滿了「為人民服務」一類標語、口號、紀律、保證, 等等。

 

——中國人剛來美國時,發現美國人輕信他人。譬如,結了婚的研究生可以享受學校補貼的公寓,我去申請時太太還沒到美國,就把結婚公證書帶去。老美不看,說 你說了就行。真信任人。記得我出國時在北京機場住宿,帶著太太、小孩和結婚證書,還被盤問了好久。生怕我出國前犯了作風錯誤。 西方是契約社會,普通人不 必在信用卡公司或銀行存錢就可以拿卡,個人支票可以用於支付。而這些在港台未必通行。美國人輕信,但你不能騙。一旦發現,你就玩完,找工,貸款可能沒人理 睬。你這個污點可以背到終生,沒有什麼"改正了就是好同志"的寬大。把國內的習慣帶到美國來,一些人就"因小失大"。在國內,失足一次不要緊,認個錯還可 以再騙。難怪旅店大嫂要對我的婚姻審查一番,她說不定就逮住了一個拐賣婦女兒童的"好同志"。

 

——國外這個概念對於中國人來說仍然是皇帝的新裝,現在越來越多的說真話的小男孩出現了,但是聲音仍然極其微弱,而且一旦出一點聲音,立即召來無情的攻 擊,這中間有一些是徹底的洋奴,有一些是不願意別人戳穿他們花了很長時間跟國內的親戚朋友編織的謊言,還有一些最為惡毒,這些人經營與這個謊言相關的留學 移民的生意,你說了真話豈不是要毀了這些人的前程!
對於說真話的小男孩,我欣賞你,但是我私下裡覺得不必要去說這個真話,自己決定自己的前程吧,有些人喜歡生活在謊言裡面,隨他們去了。



——事實勝於雄辯。我現在在美國做訪問學者,剛從俄亥俄大學開完會回來。與會60多人,多是來自國內、現居美國的華人教授。我發現了兩個現象:

  第一,真正名牌大學的教授並不多。並非是這些人沒有能力,這批人中的許多人20、30年前離開中國時都是出身名校,前途甚好。在國內,完全可以在各自的領域有不錯的發展,這些人在聊天時,也常說自已的某某國內的同學是院長,是校長。

  第二,從所學的專業來看,多數許多人並沒有從事自已的專業。例如,有人拿的是歷史學博士學位,但現在教的卻是中國政治。有人拿的是文學博士,現在卻在教中文。有人拿的是政治學博士,卻在教中國哲學和詩歌。不能教自已的本行,改教別的專業,這本身就說明一些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說,美國三流學校的質量也比國內的一流學校質量要好,你也可以說在美國的教授們都不願意當官,不過,這樣就無法比較了。

  至少從高校的這個角度,華人教授的地位確實沒有想象中的高。

 

——我們這次到北京旅遊,住在小姨子家裡,因為工作忙,她基本上是不到超市買菜的,隔三岔五打個電話:「我要八個雞蛋」,或者「我家的過濾水沒了,我要一 罐水」,於是就有人送上門來,不需小費,也不需額外收費。我在廣州也一樣,沒時間出去吃飯時就打個電話叫餐,送上門的價錢和在飯店買一樣。這種服務在中國 司空見慣,在美國可是奢侈中的奢侈,送上門來,不但連送費,而且要加小費,最後加起來的價錢可能是商品價的一倍半甚至兩倍,更糟糕的是,美國的許多商店和 超市是不提供送貨上門的,因為他們工資太高,雇不起這麼多人。美國各大旅遊點的餐廳不但貴,而且幾乎都是人滿為患,吃飯時間,在餐廳內能找到個位子坐下來 吃飽已經是謝天謝地,想便宜點吃快餐,只能跟著長蛇陣式的隊伍,耐心排吧。如果有人不信,不妨到洛杉磯迪斯尼樂園內的餐廳看看,吃飯高峰時間,半個小時能 買到算你運氣,有名氣點的餐廳,排隊一個小時吃上東西一點也不稀奇。  

 

——在美國你如果如不了主流,在中國也很難。為什麼要入流,當一個普通百姓不挺好的嗎?中國人在美國之所以不入流,大多因為自身原因:語言不過關(開不了 玩笑,罵不了人),社交有限,男人不好體育(棒球,橄欖球),女人不懂cheese,一見面無共同語言。第五,奉勸那些言必稱中國的愛國人士:總有一天, 你會問自己:我愛國家,國家愛我嗎?

 

——對中美兩邊的差異.我想我是可以發表點意見的。我是很小來美國的讀的初中到大學.後來也回國住過很長時間.屬於有能力遊走美國和中國的普通人吧。其實大家都忽略了個事實. 有很多人到美國要的是份安全感和選擇感. 兩邊都可以混的好或者不好. 但是我現在的狀態是美國我如果住膩了.我可以回國住. 中國住膩了,我就多呆在美國. 享受兩邊最好的ADVANTAGE. 哈哈哈.(至於有些什麼好處,細節大家應該都清楚)。 兩邊社會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 就是過日子. 在美國是中產階級的人.是可以在世界上很多地方做富裕階級的. 反之,中國的中產階級不具備這種條件. 也許大城市的人需20年以後吧. 用中國相對精英階層對比美國普通階層是不適合的. 因為美國沒有大量貧窮的人可以讓你站的高.讓你感覺到自己是個人物. 牛尾還是雞首 是好惡是自己的選擇. 既然有機會在美國.就應該發展出遊走於生存世界各地方的能力. 本人中文不好,也不是北大,也不是HAVARD. 亂寫一通. 見笑

 

——美國娛樂相對來說是比較無聊,因為人工貴, 沒辦法像在國內可以一叫叫幾個小姐,幾個保母陪你玩耍, 當然還要看你多少錢. 把你在國內花的錢乘以8. 就可以找到有聊的了. 人賺錢.奮鬥啊什麼的.到底是為了什麼?  還不是歸根到底 為了有能力選擇. 想吃飯吃飯,想吃麵包吃麵包. 美國對給於我這種平庸的普通人的選擇是很大的.哈哈. 中國還不具備這種條件. 中國這些年是進步很快, 有錢人開始變多了.天天和他們在各大城市醉生夢死. 但是對大多數普通人來說.好象他們沒得到多少好處. 本人最近這幾年都在國內.剛回美國. 了解多點而已.哈哈

 

——我在北京,家人都為碩士,家中有房有車,還有私人大農場。為了愛,嫁到美國。第一年,我覺得洛杉磯象中國農村,舊,沒有夜生活。寂寞,一切靠自己。我 回國呆了一陣子。第二年,我生了孩子,由於三人之家月收入低於1600美金。我生孩子的所有費用,孩子的奶粉等,全是政府出。第三年,我獨立了,我感到身 心自由了。我開始接受美國的生活方式,家庭收入高了,我自覺不享受低保。正在考慮買房。我孩子的高中以前的教育是免費的。美國也許是孩子的天堂吧。

 

——其實可不可憐, 主要不在收入. 人的心境很重要. 我們系有位收垃圾的黑人, 每天騎車上班(在美國很少). 可整天樂呵呵的, 一邊收垃圾一邊哼著"Amazing Grace". 他和系裡的教授學生關係都很好, 很多人喜歡和他聊天. 系裡也有中國人教授,博士后等, 收入應不比收垃圾的低. 可大多數人只鑽在實驗室, 更是愁眉苦臉. 按中國人來看, 收垃圾的收入地位都是很低的. 可比下來誰可憐? 如果只用收入高低來衡量自己的價值, 是不是也可憐?


.......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7 14:3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