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和聯合國發展署與中國簽訂協議,在支持中國民間社會團體方面提供財務和技術援助。中國一些非政府組織人士表示,希望中國政府儘早出台一些方便民間組織註冊和發展的政策。
歐盟和聯合國發展署星期一在北京簽署的這項為期4年的協議要提供1050萬美元,用來處理中國全國人大立法方面、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程序方面以及通過民政部和民間社會團體進行的民眾參與方面的重要問題。據中國日報報道,這項資金的將近一半將用於為民間社團發展更好的法律和政策框架,擴大民間社團與政府機關和其他社會機構的互動關係。
*民間社團註冊程序是發展障礙*
報道說,這項計劃將幫助中國民政部繼續改革並加快民間社團的註冊程序。報道指出,民間社團的註冊程序是非政府組織在中國尋求合法地位的最大障礙之一。
王女士是在北京的一個成立不久的非政府組織成員。這個以環保信息研究為主要工作的組織目前只能在工商局註冊。她對國際社會支持中國發展民間組織促進社會公正的做法表示歡迎。
她說:「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並且這幾年來,中國在這方面也是在不斷進步。4月份的時候,國務院發布了信息公開辦法。就是讓更多人有獲取信息的權利。」
*希望政府出台新政策*
一位在北京的非政府組織召集人表示,中國發展民間的草根組織有利於民眾參與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有利於監督行政部門的工作,勢在必行。
她說:「這種民間的行動對中國來說還是一個 新事物。雖然在我們(中國)的歷史上就有一些社團、結社,但是和新形勢下的這種民間行動還是有區別的。所以,我覺得,這種註冊的方式也是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前不久,民政部的社團司擴大了,他們要正式地把這件事當作一個議事日程,來進一步解決,怎麼樣來發展中國的民間組織。我覺得這是一個新的動向。我也希望國家能在這方面儘早出台一些新政策。」
這位非政府組織的召集人說,她的組織已經有10多年歷史,在成立之初和後來的日常活動中曾經跟政府官員有些矛盾和摩擦。但是,她表示,非政府組織跟政府機構之間的矛盾和摩擦是難免的,在中國和外國都會有的。她對非政府組織在中國的發展前景表示樂觀。
據中國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發表的報告,截至2005年底,中國總共有民間組織32萬個,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社會團體17.1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14.8萬個,基金會975個。
- [05/16]當局從整體制度著手 公開審理強迫乞討罪
- [05/16]中國慢慢主導非洲事務, 非行年會上海舉行, 中非關係為焦點
- [05/16]中國努力主導非洲事務, 美國忍不住要說三道四
- [05/16]中國稱與非洲實行雙贏政策, 美國對此時有微詞
- [05/16]美軍方願與中國發展坦誠開放關係
- [05/16] 中國嘗試發展社會多元化, 接受歐盟與UN援助中國民間社團發展
- [05/16]美中經濟對話前吳儀接管金融工作
- [05/16]中國為「后達賴」時代做準備, 班禪取代達賴
- [05/16]瘋狂炒股, 結婚錢被套牢, 新娘要離婚
- [05/16]溫家寶總理治國有方, 中國金融形勢總體好
- [05/16]美國總統下令制訂條例 削減車輛廢氣排放
- [05/16]一波未平, 一波又起, 俄羅斯將助緬甸 建造核反應堆
- [05/16]白宮就沃爾福威茨去留問題態度出現軟化,主要是為了撫慰歐洲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