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歐元走強令歐元區各國經濟出現分化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7-23 08: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歐洲政治家在歐元繼續升值問題上的口角表明了擺在歐元區國家面前的一個嚴酷現實:一些國家和行業能夠比其他一些國家及行業更好地應對歐元走強。

歐元從2006年初以來已經升值了近17%,周三在歐洲交易時段創出了1歐元兌1.3833美元的歷史新高。許多分析師預計,由於歐元區經濟繼續強勁增長和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可能會調高利率,歐元還將進一步走強。

法國政治家周三重申了口頭干預歐元匯率的要求,但是孤立無援。法國負責歐洲事務的官員表示,歐元目前的匯率水平與經濟基本面不一致,並再次呼籲對歐元利率施加更多的政治影響。這直接挑戰了歐洲央行的高度獨立性。

甚至法國新任總統尼古拉•薩科齊(Nicolas Sarkozy)也表示了類似觀點,這凸顯出法國政治家試圖通過口頭干預控制歐元漲跌的傳統。歐元區的其他政治家迄今為止一直沉默不語,但歐元進一步走強可能在政治上招致更多抱怨,並使歐元區內部的國別差異更加顯著。

德國和其他不斷提高生產率的國家則能夠更從容地應對歐元走強,原因是它們通過降低成本保持了出口的競爭力。因此,最大的抱怨聲可能來自於法國和南歐國家。由於在改革勞動力市場等方面表現滯后,這些國家的競爭力不如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的數據顯示,去年德國的勞動生產率比2005年增長了2.2%,而法國僅增長了1.2%。義大利和西班牙的增幅不到1%。

高盛(Goldman Sachs)駐法蘭克福的經濟學家德里克•舒馬赫(Dirk Schumacher)說,德國製造業一直在進行大規模重組,德國的競爭力在過去幾年裡明顯提高。而義大利、西班牙乃至法國的競爭力都表現不佳,尤其是同德國相比。因此,歐元升值對這些國家的打擊比對德國更嚴重也就不足為奇了。

德國經濟的亮點之一是它的通貨膨脹率,多年來一直低於歐元區平均水平。這有助於將國內成本保持在較低水平,而在法國和義大利,通貨膨脹率的上升迫使企業提高了出口商品的價格。即使近年來歐元兌美元匯率不斷走高,相對於歐元區其他地區,目前德國經通貨膨脹調整后的匯率也比2003年時低了4%。

德國製造業的相對單位勞動成本(即經生產率調整后相對於OECD其他成員國的每小時勞動成本)自2003年以來下降了10%。而義大利和西班牙則分別上漲了11%和7%。而且,許多德國企業已轉向生產對價格不太敏感、更具專業性的資本財貨。而許多南歐國家還是固守紡織等產業,因此在新興市場中低成本競爭對手的壓力下不斷喪失市場份額。

當然,歐元兌美元匯率並不是影響歐洲經濟的唯一因素。許多歐元區企業正在高速增長的國家,尤其是東歐四下尋找出口市場。儘管美國仍是歐元區商品(主要是機械、運輸設備和化工產品)的主要出口目的地,但英國卻是歐元區的最大貿易夥伴。歐元兌美元今年升值了4%以上,但歐元兌英鎊卻相對比較穩定。

周三公布的報告稱,5月份歐元區13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的貿易一改去年同期出現的逆差局面,實現了順差。這顯示出作為一個整體,該地區能夠經受歐元走強的考驗。這也有助於解釋為何歐洲央行的政策制定者一直對歐元升值持樂觀看法。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駐倫敦的經濟學家霍格爾•施米丁(Holger Schmieding)表示,歐元的上升勢頭有所放緩,但它仍在上升。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2 09:3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