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新冠疫情必知
01/05/2022
無論你如何防範,你最終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感染一次新冠病毒(63語錄)
(今天聽到西安一位女孩電話哭訴,因為隔離,父親被耽誤治療8個小時,最終離世的電話錄音,心都碎了。匆忙寫下這篇文章,想給國內磚家和那些「公僕」們一點科學知識,別再折騰普通百姓了!)
最近幾天,中文網路和微信群充斥了某些「不幸」消息,人為帶來了很多不該發生的事,加上有很多讀者留言,希望咱再談一點新冠疫情,凡心未泯的咱,不由地拋棄了佔據頭腦的理性,把心底里的感性再次燃起,作為科學工作者,把自己能感知的科學知識,和大家分享一下。
對新冠疫情,咱們需要採取怎樣的防治措施?為了通俗易懂,咱把病毒特性、流行趨勢和防治策略等等,使用問答形式,來簡略總結一下。
一,人類能否消滅新冠病毒
科學發展到今天,人類只消除了天花病毒的影響,其它病毒和人類「和平共處」,只要人類不嚴重「騷擾」大自然,病毒不至於讓人類「談毒色變」,從這個層次上來講,新冠病毒未來肯定會和人類形成「動態平衡」,不管人類願意與否,「和新冠病毒共存」這樣的觀點,不需要科學家出來論證,這是一個常識問題。
二,新冠病毒有什麼特點
不同於科學界認知的其它冠狀病毒,新冠病毒刷新了人類的認知能力!
影響人類很大的流感病毒,10年一個周期的大流行,往往是病毒出現「大突變」導致的,而且,這樣的流行具有季節性和區域性,得過流感的患者,往往對後續幾年變異的流感病毒,也有較好的抵抗能力。
新冠病毒則是目前「最狡猾」的敵人,流行沒有季節性,沒有區域性,而且,即使得過新冠,也不能保證,不再被變異的病毒侵犯(新聞里有前後感染過三次新冠病毒的現象),因為,這個病毒的變異速度太快太快,以至於人類根本跟不上其突變的速度。美國花費了巨大的資金,在研究新冠病毒疫苗和藥物,但目前依然出現了第四波疫情,單日新發病人創紀錄地超過了一百萬。
本來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疫苗,也只是讓咱們開心了幾個月。隨著抗體滴度的降低,新冠病毒變異體不斷地出現,即使很多人注射了第三針(加強針)疫苗,也依然被最新出現的奧秘克戎變體感染上。咱曾經和搞疫苗研究的科學家聊過,他也很絕望地說:咱們對疫苗太樂觀了。
疫苗注射后不到半年,就失去了抵抗能力,咱們怎麼能對疫苗持有樂觀態度呢?
疫苗只是暫時阻擋新冠病毒侵犯人類「滾滾向前」的魔力,而根本沒辦法讓這股魔力消失殆盡。
三,疫苗的作用
根據前期西方國家普及疫苗后呈現的數據,可以得到這樣的結論:疫苗對防止感染作用有限,尤其是在注射疫苗幾個月、體內抗體滴度顯著下降后,但疫苗對防止重症和死亡,效果極為明顯!
抗體是人體抵抗病毒的外部屏障,由於人類具有體液免疫(抗體)和細胞免疫兩層屏障,病毒即使突破了第一道外部屏障(抗體)進入體內,人體也會動員免疫記憶細胞(疫苗或者是感染后形成的),來和入侵的病毒「戰鬥」,並最終消滅病毒。只要沒有免疫缺陷、糖尿病、癌症、肥胖等基礎疾病,打過疫苗的正常人,完全可以踩病毒之「泥丸」於腳下,不必恐慌。
流行病學顯示,流感病毒導致的全民死亡率,達到了0.14%左右,而注射了兩針mRNA疫苗的美國民眾,新冠病毒導致的死亡率在0.1%左右,也就是說,新冠病毒對已經免疫的人群影響,相當於流感對普通民眾的影響了(甚至是弱於流感病毒),從這個角度上來看,「群體免疫」實現的國家和地區,新冠成為一個「新流感」,是未來的大趨勢。
奧秘克戎變體流行期間,英國倫敦最新感染人數(綠色)、住院人數(藍色)和死亡人數(紫紅),和去年一月份流行高峰曲線比較,住院率和死亡率下降極其明顯

四,新冠病毒變異的特點
冠狀病毒變異的特點是:傳染性越來越強,致病性越來越弱。
新冠病毒也是這樣,從早期爆發時,很多病人出現「白肺」需要上呼吸機搶救的情況相比,現在的病人病情普遍較輕。科學研究發現,最新的奧秘克戎病毒變體,病毒附著在人體細胞的蛋白刺突,有了37個突變點,這個改變,讓病毒很容易在人類的上呼吸道和支氣管「著陸」,病毒因為在上呼吸道直接「著陸」了,就較少進入肺部影響呼吸,所以,這次奧秘克戎病毒感染的病人,大多出現發熱、咽喉疼痛和咳嗽了,而很少有呼吸困難的嚴重癥狀出現。
從冠狀病毒流行的規律來看,新冠病毒最終會放過了「作惡多端」的人類!
五,新冠疫情何時停止流行
目前來看,該病毒停止流行的時間點只有一個:「群體免疫」達到的那個點。
昨天的新聞再次出現「可怕的」消息:法國發現了新的變體,該變體對疫情的影響,目前還沒有太多數據支撐,但個人認為,這個變體無論如何變異,對已經免疫了的人群,作用將僅僅是「新聞效應」,而不是「實質損傷」,如果傳染性超過奧秘克戎,致病力肯定小於它。所以,不要被新聞帶進溝里,該幹嘛還幹嘛。
這是昨天「可怕的」新聞,法國發現了新冠病毒的新變體,該變體來自一個從喀麥隆旅遊回法國的感染者身上

六,我們可以避免被新冠病毒感染嗎
不可能!
早在半年前,咱就預測了,我們所有人,最終都可能會被新冠病毒感染上,因為,新冠病毒實在是「太狡猾」、太壞了,這樣的變異速度和感染人體細胞的能力,給人類一個預警:無論你如何防範,你最終會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感染一次新冠病毒,除非,你在感染前就進了天堂。
七,無法避免感染,我們該怎麼辦
熬!!!!!!!!!
科學家對新冠病毒的研究速度,也像其變異速度那樣,不斷地「創紀錄」,疫苗和藥物的研發和批複人體上使用,也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快速前進著。輝瑞繼疫苗研發成功后,治療新冠病毒的口服藥帕克斯洛韋(Paxlovid),近期也被FDA緊急批准,用於新冠病人的臨床治療上,前期得到的數據顯示,該葯治療效果相當不錯。
搞笑圖片,目前疫苗和藥物的研發速度,就像下面的猩猩形容的那樣,創紀錄了

在疫苗和藥物及其它治療手段成熟后,普通民眾完全沒有理由,被不良媒體誤導,對新冠病毒再「談毒色變」了。
八,使用人力,能否防新冠於社區之外
根據咱前面的介紹,讀者應該可以明白一個道理:人力防控,只是暫時阻擋新冠「前進」的腳步,而根本無法改變新冠對人類的影響,恰恰相反,對某個國家和社區可能帶來最壞的結果,往往是這樣的情況:某些國家和地區達到了「群體免疫」,而某些國家和地區沒有達到,這些國家和地區一旦打開交流的大門,帶來的傷害可能是難以承受的。
目前沒有任何新冠疫情信息的朝鮮,如果不準備好充足的醫療資源,未來一旦部分打開國門,新冠疫情如「洪水滔天」,將是大概率事件。
新冠就是人體中的一個膿瘡,捂著護著不讓其爆發,可能會帶來更壞的後果,如果在「抗菌素」等有效手段控制下,讓膿瘡破潰,機體會更早恢復。
九,奧秘克戎變體可能帶來的好處
由於疫苗抵抗能力的局限,「群體免疫」很可能寄希望於新冠病毒的自然感染,奧秘克戎變體具有了這種「自然感染」的優勢:僅僅影響上呼吸道,不對普通患者造成生命影響,如果再有疫苗的免疫效應,自然感染上奧秘克戎變體后的人群,新冠對其影響作用,往往低於季節性流感。這樣來看,被奧秘克戎感染上,未必是一件壞事。
看問題需要一分為二嘛!
在這裡,咱給那些感染后恢復健康的人道個喜:您現在出門,可以挺起胸膛傲視眾人,咱是「超人」咱怕誰?聚會、就餐、旅遊,您可勁地去耍,新冠病毒怕您呢。
周末到海邊公園轉轉,這是老美對奧秘克戎變體流行的態度,咱不贊成這樣的態度,疫情期間,還是應該適當保護自己,減少人群聚集。
等待上游輪出海觀光的人群,竟然排起了長隊,很多人還不戴口罩

大人孩子擠在狹小的小火車裡,笑聲歡聲說話聲和火車的汽笛聲,此起彼伏

聚餐的人群,還有很多人在室內聚餐,如果不是零星看到一些戴口罩的人,誰能想象,這是在一天一百萬新感染病例的疫情肆虐期間呢

等待冒險的排隊人群,這個冒險項目也是室內的,升上天空快速下降,這些人不僅心理冒險,健康也在冒險

十,某地出現的疫情,能否被撲滅
據新聞報道,某地疫情已經被「撲滅」(清零),咱不去評判其中的防疫效果。
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新冠病毒變異實在太快,這次奧秘克戎感染力超強,有美國的朋友開玩笑,形容這次奧秘克戎變體的傳染力:CDC規定的6英尺社交距離幾乎無效,感覺現在戴了口罩,拋個媚眼都可能被感染上。
對這樣的變異速度和傳播力的病毒,只有人工強制隔離的簡單措施,極大的可能是「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
十一,我們是否應該打加強針
在於個人!
美國CDC對65歲以上的老人和部分有基礎疾病的患者,建議打加強針,但不勉強。
各單位也不再象前段時間那樣,要求員工必須「徹底免疫」(fully vaccinated),否則,將被開除。
數據顯示,「徹底免疫」(mRNA疫苗兩針,強生疫苗一針),對防止重症和死亡有非常好的效果。
由於咱在接種mRNA疫苗第二針后,出現了一些不適,加上咱覺得自己目前「強壯如牛」,即使了解了美國疫苗副作用的數據「完全可以接受」,但咱還是放棄了加強針。
全民接種加強針,需要謹慎對待,畢竟疫苗研發的時間太短,人類的認知還沒有經過時間考驗,可能會出現誤區。
十二,最後的感想
新冠防治,首靠科學!
新冠病毒的出現,對人類是個新課題,傳統的「人工隔離」防治手段,在農耕社會是行之有效的辦法,但21世紀的世界,人員大流通、經濟大交融的情況下,「人工隔離」的傳統防治手段,對薩斯等致病力強的病毒,效果非常明顯。
在新冠病毒流行兩年多的今天,對待這樣「狡猾的」病毒,如果再不改變觀念,跟進科學的步伐,最後的結果,很可能是「事倍功半」。
既然科學主導,政治應該儘可能服務於科學,如果政治強求科學、甚至誤導科學,則是可悲的了。
經常看到一些磚家,為了自己的「蒼頭小利」,而迎合政府官員或者媒體,讓新冠防治走了很大的彎路,民眾吃了很大的苦頭,很是悲哀。
美國民間很多人認為,福西是這樣的「磚家」,咱不作置評,因為,咱沒有去研究他的言行。
真誠地希望,民眾能掌控自己的命運,正確對待新冠疫情,不再「談毒色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