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的航班以安檢嚴格著稱,所以,每個人都須提前三個小時到達。
我們是五點多的飛機,結果從中午就往機場去,提前這麼多時間,當然諸多抱怨。後來才知道,恰是這個超長的提前,讓我們躲過了一場大雪。
安檢,其實不嚴,只是方式很是特別:每位乘客都要和有關人員有一次面談。
和我們談話的機場人員,絕對的猶太人長相,和顏悅色,輕聲細語,慢慢地和你聊,然後說,行,走吧。
然後就都一樣,託運行李,拿到座位,等等。
通過行李檢查時,水都可以帶入,也不用脫鞋。
看來,他們認為面談比機器更可靠。
就是這架飛機,第一會看到以色列的民航機。
又等了兩個小時,上得飛機,坐定,便看見希伯來語的標誌牌。
第一次,看什麼都新奇。
但飛機還是等到了雪,只是我們坐在裡面不知其嚴重性,雖看到有機器在除雪,也沒理會。
機場一片昏黃,機艙內頗有特色。
這樣標準著裝的猶太拉比平日不多見吧,不知是不是湊巧,我們這班飛機上有相當數量的拉比。
拉比,對應於我們的稱呼是:夫子。
後來知道,這種「分別」不僅僅是服飾上的,更是行為上的,人家定時要到飛機後部集體禱告。
五點起飛,就是入夜了,等醒過來,窗外偶爾無雲的空檔,看到的是雪山。
基於常識,這應該是義大利北部和瑞士接壤處。
好快呀,等飛過地中海就到了。
期待中的大海一直沒有出現,只要看的見,下面總是水陸相連。
後來才知道飛機是沿著巴爾幹半島的海岸線飛,直到希臘才「跨過地中海」。
跨過地中海就是特拉維夫了。
機場附近的特拉維夫,不是大城市。
機場塔樓。
機場上只有不多的幾架飛機,全然沒有北美各大機場的繁忙景象。
對於初來乍到的我們,這是很有民族特色的裝飾,當然,幾天以後,這就不是特色了。
不似猶太人的姑娘模特,希伯來文。
下面的大廳,簡潔,實用,沒有一絲奢華之氣。
後來就知道了,整個以色列都如此:簡潔,實用,不奢華。
出了機場,就有導遊來接,是一位女士,很好的風度,和以色列的風格貼切的天衣無縫。
然後上了車,並不在特拉維夫停留,直接去耶路撒冷,而且,不去酒店,直奔景點:橄欖山。
以色列很小,從特拉維夫到耶路撒冷幾乎就是東西的全長,開車也就一個小時。
即便如此,途中還是有城鄉的轉換。
路邊的山坡,綠的那樣勉強,但天藍的是那樣璀璨,這是鄉;
白白的一片,這是城,但是郊區吧。
然後真進了城,一個紅燈讓車停在這裡。
現代化的雕塑,是,紀念的是六日戰爭。
導遊說,當年約旦軍隊不宣而戰,就攻到這裡,后被擊退。
這才是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