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林慧曾﹕臺獨的可能性

作者:廣南子  於 2007-6-25 19: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時政解讀|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一﹑臺獨至今仍是「籠中之鳥」

台灣獨立運動,從 1945年日寇投降有駐台日軍軍官夥同倭化台灣人發動「台灣獨立自治運動」從此種下「獨根」之後,至今已歷六十多年。六十年來台獨運動在與國民政府的鬥爭中,經歷了不同時期,出現過成百個各類組織。他們前仆後繼,不怕犧牲,不怕坐牢,不斷發展壯大。從宣揚理念的文斗到暗中策反暴動,從以日本為中心到以美國為中心,從島外到島內,從散沙一盤到建立政黨,從不合法到奪得執政權,如此「可歌可泣﹑悲壯激烈」的情景與中共當年反對蔣介石﹑國民政府的歷程和手法都很雷同。
主張台獨人士為達台獨目的,首先把「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說成不是條約,不是正式承諾,沒有法律約束力,引用「舊金山條約」以及「中日和約」,指內中只有日本承諾放棄台灣,而沒有規定放棄后誰屬的內容或規定。初期主張台獨的人士更強調台灣種族文化與大陸不同,把台灣人說成是山地人﹑東南亞人﹑日本人和歐洲人而唯獨與大陸漢族人毫不相干的混血種,「一個與中國無必然聯繫獨立的民族」。在語言上是近似越南(或中國古代越族)完全「區別於漢語的福佬話」。在文化上則是具有強烈自我覺醒意識﹑多元的蘊藏濃烈動感﹑與大陸有本質不同的先進「海洋文化」。
後來改變了一些實在太牽強無知的說法,推出「同民族不同國家」,「台灣人有權決定自已的前途」,「台灣應成命運共同體」等。強調台灣政治體制與大陸截然不同,經濟民生比大陸先進得多等等,使臺獨的觀點走向比較現實和理性。
但是台獨運動發展到今天的鼎盛之勢,1986年9月28日創黨之初並非全獨而後來成為台獨中堅的民進黨也業已走上了執政地位,而台獨這一最終目的,卻仍然是一隻籠中之島,飛不出禁制台獨的鳥籠之外。
二﹑臺獨難以實現的原因

為什麼台灣獨立這麼難?不管台灣某些精英多麼「悲情,有受害感,被出賣感」,覺得自己是「亞細亞孤兒」,「亞細亞政治弱者」。也不管他們多麼努力,即使有一天他們鼓動台灣大多數人,甚至全部人(當然這是不可能的事)都主張台獨,也許最終他們也只能以「強烈的無奈」看到這歷史的殘酷:就是實現不了他們心目中的獨立。台灣要獨自立國就像中共要實現共產主義一樣是不可能成功的事,因為台灣獨立關鍵不在於一部分人之訴求,臺灣能否獨立與島內之訴求是有關,也與美國有關,但決定因素還是中國大陸。
一)綜合實力相差太遠
台灣的綜合實力比起中國大陸相差太遠,台灣約只有中國大陸 0.375%的土地面積,人口也只有約中國大陸的1.75%。當年由蔣介石爭取到的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席位現為中國大陸佔有。中國大陸是核子強國,擁有足夠的二次核打擊力量,國土面積大、戰略縱深廣闊。大陸國民生產總值已居全球第三。我們不主張中共至今宣揚要實行共產主義這一不現實的理念,但我們必須看到,作為中共掌控的中國大陸這一國家,已強大到任何力量均不敢隨便以武力對之,更不能加以摧毀的程度。這些都是小小的台灣無法比擬的,中國大陸要論對手只有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這些世界一流強國或集團。與台灣根本不在同一級別上。
二)堵絕臺獨通道
現今,中共認為台灣統獨乃關乎中華民族核心利益的原則問題,與中共建交的國家必須首先認可此點,是其一切外交的前題。在這種強硬態度下,世界絕大部分國家都認可或支持「一中」政策,而這個「一中」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也認可這一態度。圍繞這一政策中共還有其他許多策略配合,因而台灣要突破這一關口,基本沒有機會。
國際上這種認可等於承認中共已消滅(或取代)了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承接了中國的法統。這使中共可以名正言順地解釋「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的原意,同時中共也可以理直氣壯地堅持十三億大陸中國人民對台灣前途同樣有發言權,而不僅僅是貳仟三佰萬台灣人民。
三)中共領導誰也擔負不起喪失臺灣的歷史責任
可以肯定,不管哪一代中國大陸領導人都不會也不敢擔負放棄國家領土尤其台灣這一歷史責任。甚至其他領土可以放棄(如與印度等國家爭議的一些領土),就是臺灣不能。因為臺灣是中國通向太平洋的東大門,堵了這道門幾乎等於絕了中國海洋之門。等於永遠被日本堵死。
現代中國老百姓,對中共並非很喜歡。即使當前中共在經濟改革上給他們帶來了許多實惠,但那種一黨專政帶來的絕對的或不可清除的腐敗,老百姓是深惡痛絕的。他們反而很欣賞可以批評總統﹑能對當局嚴格監管甚至讓官員灰溜溜的民主權利,但一提到台灣要獨立分離出中國,絕大多數中國大陸老百姓都會絕然反對,而無保留地支持中共。
四)大陸國力發展才剛開始
中國大陸的國力隨經濟的發展仍將不斷提高,且潛力很大。其人均 GDP,現在僅為一千七到八百美元,與美國、歐洲、日本等富國的四萬美元上下相比,差距還很大。中國現時人均GDP只要翻一番基本可以持平或超過日本,而人均GDP達到九千到一萬即可超過美國。達到這樣的目的是可以的,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中國羽毛遠未有豐滿。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軍力﹑科技也必然會更強。大陸、台灣力量對比的差距會越來越大,台灣獨立的夢想也就更難實現。

五)中國大陸有足夠耐心
中共深知,大陸現在正逢千載未遇的盛世,過去百年的戰亂使國弱民窮,國家整天挨打,受盡屈辱。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這個難得幾會,不能破壞這種態勢,而要珍惜及延長這種局面。所以中共並不急於馬上解決台灣問題,尤其是當這種解決會破壞這種平衡的時候。中共對台灣問題的解決有足夠的耐心,也有保持這種耐心的條件,他「耗」得起。所以台灣在一定時期內維持現狀不但合乎美國利益,合乎台灣許多選民的希望,同時也正乎合目前中共內心的願望。

六)美國護臺政策終有鬆動的一天
美國對台灣的基本政策並非以某種方式永遠控制(甚至佔有)台灣,但美國人認為1895年清朝割出台灣,如果不是二次世界大戰日本被美國擊敗,中國不可能再得回台灣。因此美國與臺灣有特殊而難以割捨的「情結」。
有人說1943年12月到1944年11月,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的海軍軍政學院設立特別研究中心,內中有一個「台灣組」草擬民政管理手冊,目的是為了攻下台灣后對台灣實行佔領管治,這是美國企圖佔有臺灣的證明。這不對,美國政府及軍方是有此準備,但這是二戰未結束前暫時性、預備性質的行為。因根據當時情況台灣如被攻下,蔣介石國民政府還遠在重慶,中間還有未被消滅的日軍,不可能馬上殺到臺灣,美軍是出於這種考慮,才作相應準備。
一直到韓戰之前,美國對台灣會否從蔣介石手中被中共攻取是採取「袖手旁觀」政策。是因中共參與韓戰改變了美國對台放任不管的態度,改為保衛台灣,防止中共攻台,但也並非直接據有台灣。
到七十年代初期,中共與美國建交,在《上海公告》上寫明:「美國認知在台灣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出異議」。文中的「中國」雖然未明確指「中華人民共和國」,似乎留有解釋上的漏洞,但聯繫中共與美國很多其他重要文件及實際政治情況,這一擔心也是不必要的。總的來說,美國現今已基本回到原來「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立場上。美國的立場多少有了鬆動。
至於日本政府一貫追隨美國態度,早在1972年,日本與中共建交就重申「堅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條的立場」,而以日本一己之力要改變它目前的立場重溫佔有臺灣的舊夢已沒有可能。
現在的中共處理與美國關係越來越成熟、高超,中國大陸是美國絕不可忽視的大國,相互關係犬牙交錯,利益悠關,經貿數額巨大。中共每年從美國賺取百億計美元,美國也從經濟潛質無限縱深之中國大陸覓得爽意回報,政治上面對美國中共也變成了柔順而好說話願助人的大嬸。可以預見十年、數拾年之後這種關係會進一步密切,雙方都會珍惜及極為小心處理這一關係。只要中共在解決台灣問題上正常出牌,不無端對台用武,改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美國就很難有藉口直接支持台獨,反對中臺統合。反而台彎如不知深淺,越過底線,宣告台獨,中共必會促美阻止,美國力勸台灣又不聽,中共就有了用武的藉口。而美國也無話可說,更不會派兵為台灣而與關係複雜又重要,強大而手中又握有理由的中國大陸一戰,破壞對中美雙方均有利的關係狀態。
如果目前臺灣不統不獨現狀長期維持,中國大陸經濟,尤其政治改革積極向前發展,與西方世界逐漸增加更多融合性。台灣方面也提不出經濟相差太遠、政治制度截然不同等借口。而大陸與臺灣經長期磨合,台灣人民對大陸必將加深瞭解,消除誤解,抗拒態度會逐漸減少。屆時中國大陸以此全新政經面貌顯現全球,又在與台統合的綜合條件上顯示出應有的極為寬容的態度。本來就並非想據有台灣﹑而與中國大陸關係才是其政策關鍵的美國對兩岸形式上的統合就不會太揪心、介意。不至於一定要力阻大陸與台灣在一定形式下的鬆散統合。這種水到渠成的前景,正是大陸、台灣可能要走的方向。

七)血緣關係不可低估
台灣畢竟是由絕大部份中國人血統組成的社會,有共同的語言文化﹑生活習俗﹑割不斷的歷史淵源。當年跟隨蔣介石先生到台灣的國民黨是孫中山親自締造、曾代表中華民族根本利益﹑在民族面臨滅頂之災的危難時刻堅定地帶領中國拖垮空前強大的外敵﹑為民族生存作出了不可磨滅貢獻的政黨。他們的軍政人員當中,中華民族意識有比中共更強烈更純正之士。這些人還在,血脈還在,他們數以百萬計的後代,絕不會輕易屈服於獨派。而那些早年移民台灣的閩粵後人,也絕非忘宗數典之輩,他們之中熟知中土、熱愛中華者不乏其人。其中,對大陸尤其中共不瞭解,但對獨立並非那麼執著,而隨大流者佔大多數。而這部份人是會變的,至於在台灣那些絕對憎恨中國人的倭化漢人,他們無論如何不會改變獨立的訴求,因為他們的目的不僅是獨立,而是最後把臺灣變成日本國的一部份,但他們畢竟是少數,不可能達到目的。
三﹑台灣問題今後解決的展望

一)誰也不能動武
當年蔣介石先生曾以台灣作為反攻大陸實現他的統一的基地,這種理想已成歷史了,今後已不可能有類似的事在台灣提倡。而中共今天想統一台灣也只能長期等待時機成熟,以和平方式而不能動武。現在國際社會普遍不承認台灣為獨立國家,就是中共理智地沒有用武。只要台灣不無端主動走向獨立,對岸就不能武力入手解決台灣問題。不是中共不想或沒有這個力量,尤其以後會更具這種力量。只是國際社會的發展以後會更成熟,成熟的社會更依賴於談判,兩岸之間的關係也不會例外,不能以武力解決問題。維持現狀即使時間拖的很長,動武也不行,必然會導至美國以及國際社會如歐盟等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反對或介入(日本緊隨美國之後)。中國大陸會因此蒙受數以十年計的倒退,已富裕起來的大陸中國已不能承受這種後果。同時動武會使台灣問題反而更複雜,台灣獨立的可能性也許會鹹魚翻生,明智的中共已不會幹這種蠢事了。
但這不等於台灣因此永遠維持現狀,成為變相的獨立。不要以為台獨已搞了幾拾年,以前那麼弱都堅持下來了。只要有決心,始終會實現獨立;更不要以為美國在任何情況下都會為台灣犧牲,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決定台灣前途最關鍵的因素是實力。不用武力,和平統一其實靠的也是實力。而消沉了百年的中國,現在是處於千年難遇的上升期,國運才剛開始,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今後以中國大陸的強大﹑政治的進步及解決台灣問題的決心﹑統合條件的寬容等,中國大陸與台灣以某種形式的統合,難以想像會解決不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4 19: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