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作者:新疆餅  於 2022-3-12 07:4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

關於烏克蘭戰爭,西方輿論幾乎一邊倒。本來就洋溢著新冠病毒的空氣中,又驟然充滿了仇恨和暴戾。眾口喧騰的「抗議」,創意百出的「制裁」。事關「侵略和主權」,「戰爭與和平」,都是人類社會最敏感的「硬道理」,豈能容忍俄羅斯公開挑戰呢!

其實大部分人「直覺的憤怒」,不過類似於鎚子敲打膝蓋引起的「膝跳反應」,這種「反射弧」是不需要經過大腦的。


公元9世紀的基普羅斯是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共同的母國

但也決不是所有西方人都失去了用大腦思考的習慣。美國參議員桑德斯在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採訪中就說了這樣一席話:

「事情的複雜性在於,有時候你必須設身處地看問題。我想知道,如果像墨西哥這樣的國家,與美國的敵對勢力簽署軍事協議,你們會認為是可以容忍的嗎?眾所周知,美國已經推翻了至少十幾個拉美國家。只要我們認為他們的政策不符合美國利益。但很多時候,我們這樣做是完全錯誤的。1962 年我們差點陷入核戰爭。當俄羅斯在古巴部署導彈時。我們認為這裡是自己的勢力範圍。我想,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俄羅斯也同樣擔心領土周邊的敵對軍事力量。這是應該考慮的事情」。

環顧當今西方的政治家和媒體人,有幾個能像桑德斯這樣設身處地進行「換位思考」呢?


165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簽訂佩雷亞斯拉夫協議

其實桑德斯用古巴和拉美國家比喻烏克蘭,這種「換位思考」還遠遠沒有「到位」。對烏克蘭衝突,聽聽普京是怎樣定位的。

普京說:「我再強調一遍,烏克蘭對於我們來說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鄰國。烏克蘭是我們自己的歷史,自身的文化,是我們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僅是我們同事、朋友中的同志和好朋友,更是有血緣的親人。」

美國人恐怕永遠不會認為,「古巴是我們自己的歷史、自身的文化,是我們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吧。古巴和拉丁美洲,充其量是美國的近鄰和後院,烏克蘭卻是俄羅斯的內戶和家人,骨肉和至親。

桑德斯的「換位思考」要想真正「到位」,就應該把烏克蘭比作美國的德克薩斯和阿拉斯加。這兩個州都是「獨立運動」呼聲最高的地區。「如果哪一天德克薩斯、阿拉斯加真的獨立了,並且和敵意國家結成軍事同盟,美國的感受又當如何呢?」


十月革命后的俄羅斯內戰

其實能用腦子思考的美國人遠不止桑德斯。2014年,基辛格就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說:「普京是一個以俄羅斯歷史為前提的嚴肅的戰略家,對西方來說,妖魔化普京不是一種政策,而是一種缺失的借口。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永遠不可能只是一個外國。俄國歷史開始於被稱為基輔羅斯的地方,俄羅斯宗教從那裡傳播開去。幾個世紀以來,烏克蘭一直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它們的歷史就交織在一起」。

我們不能不欽佩基辛格的歷史洞見。如果北約首腦和烏克蘭政客早點聽從這位世紀老人的警示,該免除多少流血和犧牲,省去多少抗議和制裁?

關於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歷史淵源及血肉關係,遠非簡單幾行文字能夠概述。歸根結底,今天的俄烏衝突只是一場「內戰」。恰如歷史教科書上把羅曼諾夫王朝倒台後,原沙皇領土上「各國」的混戰統稱為「俄國內戰」(Russian Civil War)一樣,蘇聯解體后,原蘇聯領土上的衝突、紛爭、變遷和餘震,本質上同樣屬於蘇聯的「內戰」。而目前西方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和圍攻,恰如當年15國聯軍對蘇聯的武裝干涉。

對於俄烏戰爭的進程和收尾,目前誰也沒有能力準確推演,但卻不妨礙做出如下結論:俄烏戰爭一聲炮響,永遠打破了現有的「政治格局」和「世界秩序」。

1991年蘇聯解體后,冷戰從此結束。西方世界以勝利者的姿態,迫不及待宣告了「歷史的終結」。但曾幾何時又建立過一個公平合理,皆大歡喜的「世界秩序」呢。

「冷戰時期」對陣的雙方,本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和蘇聯為首的華約,既然蘇聯解體了,蘇共散夥了,華約廢除了。北約作為對立面,不是也應該得勝回朝,並且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嗎?


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烏克蘭是6個創始國之一。

但只怪俄羅斯「塊頭」仍然太大了,肢解以後「體量」仍不「達標」,因此必須進一步「肢解」;俄羅斯已經像祥林嫂一樣「捐了門檻」,但卻永遠休想贖清蘇聯的「原罪」成為「正常國家」;俄羅斯已經服軟示弱,處處表白自己「人畜無害」,再三吐訴「當不上朋友也別把我們當敵人」,甚至低首下心,幻想加入北約。但卻是「熱臉貼著涼屁股」,只換來北約長驅大進的5次東擴。不僅對原蘇聯的「衛星國」照單全收,還要對「本體」的加盟共和國鯨吞蠶食。俄羅斯民族終於被逼上了絕境。

「歷史終結論」還認定中國幾代人也趕不上西方,而且隨著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將會毫無懸念的「不戰而勝」,只等「顏色革命」悄然實現。哪裡想到今天中國不僅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堅持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於是緊急部署「印太戰略」,把遏制中國確定為首要目標。不僅貿易戰火力全開,還在中國漢奸蠱惑下,提出「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分開」的奇思妙想。請西方政客捫心自問,你們真的愛中國人民嗎?八國聯軍的年代,可沒有中國共產黨「礙手礙腳」,你們是如何對待中國人民的?如果沒有你們的逼迫,哪裡會有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中國共產黨又是為了從誰的手裡「救中國」?你們今天把顛覆中共政權作為國策,還妄圖在台灣來一場豪賭,也是要把中國逼上絕境。

西方政客從「俄烏戰爭」中應該做出的最大的反省無疑是,「把一個大國逼到絕地是會有後果的」,而且可能很嚴重。

如今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緩的是,如何在新的政治格局下,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

慣於新冷戰思維的西方政客已經構想了「民主陣營」和「專制軸心」的全面對壘。是誰給你們的權力把自己美化為「民主」,把別人污名為「專制」?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永享太平的唯一途徑

當我們把保護生物多樣性,讚美文化多樣性做為「普世」的價值取向時,為什麼不能容忍社會制度的多樣性,而一定要維持你那套「民主」對全世界的「獨裁」?為什麼一定要把人類置於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境地,最後不得不請出冬眠已久的原子彈來做「總結髮言」呢?

人類文明進化到今天,實在非常僥倖和可貴,值得倍加珍惜。也許從更宏大的坐標系,我們能夠產生更理性的哲學思考。阿波羅11號登上月球時,立了一塊匾牌,上面寫著:「我們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而來」。舉頭望明月,這句名言,值得時常記取和重溫。

俄烏戰爭煙雲終會飄散。人類將繼續生活下去。對於有些西方政客,無論多麼無奈和不情願,正視和承認別人的客觀存在,打消和放棄顛覆別人的念頭,應該是新的國際秩序的前提。「你生活,讓別人也生活」(Live, and let live),本來也是西方古老的人生智慧。而真正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未來國際秩序長治久安的唯一途徑。(作者:劉望先)

隨手上傳幾幅與文章有關的圖片,供有興趣的朋友品覽。


1918年外國聯軍開進符拉迪沃斯托克進行武裝干涉。


武裝干涉俄國內戰的外國聯軍中,日本派遣7萬名士兵,位居第一。


1941年德國納粹包圍基輔時,並列高掛的斯大林和烏克蘭統帥鐵木辛哥畫像。


德國納粹軍隊處決烏克蘭游擊隊員。


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有400名頓巴斯礦工被授予蘇聯英雄稱號。


執政時間最長(18年)的蘇聯元首勃列日涅夫是烏克蘭人,圖為1914年勃列日涅夫(前右)的家庭合影。


蘇聯著名領導人赫魯曉夫是「半個」烏克蘭人,圖為1943年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在烏克蘭軍營中。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議簽署300周年並把俄羅斯領土克里米亞饋贈給烏克蘭-1。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議簽署300周年並把俄羅斯領土克里米亞饋贈給烏克蘭-2。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議簽署300周年並把俄羅斯領土克里米亞饋贈給烏克蘭-3。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議簽署300周年並把俄羅斯領土克里米亞饋贈給烏克蘭-4。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議簽署300周年並把俄羅斯領土克里米亞饋贈給烏克蘭-5。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議簽署300周年並把俄羅斯領土克里米亞饋贈給烏克蘭-6。


1977年烏克蘭畫報上的頓巴斯煤礦兒童照片:長大當礦工。衷心祝福她闔家平安。


你生活,讓別人也生活。


1969年阿波羅11號放置在月球上的匾牌,篆刻著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總統尼克松的寄語:我們為全人類的和平而來。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5-3 00: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