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我所知道的清華物理系的光輝史

作者:混元公  於 2007-4-28 06: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受家庭熏陶,主要是老爸熏的,1985年考大學時念了個現代應用物理系。當時清華沒有真正的物理系,只有一個工程物理系,一個現代應用物理系。當時為了報考北大物理系還是清華的現代應用物理系,著實地傷了一番腦筋。因為清華沒有物理系呀。什麼叫「現代應用物理系」?國外都沒這麼叫的。

清華現在又有物理系了。嘿,真是轉了一大圈,又回到了起點。

1952年,不知道是誰向偉大領袖進言,把全中國的高等院校進行大規模調整,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傷筋動骨。清華大學的物理系原本傳統悠久,人才濟濟,卻也不能倖免。誠實地講,一個成功的物理系,沒有三四代人兢兢業業的努力是根本不可能辦出點成績的。清華物理系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局面,幾乎全部付之東流。整個物理系都搬到北大去了,就剩下了一個普通物理教研室,負責全校的普通物理課程。畢竟工科大學也要上物理課嘛。也許是考慮到堂堂的著名學府沒有一個物理系不太好,清華在1956年新成立了一個工程物理系,簡稱「工物系」,主要方向是核物理,並在北京北部延慶縣的大山溝里建立了一個核物理研究所,即清華核能所,俗稱「二百號」。搬到北大的原物理系的教師隊伍,雖然受了些損失,卻也在北大開花結果。北京大學物理系從此在全國首屈一指。

1979年,我考入清華附中的初中。同班的同學里有三分之二象我一樣,是參加北京市統一考試考進來的,還記得分數線是大約192分,共語文數學兩科。班上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二百號」的子弟,分數線大約是150。這些「二百號」的同學們住在清華大學招待所的宿舍樓,而我們住的宿舍樓在附中的校園裡。「二百號」的同學們成績良莠不齊,好的在班上能上前十前三,差的就墊底。這麼大的差別源於不同的家庭,因為「二百號」有科研人員,也有普通工人,但是所有子弟一視同仁,都來附中上初中。當時王大中已經是「二百號」的所長了,他女兒跟我同班,後來順利地考上清華大學,同班的另外一個同學,卻勉強初中畢業。

等到1985年我考大學的時候,清華正開始辦現代應用物理系。我們這一屆(85級)大概是第二次正式招生,系裡前面幾屆的學長都是從外系轉過來的。不容置疑,清華當時正努力扭轉從58年高校調整以後的弊病,試圖恢復綜合性大學的面貌。可是「現代應用物理系」,聽著拗口。就應用物理吧,還「現代」什麼呀。科學研究的課題不都是現代的課題嗎?難道還有過去的嗎?隨著「現代應用物理系」的建立,清華也建立了理學院,特別聘請當時中科院的副院長周光召做第一任理學院的院長。在理學院年度大會上,周院長話說得非常明白:我們為什麼叫現代應用物理系?因為我們是理科偏工的系,如果再辦一個象北大那樣的物理系就沒必要了,讓北大物理系多招兩個班就是了。

真的是理科偏工。

聽說過物理系的學生做電工實習嗎?我們做過。焊了一個夏天的印刷線路板,收音機大電閘揚聲器等等都焊過,我都覺得自己的手藝跟電工不相上下了;聽說過物理系的學生上金工實習課嗎?我們上過。車刨磨鑄焊鉗,最後是數控車床,幹了整整半年。學過這門課後,感興趣的同學被允許考二級工,有的同學居然考過了!此外,一年的機械製圖,一個小學期的集成電路設計等等,都不在話下。清華作為工科為主的院校,特彆強調學生的動手能力。念應用物理的居然搞這些!當時覺得有點滑稽,甚至荒唐,現在卻覺得很受益。

「現代應用物理系」在物理方面的師資從那裡來?當然主要是從工程物理系來了。除此之外,系裡聘請了幾個在海外小有名氣的年青學者,比如顧秉林,徐湛,李興中等,都擁有美國或西歐的博士學位。58年工物系剛建系時的那些年青人,到八十年代已經步入中年,理所當然地成了我們的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在「二百號」搞成了中國第一個核反應堆的都是年青學者,比如王大中,58年正好從工物系畢業。他們那批人當時的平均年齡是28歲半!這是「二百號」的一大光榮歷史。讓人想起了中央工農紅軍那時候的28個半布爾什維克。當然58年如果被劃成「右派」就玩完了。我們上大一的時候,教我們普通物理的是著名的「老右派」張三慧教授。張先生沒出過國,卻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全部普通物理課程用英語教授,令人佩服。張先生一生中搞科研的黃金時間都在當「右派」中度過,因此沒有科研成果,很多年當不上正教授。他大學時代的同班同學周光召知道了以後,不點名地批評清華物理系:一位姓張的副教授,都那麼大歲數了,還不給人家提教授!後來張三慧先生在退休前真的當上了教授。

大四的時候因為「六四」折騰了幾個月。畢業實習本來聯繫好了去包頭,因為我們固體物理班的同學周封鎖關在秦城監獄,考慮到到外地實習會有些影響,我們全都去了「二百號」,在延慶的大山裡幹了五周。只有實習了才有信心,才發現清華「現代應用物理系」的教育雖然「雜」了一些,卻真的管用。憑良心說,我很感激。

1990年,五年大學終於畢業了。當時的系主任熊教授說:你們不管是學什麼專業的,畢業證書上就一個專業:現代應用物理專業。「現代應用物理」是個什麼專業呀?物理學里根本沒有這個學科,自欺欺人嘛。我學的是固體物理,其他同學有的學光學,有的學加速器,核物理以及理論物理。該是什麼就是什麼。科學又不是趕時髦,幹嘛把自己打扮得跟孔雀似的。

轉眼之間出國已經十幾年。現在的校長是過去教我們固體物理的老師顧秉林教授。前一段傳得沸沸揚揚的關於顧老師在宋楚瑜來訪時念錯一個字的故事,我認為報道得過分了。念錯怎麼了?頂多是沒準備嘛。搞了一輩子研究,每天都徘徊在對於錯中間。這個實驗結果可能對了,那個理論可能錯了。這個結果的可信度是99%,那個結論不可信......科學的精髓就是懷疑,讀錯一個字有什麼大不了?改過來就是了。常事,每天都有。媒體不夠厚道啊。

最近同事中間來了一位清華的博士,與我同庚,四年前在清華生物醫學工程系拿下博士學位,前後只用了三年時間。三年!清華三年就給博士!我們在美國可都是幹了六七年哪。我們的學位怎麼這麼難拿?我們笨嗎?光是在Los Alamos做論文就用了我四年半,還不包括念學分的那兩年。一個實驗從設計,硬體建造,軟體調試,在線取數據,然後離線分析,出論文,五六年時間瘋狂地緊趕慢趕,還是緊巴巴的。......無語。據說這個系是醫學院的。清華竟然辦起了醫學院!合併不了協和就算了吧,幹嘛非要辦醫學院不可?MIT就沒有醫學院,就因為鄰居哈佛的醫學院太好了。如果沒有幾代人的時間,醫學院能辦出個樣來嗎?所以MIT索性不考慮辦醫學院的事情。

不過,最起碼「現代應用物理系」給改回成物理系了,華而不實的東西去掉了不少。五年改成四年,現在還看不出好還是不好。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1 13:0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