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好,有不同樣式的清真寺點綴其中,旅途在這些結點上略有生動。

全不知是什麼人過來敬拜,目力所及之處,幾無人煙。
也許,有些季節會有大量的牧民游牧過來。
因為,我們又看到了規模更大的寺。

這一定不會是放在這裡迎接風沙吧。
風沙,說來就來,剛才的藍天白雲瞬間成為過去,窗外剎那一派昏黃。

試想一下,如果不在車裡,該是什麼心情。能見度越來越低。

傳說中的沙塵暴也就是這樣吧。好在到了米底巴,天,又藍了。

米底巴,剛才說了,拜占廷時期這裡很是熱鬧,而拜占廷時期最有名的東西就是馬賽克。
還記得加利利湖邊的五餅二魚堂吧,那裡面的五餅二魚圖,就是馬賽克的,對,也就是拜占廷時期的。
停留在米底巴,主要是要看一間教堂,東正教的教堂,裡面存了一幅馬賽克的地圖。
上圖是教堂附帶的博物館的後門,車就停在博物館後門的停車場上。
我們步行轉到前面的教堂正門

照片中的這位老哥,是從我們一進入約旦就上到車上,形影不離。
就象當初刁德一說的,「不要怕,每條船上會派一兩個弟兄保護你們」。
我們在,車在,他就在,是保護,是監視,隨你我怎麼理解都行。
教堂裡面。

這算是一間小教堂了,油畫沒什麼太好的,匠氣撲面。
當然,人家有鎮堂之物,就是大家都在圍觀的馬賽克地圖。

看這樣子,應該是真跡。
整個展區,到處都是這地圖的圖樣,給我們看的真切。

發現的,或說出土的,當然是地圖的殘件,但千把年的殘件就足以鎮堂了。
這地圖有的是相關位置,並不提供精準的相互距離,但也反映了那時代人們對自己所處世界的了解吧。
紅箭頭所指,是耶路撒冷。放大了看看。

這地圖其實是示意圖。
從另一角度看這教堂

教堂有不小的院子,有一個小裝飾停有味道。

照片中的建築是東正教的一所神學校。
正面

MADABA 就是米底巴。
這裡是主要的參觀點,次要的是一間馬賽克作坊,這中間,就由我們看看街景。
小城,約旦的小城,和辟特拉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它不是山城,城市相對少起伏。

建築不新鮮,人們的穿著也比安曼保守。

她算是比較西化的,沒有穿長袍。
孩子們,哪裡的都一樣可愛。

中學生

這阿拉伯頭巾其實挺有韻致的,而且誰帶上都不會難看,我猜。

隨手留的記錄,交通秩序似乎也不太好,好在車不多。

我們還有一個任務:午飯。
隨後找到一家,一美元買七個大餅,餅的直徑有20公分。

大家分而食之,餅是從有紅字招牌的店裡買的。
這可不是扔在這的,這是傢具店的展品。

土豪金。
等一下,我們就去馬賽克的作坊,看看它是如何做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