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漸進主義的風險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8-2-25 10: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葉鵬飛

  中共中央黨校校委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等學者主編的《攻堅:十七大后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報告》,首次提出政治改革時間表,指出中國還需要30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政治改革,成為一個「中等發達的成熟的民主和法治的現代化國家」。

  《攻堅》一書反映的仍然是官方在政治改革上採取的漸進主義思路,唯一的新點是它首次提出30年的具體改革時間表。

  中國在1978年開始改革開放,採取的「先經濟,后政治」,甚至是「經改政不改」的漸進策略,對比前蘇聯的「震蕩療法」,顯然更符合當時的歷史條件。一黨專政雖然遏制民間創造力全面發揮,但無需協商及沒有監督的決策與執行力所帶來的行政便利,也讓由國家主導的經濟發展能快速前進。30年來的經濟成就說明了這個道理。

  當局在反思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推出《攻堅》,顯然有再接再厲之意。但主張政治改革的民間學者反應冷淡,較樂觀的認為有表態總比沒有好,較悲觀的則判斷這是當局光說不練的另一證據。

  無論怎麼看,《攻堅》的面世說明當局已經無法不面對政治改革的要求。無論是體制內或體制外,30年間「先經濟,后政治」、「經改政不改」所累積的問題不但難以忽視,而且已經嚴峻到可以扭曲下一步發展,甚而威脅已有成果的程度。

  以社會深惡痛絕,中共高度警惕的腐敗問題為例,「先經濟,后政治」的改革模式孕育了一批靠權力攫取經濟好處的團體,這些被稱為「特殊利益集團」的勢力,衍生自一黨專政下的特權階級,「后政治」讓他們如同癌細胞般借吸取「先經濟」的養分持續壯大。

  人民網一篇文章甚至認定「特殊利益集團」就是「腐敗利益集團」的溫床,他們盤踞各行各業,有「社保基金型集團」、「地產型集團」、「金融型集團」、「大型工程型集團」、「商業型集團」、「醫療型集團」……

  文章說,這些「腐敗利益集團」不但可以與中央的政策對著干,還可以「擺平」與他們作對的人,可以影響地方的政治生態平衡,大部收歸改革的成果。

  新華社在中共第十六屆六中全會前發表了一篇有關抑制和防範「特殊利益集團」衍生的報道,警惕「特殊利益集團」破壞社會和諧。

 如果特殊利益集團還不是那麼顯眼,那官僚系統現代化的速度落後於社會意識的進步,則讓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有切膚之痛。在大陸媒體節制報道的情況下,官員濫權違法的新聞仍然不絕,實際情況顯然更加不堪。

  對於這些弊端,當局心中雪亮,因而在輿論上開始釋放「監督」、「民主」、「公民權」等正面信息;然而期待越高,失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冒進改革當然不可取,但是不改革的成本卻是與改革的速度成反比,速度越慢,代價越大,況且中國公民社會日益成熟,慢條斯理的改革最終將面對「計劃趕不上變化」的窘境。

  這個現象也被國際媒體注意到,在上周四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到全國人大是否將批准聯合國《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國早在1998年便簽署,其後國家主席胡錦濤、總理溫家寶和中共前常委羅干還就提交人大批准先後三度表態。10年後,批准問題還是懸而未決。

  在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漸進主義的成就與弊端同時顯現,如果《攻堅》提到的時間表意味著政治改革仍然維持牛步,待沒有及時消滅的癌細胞擴散,可能為時已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1 01:53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