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假如中共垮了,民主了,中國會發展成美英式民主國家,還是像印度墨西哥之類的民主國家

作者:duck1  於 2010-1-5 22: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關鍵詞:


先看看印度的民主:


本來印度的問題是,就是現有的民主體制缺乏集中。以最近的一次國會選舉為例,大概有300多個政党參與選舉,導致印度的兩大政黨逐漸縮小,要想形成一個多數黨政府都在技術上越來越難。而各種以種姓或者地區為主要訴求的小黨,對全國性的政策無絲毫興趣。如果執政黨聯盟想要通過任何國家政策,很簡單,那些地方小黨的要求,就是拿錢來買。
  
  上次因為對美國和印度的核協議不滿,印度共產黨退出了執政聯盟,導致政府差點倒台。除了將大牢里服刑的國會議員們,包括一位殺人犯,和其他4位親政府的罪犯議員被領出來投贊成票之外,最後還是以幾百萬美元一票的方法,買斷了一個北部邦的小黨,才勉強以275票對256票通過。
  
  而和執政黨國大黨打對台的主要反對黨印度人民黨,有三位議員抗著一磚頭一磚頭國大黨賄賂他們的鈔票,指證政府的收買行為。不過大哥不要說二哥,印度的政客們都不是什麼好鳥。在522位國會議員中,120位正在經歷犯罪起訴。這些起訴中,40位是殺人犯和強姦犯。
  
  基本上幾乎所有印度的國會議員都貪腐,這個已經不算一個罪了。以印度國家之貧窮和社會分化之嚴重,這種貪腐自然是難以避免。不過最近印度政治的腐敗越發嚴重,主要因為兩個原因。一個是地方性和種姓為基礎的政黨開始興起,而這些政黨的政治目標很清楚,就是赤裸裸的為一己私利。另一個就是兩個大黨國大黨和人民黨開始衰落,導致執政聯盟的建立越發困難,而小黨們用自己寶貴的幾十票,就可以在加入聯盟或者退出聯盟上,上下其手,獲取最大的利益。
  
  比如說在這次大選之前,於2004年完成的上一次選舉,國大黨贏了145個席位,擊敗原在位的人民黨的138個席位,獲得了組織政府的權力。但要形成政府,必須最少有272個席位。於是國大黨和其他12個小黨成立了執政的聯合進步聯盟。
  
  其實光靠這12個小黨一起執政已經很難,最要命的是,成立了這個聯盟,票數還是不夠。於是這個聯盟又從外面招募了5個政党進來一起坐莊,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印度左派聯盟。
  
  那麼印度左派聯盟又由那些政黨組成呢?估計你會馬上暈過去。這個左派聯盟主要是來自印度西孟加拉邦和特里普啦邦的一群左派黨。
  
  西孟加拉邦的政黨包括印度共產黨、印度共產黨(馬派)、社會主義革命黨、全印前進黨、印度共產革命黨、馬克思主義進步黨、西孟加拉社會主義黨、民主社會主義黨和俾婆拉比孟加拉國會等等。
  
  特里普拉邦要好一點,主要是印度共產黨、印度共產黨(馬派)、社會主義革命黨和全印進步黨。
  
  這樣複雜的聯盟執政,可以想象其效率的低下。不過俺們應該給印度總理辛格,在經濟上的表現,一個高分。他的經濟團隊,趁機利用了西方膨脹的信用,在前幾年給印度帶來了可觀的經濟發展,讓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少數精英人士開始談論如何趕超中國了。
  
  但是在其他內政方面,需要進行的改革一條都沒有通過。大部分失敗的原因是受到反對黨聯盟,以及自己內部各政黨地方利益集團的抵制,另一方面印度左派聯盟基於自己的意識形態取向,對任何印度希望引進的新自由主義措施進行了原則上的抵制。
  
  而印度和美國的核協定就非常清晰的表現了印度政治體制的內在弱點。因為印度共產黨聯盟反對印度成為美國的附庸,不願意變成他們親近的中國的敵人,在遊說和施壓國大黨放棄核協定無效后,左派聯盟退出了執政聯盟,引發了政府倒台和提前大選危機。
  
  國大黨最後靠的是用幾百萬美元一票的方法,將北方邦的低種姓小黨薩馬瓦迪(社會主義的意思)黨買斷,算是度過了危機。
  雖然避免了倒台,又把意識形態不合的共產黨們請了出去,國大黨的聯盟就連多數都維持不了,於是許多經濟改革想法,只好先收到冰箱里了。
  
  印度的問題在於兩大黨國大黨和人民黨,在選民中的比重越來越小。在這次選舉之前,國大黨的支持率是26.7%。之所以得到位置比人民黨要多,是因為對方更爛。一個危險的趨勢就是大黨越來越弱,將來連搞一個聯盟都在技術上難度太大。
  
  不過因為辛格在經濟上的斬獲,這次選舉結果還表現不錯。在印度11億中,有選舉資格的是7億,投票的是4億1千7百萬,大概是58%投票率。結果有1億1千9百萬投了國大黨,支持率是28%,使國大黨得了206票,算是暫時穩住了下滑的陣腳。
  
  這次選舉國大黨贏了206個席位,比上一次的151要好得多,也是1991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而1991年,國大黨是因為拉傑夫-甘地老哥被人家泰米爾老虎們給掛了,賺了不少眼淚票。這次加上它的同盟,就得了261個席位,再拉上幾個地區小黨和政治獨立派,就可以占多數了。
  
  同時,以號召印度教民族主義(有點搞笑,其實是宗教主義)而令穆斯林和錫克教徒們不滿的主要反對大黨人民黨,則只拿到116個席位(上次是122),是進20年來最差的。而在西孟加拉占控制地位的各共產黨則選得比較差,從上次的62個席位到這次的24個。他們的失敗一個最主要原因就是以美印核協議這個外交政策作為主要攻擊點,而水平低劣的印度選民們大概有63%的人,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辭彙。在地方上,共產黨地方政府為了推進工業發展,建立石油化工中心,和不願意讓出土地的農民大打出手,也影響了其選情。
  
  但如果把印度兩大黨的選票加在一起,下跌的趨勢仍然繼續,大概是47.3%。這個情況還得考慮印度這幾年的2個利好因素。第一個就是在國際經濟蓬勃膨脹的這幾年,印度經濟達到了年增長8.5%。雖然說印度的增長主要來自於軟體外包等服務業,佔了GDP的一半,但只僱用了25%的就業人口,這個也是比以前要好得太多。而只佔GDP總量20%的農業,但支持印度60%人口的農業,因為老天爺的眷顧,連續4年風調雨順,雨季的降雨不錯,再加上農產品價格上漲,居然有了破紀錄的3.4%增長。本來對這些窮人最要命的是去年因為國際高油價帶來的13%通脹,今年也緩解了。
  
  不過這也意味著,印度普通人民對政府的期待會比較高,如果這幾年的經濟增長跟不上來,或者是氣候變化,一次雨季不配合,雨量不夠,那麼靠天吃飯,缺乏完善灌溉系統的印度農村,那可是真的會餓死人的。而這個對印度國大黨的壓力是相當之大。
  
  國大黨是印度曾經連續統治了40多年的第一大黨,其依賴的政治勢力主要是3大塊:高層種姓、穆斯林和賤民。正是因為缺乏一個統一的政治訴求,其政治勢力格局是建立在這幾個大塊的互相依賴,而由於其中的一些族群、種姓群時而遊離,時而參與,導致了內部的不穩定性。而整個黨用來維繫的基礎主要在於甘地家族的聲望。這種聲望,也是導致了國大黨在聯邦一級選舉要強過地方一級選舉的主要原因。
  
  甘地家族,其實更準確應該叫尼赫魯-甘地家族,從尼赫魯,到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被錫克族警衛刺殺),到她的兒子拉傑夫-甘地(被泰米爾人肉炸彈炸死),都是印度有影響的總理。而拉傑夫的義大利遺孀索尼婭-甘地是國大黨的現任領袖,因為外國人的身份的尷尬,沒有出任總理一職。現在培養的小接班人,就是她的兒子拉胡兒-甘地,就是將來的印度國大黨領袖和當然的總理(如果國大黨獲勝的話)。
  
  其實放眼四處望一下,不光是印度這種民主制度是家族天下,巴基斯坦的布托家族,斯里蘭卡的班達拉奈克家族,孟加拉國的拉赫曼家族等等南亞國家都是這樣。在看遠一點,朝鮮的金家二代金日成-金正日,台灣的蔣家二代蔣介石-蔣經國,新加坡的李家二代李光耀-李顯龍,緬甸的昂山家(雖然素姬老姐姐運氣比較背),都是家天下的例子。反而是中國結束了帝制之後,想搞家天下是基本不可能。
  
  不過印度的前路還是比較艱難。在2009年,印度大概會有2千7百萬新生兒出生。大概在5年後的下一次選舉之前,差不多這些孩子中的2百萬會因為貧窮和疾病而早夭。而活下來的孩子中間,超過40%的孩子會因為營養不良而導致身體發育不健全的殘疾。雖然大部分孩子會有機會上學,不過他們大概看不到教室里會有教師出現。經過5年的學習后,超過60%的孩子不會看懂一篇文章,或者不知道如何做最簡單的算術題。
  
  印度的貧困人口,按照世界銀行的保守估計,從1981年,4億2千萬,佔總人口的60%,到2005年的4億5千6百萬,佔總人口的42%,降低的太慢。而按照非政府組織的估計,實際的貧困人口其實是超過7億。而印度營養不良的兒童有6千萬,佔全世界的50%。光是2006年的數字,印度有2百1十萬兒童早夭,是中國同樣數字的5倍。
  
  對發展中國家來講,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把農村的過剩人口從貧窮的農業里轉移出來,以增加其收入水平。中國這30年的成功,就是和轉移農村勞動力,減少貧困人口息息相關。印度總人口的65%是農業人口,因為缺乏人口控制和計劃生育,每年新增勞動力是1千4百萬。而且人口比例是一半人口在25歲以下,40%在18歲以下。
  
  本來如果人口不是增長那麼快,光是將農村人口轉移出來,都是一個大麻煩了。結果人口增長太快,勞動力人口增加壓力大,再加上印度政府在教育上的一貫忽視,這些新增勞動力幾乎是沒有什麼職業訓練。因此如果中長期來講,印度政府無法解決這些人的就業問題,不能令這些人脫貧,社會不和諧是難以避免的。如果以為這些新成長的人口,可以象他們的前輩那樣被宗教控制,逆來順受,安天知命,只是責怪自己前世的罪孽,那就要好自為之了。
  
  現在印度日益興起的毛主義武裝鬥爭,在貧困地方逐漸蔓延,被印度總理辛格稱為最大的內部威脅。雖然西方世界將印度的甘地作為世界雷鋒到處鼓吹,但俺認識的許多印度人,都覺得印度需要出現的是毛澤東。只有出了毛澤東,印度才可以盪污除垢,掃除印度一直面臨的土地集中在少數富人手裡的問題。
  

  印度的土地問題也可以說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在英國人殖民之前,印度的土地系統叫做Jajmani關係,就是土地帶有明顯的部落特色,根據種姓制度帶來的分工,大家從父到子各營其業,然後在收成中分享自己所得。雖然這種社區模式並不公平,但至少沒有土地的農民在社區的框架下,還可以解決溫飽問題。
  
  英國人為了更好地「開發」印度,可以讓英國資本家更容易地以低價購買土地用於開礦和辦種植農場,就需要引入私人產權的概念,來改變社區擁有的現狀。在1793年,實行了永久解決法(Permanent Settlement Act),用Zamindari系統,將土地的權利集中在了少數大地主和他們的中間人手上,將土地稅收的權力交到了這些地主手上,從而強化了土地作為地租的獲取功能,而放棄了原先對窮人付一定社區義務的責任。
  
  因此當印度獨立時,國家的大部分土地是掌握在少數的大地主手裡。這些大地主最大的興趣是怎樣獲取最高的地租,而租用土地的佃農的日子過得如何,是不關他們屁事的。而對這些佃農來講,高地租導致他們的赤貧,和土地不是自己的,連租約可不可以持續下去,都是沒有準的事,自然沒有錢也沒有心思,來投資在如何把土地維護好,如何將收成提高。最後的結果就是印度的土地產出極低,佃農食不果腹,衣不遮體。
  
  印度政府開始確實希望解決土地產出低和土地分配不公的問題,不過除了少數邦,比如說西孟加拉後來在共產黨上台後,土地改革有所成功,但整個國家層面上,印度的無土地農民人口反而增多了,而10%最富裕印度人現在擁有的土地,比50年前的1951年還要多。
  
  當然現在的大城市裡那些受過西方教育的精英們,對自己手上的那些土地,已經不再考慮如何可以從佃農那裡,榨多點地租出來,而是考慮如何可以搞房地產開發,建高科技園區等等,最好把那些佃農全部趕進大城市孟買的貧民區,那才省事得多呢。
  
  也許有人會說,這不就是英國的圈地運動的方式嗎?大地主們把土地集中了,然後將農田變成工廠,然後把佃農變成工人,然後農業經濟變成工業經濟,大家不就是共同富裕了?不過英國的成功,不是只是自己國內的變化,而是要伴隨著世界範圍的殖民,搶佔了原材料和市場,才可以支持自己國內的這個經濟轉型。
  
  而印度要「降低」農業在GDP中的比重,不光是要把耕地拿出來開發工業區和房地產,還必須通過這些變化帶來大量的農業人口轉移,同時在剩下的農業土地里,提供產出,保證食物供應,才會有真正的意義。而現在印度的服務業佔50%經濟總量,農業只佔20%,被一些印度精英自誇為達到了西方發達經濟的比例,可是不看看那50%服務業,僱用不到25%就業人口,而農業就解決60%就業。如果你要把佃農趕到城市裡來,也得讓人家一個就業的機會,不能整天呆在貧民窟吧!看一看印度最大的城市孟買,總人口是1千7百萬,一半以上的人住在貧民窟,居然有人就認為孟買,比上海還要強。
  
  相比於中國,因為出了個毛澤東,和出了個共產黨,土地改革是搞下去了,最起碼大部分農民的土地是用「部落公社」式的集體所有制給保障了。如果你要搞土地私有化,好歹也得把這些土地分給農民。如果想要把人家從土地里給踢出來,開發商們也還得在小城市裡,修幾座像樣點的房子,用「城市人」身份,來把人家農民的宅基地騙過來吧。而且就算是你張五常之流,來開個血汗工廠,好歹人家還有份工作可以做呢。
  
  印度的情況,就是沒有真正的實現土地改革。由於當初印度的政治領導人,一方面對歐洲的價值系統崇拜得五體投地,自然把西方價值體系中尊重私人財產權放在了首位,而這個基點就是要保護大地主的財產權。另一方面,又羨慕當時蘇聯模式的快速工業化發展,因此其土改政策本身就是矛盾和充滿各種法律漏洞。而民主體制下,經濟強勢可以非常迅速的轉換成政治強勢,就導致了印度的土改政策最後失敗。
  
  當這些強勢集團控制了政治操作,國家權力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約。而這個制約造成了印度經濟發展的兩大瓶頸,一個就是基礎建設的極端落後,另一個就是教育,尤其是初級教育的缺失。
  
  印度基礎建設的落後,人們看到的往往是破落的機場,人、動物和車爭路的公路等等,卻沒有注意到人民基本生存條件的惡劣。印度每天死於腹瀉的兒童就有1000人,要知道為啥這個情況會發生,只要看一下印度的母親河恆河的水質。
  
  以印度北部恆河旁邊的城市瓦拉納西為例,在河水進城之前,每100毫升水裡,大概有6萬個大腸桿菌。俺們不是科學家,這個數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國際公認的安全標準是500個大腸桿菌才可以考慮,注意哦,不是飲用,而是洗澡!但是這個城市的印度人民要喝的水,細菌已經比考慮可以用來洗澡的水,要超標120倍。
  
  經過這個城市后,4英里遠,24個污水排管道進來了,6萬個印度朝聖教徒們在聖河裡沐浴了。水裡的細菌就多了3千倍,就是說每毫升裡面,有150萬個大腸桿菌了。而且有些地方恆河已經黑得流不動了,水葬的屍體成群結隊地在水中蕩漾了。
  
  印度民主制度建國后的今天,仍然有7億人民沒有合適的廁所可以用,6億人民沒有電可以用。可以說這個政府是相當的無能了。
  
  記得讀過一篇美國的社會關懷人士寫的關於印度無地僱農的故事。為了讓西方人了解,這位作者讓你想象一下一個客廳,就是3百平方英尺的地方,住著一個僱工家庭。你每天量出3杯麵粉或者米煮飯,記住不是你一個人吃一頓,而是全家5-6口人吃一天。
  
  也許可能時不時加一點豆,或者在門外的野地里找到些綠色的植物,就算是有了蔬菜。當然還要加上印度人喜愛吃的各種顏色的咖喱。不是一頓兩頓這樣,而是成年都是這樣,如果沒有斷糧的話。通常房間的一個角落,就是煮飯的地方,生火用的是撿回來的柴火,沒有什麼通風條件,就這樣煮飯了。結果時間長了,小孩子就會吸入這些煙塵,得了肺病,開始咳嗽,最後咳出血來了。這樣就要把家裡的食物拿出去換錢,抱著孩子,走很遠很遠的路,去看醫生。有的是看不好,就這樣死了。有的看得還好,就抱回來,吃點葯。不過不用再吸煙塵了,因為這3個月的食物都變賣了,大家就只好挨餓,吃點野菜抗過去了。
  
  雖然說大人們每天在農田裡幹活,從早到晚很辛苦,可是地里的收成,很多地方是60%都被收租收走了。而最近這幾年,由於印度全國要大力發展經濟特區,搞工業開發區,有不少佃農,連租地的機會都沒有了。
  
  比較衝動的,就跟著共產黨毛派游擊隊造反了。老實一點的,比如說在2007年10月,就從印度的各地,大概25000失去土地的農民,有的是從來就沒有過土地,有的是土地被貪官吞掉了,有的是土地被拿去做開發區了,於是用了4個星期,遊行了325公里,晚上就在路邊露宿,餐風飲露,終於來到了首都新德里,來表達他們的訴求。他們的口號,就是給俺們一個去處。要麼還我土地,要麼拉我坐牢。
  因為開發區的問題而引發的衝突,往往最後就是暴力和死人的結果。雖然印度的勞動法和土地法,在紙面上寫了無數保護勞工和農民的條款,而有時候人家勞工和農民還是可以投票的,不過這些條款被繞過的情況越來越多了。不過據印度的資本家們說,拿土地還是容易的,比較麻煩的是缺乏基礎建設。
  
  印度最大的位於孟買的尼赫魯港,要處理全印度的60%集裝箱,只有9個貨位。而相比之下,新加坡港有40個貨位。印度的入口貨要21天才可以清關,相比於新加坡的3天。印度的3百3十萬公里道路,號稱世界第二,可惜大部分破爛不堪。最牛的國家高速公路,大概是6-7萬公里左右。只有8千公里是雙向車道。印度的另一個問題就是電力極度缺乏,政府投資不夠,又因為印度35%的電力被偷竊,私人投資又不敢進來。
  
  那麼其他的服務如何呢?記得俺過去工作的軟體公司,有一個員工在印度,俺們通過UPS速遞公司送了一個軟體光碟過去,結果人家印度當地的UPS職員到了這個員工的面前,要求50美金的小費,不然就不把光碟交給他。結果這個員工只好老老實實回到互聯網上,花十幾個鐘頭,慢慢的下載這個光碟。
  
  前面談到印度飲水的質量問題,那還是有水可以喝。按照美國最近的衛星探測,印度北部和西北部的地下水消失的很快,這個居住著6億人口的地區,地下水每年以54立方公里的速度下降,就是每年下降4厘米。雖然中國的華北面臨同樣的問題,但規模和人口就要比印度這一塊地方小得多。
  
  有人懷疑印度將來會分裂這個話題,其實和中國傳統的大一統不同,印度歷史上很少出現一個統一的版圖。而印度文化中,也缺乏一個緊密的文化聯繫。在2008年,全世界的眼球都被孟買的恐怖襲擊而吸引,但很少人注意到,在那個時候,當年死於各種衝突的印度人已經到了2500人,遠超過孟買死的180人。
  
  而且這些死亡人數,不是象孟買那樣是來自外來的威脅。除了來自東北地區的獨立運動(當年1000人死亡),東部和中部的共產黨毛派運動(當年600人死亡),和克什米爾獨立運動(當年525人死亡),在齋浦爾(Jaipur)、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班加羅爾(Bangalore)和德里,印度本土的恐怖組織「印度聖戰者」發動了一系列導致140人死亡的爆炸行動。
  
  這個組織主要來源於印度1億5千萬的穆斯林。這個團體在印度社會中頗受歧視,經濟上被邊緣化,法律上被壓制,倒是和其他的反抗團體訴求比較一致。另外一個大的反抗力量,則是來源於賤民,根據2007年的數據,被投訴的「種姓仇恨罪」就有25000起。
  
  印度教民族主義的興起,也是造成內部分歧和衝突的一大原因。印度全國第二大黨人民黨,就是以一個宗教敏感問題起家的。這個問題,就是位於北方邦阿約提亞的穆斯林巴布里清真寺。
  
  這個地方本來有一個印度教大神羅摩的神廟,不過在1528年,被統治印度的莫卧兒帝國的穆斯林統治者摧毀,並於1548年修建了清真寺。而人民黨的訴求,就是要拆除這個400多年的異教建築,重建印度教的大神殿。在1992年,印度教狂熱分子直接動手破壞了清真寺,導致了全印度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使超過3000多人喪生。
  
  而最近在人民黨控制的南部邦奧里沙,印度教和基督徒的衝突在擴大。這個衝突的起因,是印度賤民族群不滿於在種姓系統中,被歧視的現狀,在外來的基督教傳教士的影響下,改換門庭,不和你這個系統玩了。結果印度教極端分子先動手對付人家外來傳教士,把澳洲來的一家包括兩個小孩子,燒死在汽車裡。然後就是一系列的報復和反報復,印度教徒在政府軍警的旁觀下,把2000多個基督徒的教堂和家庭放火給燒了,造成50多人死亡。
  
  不過發展最快的還是毛派游擊隊,在印度全國的611個選區,已經在220個具有影響力,並在76個具有控制力。
  
  這些種種內部衝突,都是對印度未來的發展不可忽略的因素。印度總理辛格的憧憬是通過地區間的貿易和發展,來解決這些問題。他的名言是「在(印度旁遮普)阿姆利則吃早餐,在(巴基斯坦)拉和爾吃中餐,在(阿富汗)喀布爾吃晚餐」,就被人加了句,「在醫院急救室吃夜宵,如果你還活著的話」。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解濱 2010-1-5 23:42
呵呵,有道理! 我寫過一個帖子,題為「印度少來少去就少了個毛澤東」,放在別的網站,被砸個半死,在這裡還好:
http://my.backchina.com/space-261460-do-blog-id-46037.html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5-18 08:4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