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民進黨當年赴大陸尋根 反襯「台獨」史觀虛無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7-25 13: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政解讀|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中評社香港7月25日電/最新一期香港《亞洲周刊》披露,儘管一再推進「去中國化」政策,但實際上,台灣解嚴后民進黨比國民黨更早接受大陸邀請登陸,陳水扁、呂秀蓮、游錫堃、謝長廷、李鴻禧等人更是先後拜訪大陸,表達中國人的自豪情感。這些民進黨人當年的尋根問祖,進一步反襯出「台獨」史觀的虛無。原文摘錄如下:

  民進黨上台以後與大陸關係始終不睦,不過一九八七年解嚴后,民進黨卻比國民黨更早接受大陸的邀請,赴神州謀求中華民族和解之道。

  一九九零年,透過一位朋友的介紹,台灣大學教授李鴻禧、林山田等人偕夫人約十個人左右,接受邀請到大陸訪問。李鴻禧等人暢遊故宮、長城等地,玩得非常開心。後來有一次聊起來一高興,他告訴陪同,其實他有很多治國的抱負。任何人都不會懷疑這些肺腑之言只能出自具有深厚中國意識和情感的人。

  祖國意識 歷史臍帶

  李鴻禧幷非唯一具有這種中國人道德勇氣的民進黨先進,同一時期,有著同樣表現的民進黨先進尚有他人。不過,在繼續敘述之前,要先解釋兩岸之間更大、更重要的背景。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有六個台灣人登上了北京天安門城牆,與毛澤東共同主持了建政大典,他們是「台灣民主自治同盟」的六位代表謝雪紅、楊克煌、李偉光、王天強、田富達、林鏗生等人。這個組織包括了日據時代台灣許多老牌「赤色分子」。

  接著,一九五零年代,又有大批台灣人由海外投奔中國大陸。簡言之,由日據到光復后近一個世代期間,充滿濃厚祖國意識的紅色台灣人是反對運動中的主流。許多民進黨菁英很清楚,共產黨幷不只是在彼岸,也是在台灣史中,在他們的家族長輩中,在他們身上流的血液中。

  扁呂游謝 尋根大陸

  一九九零年,呂秀蓮也應邀走訪了一趟大陸,從北京一路走到福建南靖祖居地,認識新朋友,拍照留念,開心極了。儘管南靖儘是荒郊野外,但呂秀蓮踩著原鄉的土地,神采飛揚,比起一般台灣女人大包小包地踏出巴黎春天百貨的笑容,更為燦爛。呂秀蓮回到台灣后沖洗出一堆照片,簽上感謝之詞,寄給接待她的主人,還批評新潮流沒去過大陸,根本不了解情況。民族的情感與閩南人的鄉情超越了政治障礙,創造了愉快的對話環境。



游錫堃的情況也充滿了傳奇性。康熙年間,游氏第十一世祖游應發奉朝廷之命赴雲南平定三藩之亂,由康熙誥封為「驃騎將軍」平南王,堪稱「閩南年羹堯」。游應發的下一代隨施琅之後去了台灣,成為游錫堃這一支的開台祖東山公。一九九二年,游錫堃的胞弟游錫賢返回詔安原鄉,後來又回來了幾次,最近一次是二零零二年。游的母親一九九七年也回來過,雖然年事已高,但仍不辭勞苦,爬到山上去祭祖墳。游錫堃本來計劃做完宜蘭縣長的第二年就回鄉祭祖,后因事忙未能成行。儘管如此,在東升樓祖祠中,游錫堃的題詞和捐款紀錄四處可見,他還鄭重地簽上「第二十世裔孫游錫堃」,可見游錫堃對於自己作為大清名將之後,存有難以言喻的自豪感。

  除了呂秀蓮和游錫堃之外,閩南尋根最著名的事例就是陳水扁本人,一九九一年他跟柯承亨、陳淞山、蘇聰賢等人走訪大陸,未能順道前往詔安尋根,但這件事他一直放在心裡,在台灣反覆提到閩南原鄉,流露真誠的認同情感。陳水扁的大陸之行,過去陸續已有披露,尤其是他在中國軍事博物館「八一」坦克前笑容,已成時代經典影像。不過,陳水扁後來做的跟當初他在大陸說的很不一樣。客觀來看,當時的陳水扁只是一名「立委」,根本不能作出任何政治承諾,只能推測他表達出了改善兩岸關係的善意。今天對兩岸政治有起碼常識的人都知道,讓大陸感到的善意言行必然是包含中國人的意識和情感的。

  「台獨」史觀 純屬虛構

  蔡同榮向前輩求援,是在戒嚴時代的事。李鴻禧、呂秀蓮、陳水扁訪問大陸則是在辜汪會之前。表面上,這種情況難以理解,不過仔細想想,卻又是合情合理,民進黨菁英的開台祖多半是隨著鄭成功或施琅之後來台,承載著濃厚的中華使命。日據時代,他們的前輩又分別參加了國民黨或共產黨,或與日本殖民當局採取不合作的立場,他們都具有中華民族的本性。因此,解嚴后,民進黨搶先奔向神州表達中國人的情感,除了反映了他們的勇氣智慧外,更充份顯現了台灣歷史的跨海本能。

  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更能理解,為何一九九三年新加坡辜汪會談時,儘管民進黨有些人到新加坡表達抗議,一轉身,卻又大張旗鼓奔向中國大陸。

  這一年,謝長廷 「立委」偕同姚嘉文、蔡同榮、柯建銘、李慶雄等人訪問大陸。這一趟,訪問團愉快地遊山玩水,幷認真了解了兩岸合作以及台商投資大陸種種事宜。謝長廷對同樣講閩南語的廈門表現了高度的興趣。從這一趟訪問里,謝長廷確定了他對兩岸關係的信念,五年後他擔任高雄市長,提出高雄與廈門是「一國兩市」,擔任民進黨主席后,又提出「憲法一中」。

  以上有關解嚴之後民進黨諸先進紛紛渡海表達中國人的感情,幷且尋求與大陸和解的事實,從根本上澄清了當今幾個重要問題。

  首先,有關台灣人「獨立建國」四百年的史觀純粹是虛構的,或是只是嘴巴上的氣話。

  再者,所謂「二二八」是外來政權壓迫台灣人的說法也違反基本的史實,否則自詡代表台灣人反抗精神的民進黨菁英,為何在「二二八」發生之後的半世紀,跑去大陸擁抱中華民族的未來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20:3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