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永生:貪慾之棄絕,聖境的回歸

作者:sousuo  於 2007-9-5 20:0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已有1評論


俗雲「君子言義,小人言利」,此言一出,人人爭作君子,天下無小人矣。而若反其道而行之,言必及利,道德源於利,永生出於利,其言之崢,鶴立雞群,乃真君子也。

但君言及對永生的追求乃貪慾之所為,在下實不敢苟同,且容某就教於下。

放眼周遭,人無不為利趨使;略通今古,戰無不因利而興。有幾句元曲,只記的大意,雲人類社會無非是「密匝匝似蟻排兵,鬧嚷嚷如蠅爭血,忙碌碌為蜂釀蜜」,將人們的全部社會活動囊而括之,真令人有誰說今人勝古人之感慨。

然人之所以為人,總有一種從自在到自為的原動力,自由而獨立的意識則是人類的旗幟。這種意識的來源是難明的,但這意識的取向是清楚的,即要掙脫利益的束縛,讓思想,讓意識自由地飛翔。而這種有自在到自為的努力,有時是輝煌的,有時又充滿無力感。看現今之世界,人類所達到的自在程度,和過去有雲泥之別;然上面引的曲子,不再是人生的寫照了嗎?至少我沒有如此的自信。

超乎利益的思辨,在尋索著一種曾有過的境地。如不是曾有過,怎會有如此熱切的追尋;如曾有過,那又為什麼失落。我們失落了什麼?便成了永遠的問題。孔子鼓吹克己復禮,克己就能復禮嗎,復的什麼禮,復了周禮就沒了失落嗎?後來的格物知致,天人和一,存天理滅人慾,狠斗私字一閃念,都試圖從利益中掙脫出來,達成某種回歸。而這一次次的嘗試,都成了倡導者們牟利的工具,人們一次次要掙脫利益的捆綁,卻一次次更深地為利益所纏繞,以至於在今天離開利益我們一無所見,追求永生如不和利益相連就變的無法解釋。

人類的歷史,每個人的人生,就在利益的追尋中展開。一次次獲利的滿足,一次次對更大利益的憧憬,成了發展的原動力。然而滿足帶來的便是失落,失落帶來的是繼續的追求,那永生,如果有,真是這鏈條的最後一環嗎?

伴隨著利益,另有一個綿綿的線索跟著我們到今天,那就是回家。對家的嚮往,對客旅生涯的無奈,在我們歷代的作品中佔了很大的比例。還是元曲,「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多麼鮮明的對照,多麼強烈的反差。一方是溫馨,是家;一方凄苦,是路,凄苦,卻不得不走;溫馨,又不知家在何方,這不也是人生的寫照嗎?我們現在也有家,我們獲利就是為了家,可這個家會過去,我們的錢財轉瞬就是遺產;我們的作品有一天便是遺作。現在的我們,我們的奮鬥,是不是「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呢?

家的追尋,不是貪慾,是對貪慾的棄絕。你不求利了,家就在你身邊,那就是你已經看在眼裡的「小橋流水人家」,你放不下利,就下不了瘦馬,離不了古道。歸家不是利益的最後一環,是人本性的完善,在沒到家時,你的惶惑,是正常的,你沒得到應該的滿足,到了家,你的釋放是自然的,你融入了一個新的境界。而對家的追求,帶來的是期盼而不應是恐懼;對家的嚮往所有的也不是偏執而是達觀。朋友們,你們說呢?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2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3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9438 2008-9-13 20:38
記得上帝曾說過:給你一枚金幣,是要你拿五枚來見我。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21:5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