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奴"、"車奴"、"證奴"、"墓奴"、"壟奴"、"白奴"、"節奴",在教育部近日公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06)》中,列出了171條漢語新詞語選目,其中,綴以"奴"字的,請出了以上7位嘉賓。
這是值得玩味的信息。"奴"字一族所佔的比例非常大,達4%強。新詞語是社會生活及時的映射,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大家的壓力非常大,做牛做馬的感覺非常強烈,被房子、車子、股票甚至墓地綁架,成為它們的奴隸。即使忝列白領或是委身於壟斷行業,也有當奴隸的感覺;節日也一樣地捆綁消費者的意志,名曰"節奴"。
此外,淪落為奴貫穿了民生的鏈條,實現了從生到死的覆蓋。從今生棲息所仰仗的銀行按揭,到來世安頓所託付的墓穴,在它們面前,站著的是奴婢,躺下的還是奴婢,與生俱來死亦帶去,不由得讓人想起了戲曲里的唱腔,"奴的命,苦--啊!"房奴和墓奴帶有普適性,一般人難以逃脫。
作為投資性的"證奴",顯然是要朝自由人方向作最大的努力。投入其中,便被頭上行色各等的"主人"上下其手,自由不得,反被套牢,這裡,他們失去的是擺脫鎖鏈的夢想,獲得的將是更多的鎖鏈。所以,有股民威脅要炸證監會,可視為"證奴"內心憤怒的喧嘩。
即使開上車了,在駕駛座上,似乎進化到了"坐穩了奴隸的時代",日子還是不好過。沖你伸手的油價和種種不客氣的"買路錢",還是讓人快活不起來。在人民公僕迅馳的零成本車面前,只有耷拉著腦袋的份兒,哪裡還能吐出一絲自由的氣息。確實是長官家的志氣,滅奴家的威風,繼續不爽。
先哲訓誡我們,要"物物而不為物所物",是說人不要成為物質的奴隸,落地的說法,就是不要讓房子和車子做自己的主人。在直衝雲霄的房價和堅挺的油價面前,這話顯得過於輕飄,對於被人間煙火壓彎了腰的眾奴們來說,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所以,于丹老師強調內心自足的"心靈雞湯"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基本上算是"繼續為奴"的致幻劑。
"壟奴"和"白奴"強調的是行業性分佈。白領是奴,壟斷行業的底層職工也是奴,這問題就大了。相對於山西的"窯奴"和血汗工廠的"奴工"來講,"白奴"和"壟奴"頂多算是個矯情的說法,"節奴"就顯得有些虛偽了。當然也可以作出如下的猜想:相對於十二級的公務員來說,這"奴"的級別恐怕也不會少。
《社會發展簡史》告訴我們,奴隸的反抗,表現為消極怠工、逃亡和破壞生產工具。消極怠工會被扣工資,破壞生產工具是砸自己的飯碗,會被降低"奴級";至於逃亡,呵呵,你往哪兒逃?
新詞出籠,嘆一口氣,不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隔靴搔癢,倒有"新詞裡面滿是'奴'"的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