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金三角滿星疊……泰北邊陲的華人村落

作者:CCJ513  於 2016-2-7 01:5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傳奇|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3評論

關鍵詞:金三角, 泰北

恕我不能細說,只能說這一路我到了從未到過的地方,見的都是從未見過的人,也經歷了從未經過的事。但怎麼也沒想到,我最後會意外來到這裡,讓世人談虎色變的金三角腹地,這個泰北邊界小村滿星疊。
滿星疊

        
恕我不能細說,只能說這一路我到了從未到過的地方,見的都是從未見過的人,也經歷了從未經過的事。但怎麼也沒想到,我最後會意外來到這裡,讓世人談虎色變的金三角腹地,這個泰北邊界小村滿星疊。 當我被困於寮國的時候,朋友給了我一個同道的電話。我打過去,聽得出對方是位熱心長者。我說我將先入泰國,要個華人多地方能安全落腳。 於是這天早晨,我從寮國坐船到對岸,沒去窗口辦手續,趨著人多,旁若無人地,逕自直接穿過過道,走入泰國,出口外就是小街道。 前來接我的是位軍人模樣的中年人,說話聲音宏亮有力。我們向泰北山區行進。車到山口處,遇有軍警檢查站,他們很熟悉,直接就開過去了。途中徵詢我意見,問我住在什麼什麼地方可不可以,我說聽從安排。當時我對他們說的地名沒聽懂,也並不在意。 汽車在盤山的小路上繞行,窗外是奇異連綿的群山。數十公里後到了目的地。先去了學校,一所當地的華人中學,以孫文理念大同冠名,而接我的中年人竟然是其校長。在校內,和我與之聯繫的長者相見后,他說這地方離國界近,幾公裡外的山裡仍有地方武裝,大可放心住留。這裡居住大多是中國人,街上有許多店鋪,自己去逛逛就是了。我說再好不過了。 我被引住入附近象植物園的小酒店,一幢幢草屋掩映在南方特有各種植樹中,曲徑通幽,高低錯致,旁有小溪流淌而過,真是仙境般地方,每晚每間收十美元,價格公道。我打開谷歌地圖定位,知此地離泰緬邊境很近,群山環繞。因白天的驚險,頓覺疲憊,晚上睡得好。除半夜主人養的幾隻貓在窗外嘶嚎一陣,其餘當夜無話。 隔壁有個飯店,在當地屬高檔的。次日中午,我過去點了條蒸魚,因好多天沒吃過魚了,價格四美元,也有啤酒加冰塊賣。當時沒其他客人。當廚接待的是這家店主閨女,是個韻味十足的女孩,我們攀談起來。因泰文象蚯蚓,實在看不懂,我問這裡叫什麼地方,她於是反覆比劃加說出一個讓我後來震驚的地名—-滿星疊。 我上網細查,這地名雖很詩意,但想不到卻曾是大毒梟坤沙大本營,曾幾何時,坤沙擁有數萬人武裝,在此稱王,此地滿星疊正是他們總部及眷村所在地,有報道說,過去這裡滿街的毒品交易,佔了世界80%的毒源。飯店女孩說她家這房子就是那個時代造的,她的祖輩或許應該是坤沙集團什麼骨幹吧。但如今人事全非,現在感覺就是個平和安祥的普通小村落。這裡有坤沙紀念館,有些地方還掛著坤沙的照片。 當地人卻認為坤沙是英雄。他父親是華人,母親是撣族人。他屬於緬甸人。當時正是他創辦了我這朋友現任校長的這所華語高中,並任首任校董。後來,泰國重兵圍剿攻佔了滿星疊,不過當年並沒有在此地查獲任何的毒品。此後坤沙及部屬則避入緬甸境內,繼續壯大后曾號稱建國,他被推舉為所謂撣邦共和國總統。再後來在泰緬及緬共的夾擊下,加上內部漢撣分裂,被迫向緬甸繳槍投誠,不願意的繼續游擊。坤沙自己則前往仰光隱居,也許是軟禁,直到在那裡老死。 這所華人中學很特別,每天上課從下午四點到晚上七點,加上周六周日。在泰國必須業餘才能來上中文課。學校條件較簡陋,教師工資很低,但物價也相對較低。我上街買過醬油炒麵,加點辣椒醬及炸菜,價格只十株,不到兩元人民幣。相對中國城鎮,收入及消費水平低很多。這位校長原就是該校學生,十幾年前被聘回來做校長至今。他在當地紮根已久,桃李密布,通三教九流,也算是個鄉紳,對我幫助真的很大。 我最先聯繫的長者,據他說是81年因反毛受打擊,逃出中國。到過緬甸,泰埔寨,越南,最後來到泰北這裡,他是現任華人校長的老師,學文史哲出身。幾十年來,他各地流亡奔波,入軍扛過槍,看上去是個有學問有經歷的人,雖有過兩次長談,也相談甚歡,我也沒有深問他的過去,他願說我就聽。這所華人中學雖由坤沙創辦,但現在似乎除了入鄉隨俗效忠泰王外,主要政治立場是忠於國民黨和台灣,掛有中華民國旗幟,雙十節有慶祝活動,也陸續有台灣義工來支教。 從這裡再向西去是國民黨孤軍的地盤,即泰國聞名的景點美斯樂。但滿星疊卻少為人知,遊客少。當年這帶華人都不少,坤沙在此立足成勢后,附歸他的華人很多,其參謀總長就是中國人,孤軍出身。而這位校長,從軍時做過這位參謀長的參謀。我所住的酒店的老闆說曾是坤沙翻譯官。他們都來自中國。人說這裡藏龍卧虎,也許不假。當年坤沙的撣邦國,正是主要因華人把持,引起撣人不滿,紛紛叛離不久就散夥。 說起國民黨孤軍,當時退入緬甸,意在喘息反攻,緬甸政府面對這支有數萬人美式裝備的軍隊,也沒什麼辦法。當時台灣也確想保留這支力量圖東山再起。後來緬甸在聯合國抗議施加壓力,台灣只得派飛機將軍隊撤回台島,並逐步斷絕聯繫。少部分人留了下來。後來輾轉來到緬泰邊境駐息求存。這些人怎麼沒走呢。他們說當時有人已在當地娶妻,而且當時台灣的生活條件不如東南亞,更重要的對他們來說,台灣根本不是他們的家鄉,想挨一挨能就反攻回中國,何必折騰多事呢。 誰知他們的選擇,使自己後來成了遺棄異域的孤軍。他們攜妻帶小,保持了建制和武力,但沒有國籍和土地立足,在群雄廝殺的兇險的緬泰邊界,輾轉叢山峻岭求生。後來被驅趕到泰北。泰國當然不接受有武裝的異族,要求繳械為民,但在此地區沒有武力意味死亡。但後來發生變故讓他們命運逆轉。當時有支武裝成勢泰國對付不了,要求孤軍去剿滅,條件是如取勝將給他們國籍身份。結果他們勝利了。後來在遏制緬共和泰共的戰爭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他們及其後代,台灣和國民黨負有歷史道義責任,理應給予更多的援助關注。 但很少人能分清,孤軍和坤沙集團地盤雖然相近,並非一回事。其實他們之間互相仇視。此地歷史,民族及人文錯綜複雜,要扯清它們並非易事。我打聽過,現在不遠山上的民間武裝,屬於什麼人。他們說是張家後代或部屬,坤沙中國姓名姓張,坤沙祖輩原是緬甸山區的大土司。所謂百足之蟲,死而未僵。至今山裡面的民團武裝,或許靠收取買路錢,甚至販毒生存,有時還會下山來街上採購東西。事過境遷,反正我們不能忘記,這帶深山裡仍居住有幾十萬華人,我們的異域同胞。 我住在這裡,在暮色中逛街,卻沒有一絲疑懼。昨天早上遇見酒店主人,坤沙昔日的翻譯官,我隔夜買的飯糰和炸雞沒吃完想熱一熱。遇上一老人熱情地吩咐夥計, 我憑直覺知道是他。但沒微波爐,只能用水蒸熱。等待期間與他聊上了。分開時他主動說他姓龍,廣西人。我泡上免費咖啡,在園子里用早餐。幾條狗眼睛直勾勾地望著我。雖是隆冬季節,這裡天氣不冷,穿夾克就夠,但狗卻也穿上了外衣。陽光很好,天很藍,樹木蔥鬱,讓我忘卻了面臨的處境,享受這刻美景和寧靜。 我很快離開了這個地方,我覺得我有義務傳頌推介給更多的人,來這裡旅行考察,尋蹤覓故,並給孤軍後代予幫助。願更多的世人聽說這裡,金三角的泰北最邊陲,有著詩情畫意的地名,滿目青山白雲,充滿矛盾的異域傳說,曾聞名於世的,這個叫做滿星疊的地方。
(我不會如何在此發照片。請加拿大家園論壇看我的貼子)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fanlaifuqu 2016-2-7 09:29
不知道算什麼社會(從原始社會-共產主義)!
回復 CCJ513 2016-2-7 12:16
fanlaifuqu: 不知道算什麼社會(從原始社會-共產主義)!
屬於泰國。君主立憲制國家。但邊界有邊界的地方特點。
回復 jinbaicao 2016-2-8 00:44
問好。我在泰國,也有朋友在美斯樂教中文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CCJ513最受歡迎的博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08: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