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宅。視野越大,越是驚心,以色列是人們心目中民族矛盾,宗教差異最繁複的所在,但為什麼人們在這件事上如此同心?

陽宅。還是叫民居聽著順耳,後來看多了,以色列的民居基本上是白色的立方體。
整齊,但劃一。
慢慢地感覺車開進城裡了,耶路撒冷,我們還只是遠遠看了看,等真到進城,城市已經變成了剪影。

這大風車,始終沒靠近過,但來來往往,它總是最惹眼的那位。
入住酒店,已經精疲力盡,前一天,我們還在多倫多。

當晚就留了這張照片。餘下的,是第二天拍的了。
以色列的飯,陌生到什麼程度,這是臨行前很多人的擔心,後來發現,大家吃的都差不多,除了沒有豬肉。

這個東西是魚,鹹的,口感很好,味道很魚,不要說是腥,因為確實很好吃。
但直到目前為止,我也沒弄清它究竟是生是熟。
這魚是真正與眾不同的東西,除了以色列,到約旦就沒有此物,在其他國家也沒見過。
餘下的,很西式,任何大學的餐廳都是這樣吧,從頭到尾的自助餐。
大家都很推崇的蔬菜,可能是地處沙漠地緣故,根本和別處的沒區別,不知從哪裡來得盛名。
就是這樣一盤一盤。

清早起來,時差在,不會起晚。時間早,正好在酒店裡看看。

大樓也是灰白立方體,只不過大。
酒店叫耶路撒冷之門,據說還真就在耶路撒冷剛一進城處。

這大巴,夜裡就停在門外,司機是阿拉伯人。

酒店大堂,簡潔而不奢華,一切都很得體,一切都盡量低調。
無處不在的民族性格。

這樣的裝釋特點是屬於中東,還是猶太?
據說由於和周邊鄰居的關係,以色列的落地簽不是在護照上蓋章,省得蓋了章後去其他阿拉伯國家不方便。
而是發一種小卡。這小卡就是我們在以色列境內的證件。
導遊已經出現了,馬上就要出發,酒店周邊的樓房,對面的超市。

超市

今天的計劃是苦路,要進城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