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 金融海嘯襲來的時候… 一位旅美華裔工程師的經歷(二)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0-11-18 06:4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職場內外

關鍵詞:

( 五)

   我終於發動了車,慢慢地開上了回家的路。時間才下午兩點多鐘,我還從來沒有這麼早踏上歸家之路。路上車輛寥寥無幾 ,車窗外面陽光燦爛。聽馬達嗡鳴嗡哼,望天上雲捲雲舒,我的思緒開始天馬行空起來。

我來美國二十年了,眼見身邊的同事被裁掉不知有過多少個了。但老天爺似乎一直眷顧我,既然沒有打算降大任於斯人,也就沒有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一直讓我當個小小的草民,順風順水到了今天。但這次老天爺咋就改變主意了,非讓我親自體驗一下被炒魷魚的滋味呢?我早就琢磨著那滋味一定不好受,可從來沒人具體地告訴過我,所以還是一個非常模糊的概念。

毛主席他老人家有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話,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變革梨子,親口吃一吃。嗨,這回我可是親口嘗了。那是一種什麼滋味呢?我可以用一句話告訴你們我當時的感受,就是覺得自己像一條剛擦完桌子的破抹布被人隨手扔進了垃圾箱一樣。那可真他媽不是個滋味!用我們一句北京話來說,那叫,跌份兒跌到家了

被裁員和失業對個人和家庭經濟上的影響有一個滯後期,不會馬上顯現出來。得過幾天你才會感覺到缺錢花呢。這第一輪的衝擊波是心理上的和精神上的。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受到了極大打擊。雖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但那是爺們兒自個兒拔腿走的,不是讓人給攆出來的。而且我咋就傻到最後一分鐘還沒察覺到他們那刀早就架在我脖子上了呢?我以前不這麼呀?   但仔細想想我經歷過的各次裁員,不管公司大小,哪回裁員不是突然襲擊?一般沒人能事先知道自己被裁。假如事先讓我知道我將被裁,(我可是當過系統管理員的,曾有過超級用戶的許可權呢!)那公司的網路和伺服器還不都懸啦?那公司得有多大風險和麻煩啊?

為了提防被裁人員從內部報復搗亂,公司的裁員計劃歷來都屬於絕密等級。所以,不是我傻,而是公司太狡猾了。

從公司到我家,開車只需十幾分鐘。當初跳槽到這家公司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離我家近。可沒想到這金融海嘯(咱能說金融海嘯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嗎?)把我這幾乎不用通勤(commute)的舒服日子給攪黃了。真是世事難料啊。

我比往常提早了好幾個小時進了家門。我養的那隻德國黑背,大名coco, 驚喜地衝上來,圍著我上躥下跳。我撫摸著coco的腦袋,感慨地想,雖說世事難料,但有一事可以確定。即不管我變得多麼落魄,coco對我的忠誠是絕不會變的。而我對coco呢? 也絕不會像公司對待員工那樣,取之如珠玉,棄之如敝屐。真沒想到,公司和員工的關係還遠遠趕不上主人和狗的關係呢。

我走進了書房,從書架上抽出那本公司的員工手冊,想找出點有關遣散費的規定。我總覺得用兩個星期薪水打發我是太少了,少得不能再少了。我翻開第一頁,看見上面赫然印著「Employment At-Will Statement」(自願雇傭聲明)。它下面一段的意思是說,公司和員工的雇傭關係是自願(At-Will)的。員工可以在任何時候,不需任何理由,終結雇傭關係。同樣,公司也可以在任何時候,不需任何理由,終結雇傭關係。

哦,敢情這美國公司和員工的關係就好比自由戀愛,無論哪一方不樂意了都可以拉倒,還不需任何理由。也就是說公司可以炒我,我也可以炒公司。這聽著也算公平。可惜這次是公司炒了我,這滋味真不好受。如果是我炒了公司,那我可就爽多了。

如果我不樂意了,必須提前兩個星期通知公司。如果公司不樂意了,可以立馬炒我,但也得多給我兩個星期薪水。這下兒也扯平了。看來這兩個星期薪水是公司必須得給我的底線了,我是一點兒也沒多拿成。

這時coco突然又沖向門口,歡樂地吠叫著。我知道這是LD(網上都尊稱老婆叫領導吧)下班回家了。如果LD知道我被炒了魷魚,會是啥反應呢?

(六)

LD一進門,見我在家裡,就問道,今兒回來早啊,啥時候回來的?。  我回答說:三點鐘不到就回來了。

我眼瞅著LD的臉色立刻就由晴轉陰了。那麼早回來,為什麼不做飯?。聲音里透著不滿。

我一聲不吭地遞上了那份離職通知書。LD滿臉疑惑地看看我,飛快地讀起來。LD的臉色越來越陰沉了。

怎麼回事?你快給我說清楚!LD急了。

我一五一十地向LD彙報了被炒魷魚的經過。(讀者可參閱我的上一篇拙作,被裁員篇14,在此就不贅述了)

LD 聽完,沉吟了一會兒,語氣立刻明顯溫柔多了,關心地問我:你感覺怎麼樣?心裡難受嗎?

我說我感覺被公司的這一突然悶棍打懵了,頭嗡嗡的,心裡堵的慌,需要時間緩一緩。但LD沒挨悶棍,頭腦還是非常清醒的,並且馬上下達了兩道命令。

晚飯後,一是要立刻申請失業救濟金,二是要馬上準備一份最新的簡歷,開始找工作。(唉,連歇都不讓歇。我咋就害氣管炎呢。)   可話說回來,還是LD英明。我們每年都要交不少的稅。這其中就有失業保險金。因為咱從來沒失業過,還沒享受過不幹活白拿錢的待遇。這次咱就名正言順地享受一把,也不枉交了這麼多年的稅。事不宜遲,說干就干,早申請早拿錢,一天都別耽擱。  申請失業救濟金?咱這可是大姑娘坐花轎,頭一回啊。咋申請呀?

XDJM(兄弟姐妹)們,現在已經是網際網路時代了,上帝保佑美國(God bless America)都已經變成上帝保佑網際網路(God bless Internet)了。連看A片,買偉哥那樣偷偷摸摸的事都可以用網際網路搞定,申請失業救濟這樣正大光明的事情肯定都已經用網際網路操作了。再說了,咱就是干這網路這行的,弄個自己的失業救濟申請還不是小菜一碟。

美國的失業救濟是按州管理的。各州根據本州的情況制定發放金額的多少和時間長短。我的前公司在弗吉尼亞州,按規定我就必須在弗吉尼亞州申請。弗吉尼亞州是一周一申請,一周一發放。失業救濟金直接打入申請人的銀行帳戶里。

327,也就是在被炒的當晚,我在弗吉尼亞州就業署(Virginia Employment Commission)的網站上建立了自己的帳戶。填了一大堆信息,回答了一大堆問題后,終於算是把申請搞完了。我知道我是肯定能拿到失業救濟金的。但每周拿多少,能拿多少周,還得等弗吉尼亞州就業署批准以後的書面通知寄回來才能知道。

咱中國人從來都勤儉節約,善於積蓄,豐年想著災年。早就準備著有這樣的不時之需,所以壓根兒也沒指望靠失業救濟金過日子。 但這不領白不領的錢咱是一定要領的。

雖然這領失業救濟金不是什麼值得張揚的事,也沒指望能拿多少錢。可任何事情的頭一回,都讓我有種新鮮感。申請完了,我心裡頭還一個勁兒地琢磨著,州里到底能給我多少錢呢?

(七)

我猜讀者也都想知道這美國的失業救濟金到底能發多少。你們的心情挺急,可我比你們還急。因為你們只是好奇,而我可是好奇加上等著拿真金白銀去貼補家用呢。

但咱們現在還都不得不耐點兒心。在這金融海嘯的當口,(我又拿金融海嘯說事兒了。誰讓金融海嘯是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呢。)在大批失業人員都申請失業救濟金的情況下,弗吉尼亞州就業署的工作量肯定會很大。我們得體諒那裡的工作人員,得給他們時間來處理這海嘯般的失業救濟金申請潮。

我估摸著起碼一個星期以後才會收到州就業署的正式書面答覆。到那時,我一定會充分滿足你們的好奇心,給你們一個完整的交待。 所謂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咱且按下這失業救濟金不表,單說LD交代的第二項任務,重新求職。

LD 本來要求我在327當晚完成兩項任務的,可誰能想到光弄完申請失業救濟金這一項任務,就已經折騰到半夜了。LD終於心疼我了,說:明天和後天都是周末,就算你現在把簡歷寫完,再發到網上,也沒人看了。今兒就歇了吧。星期一上班以前發到網上就行了。

我說:好吧,歇了。咱不能累死自己。你放心吧!星期一上班以前,我一定搞一個漂亮的簡歷放到網上。

其實我心裡有數。我有一份我最新的簡歷就現成地存在公司的手提電腦里。只要拷貝一下就行了。公司的手提電腦下星期三才還呢,我有充裕的時間搞定這事兒。

因為我的前公司是為客戶做項目的,它要拿員工的簡歷去搞項目投標。所以公司有個硬性規定,員工每次完成項目回來后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更新自己的簡歷。把剛完成的項目中所用的技術和自己掌握的新技能都加到簡歷裡面。然後放到公司內部的網站上。市場人員就從這裡面挑選適用的簡歷去參與項目投標。

我平時特煩寫簡歷。連更新自己簡歷的事也不樂意做。可公司的這個硬性規定這次還真幫了我一個大忙,省了我不少事。要不然從頭兒寫一份能全面反映你的技能和優點,能抓住獵頭或僱主眼球的簡歷, 還真是一件大費周章的事呢。那些奮鬥在職場上的XDJM們肯定和我有同感。

但我沒有把手提電腦里有我最新簡歷的事告訴LD,我得讓她覺得我在百倍努力地工作著,在千方百計地完成她交代的第二項任務。記住了,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職場上,LD都喜歡勤勤懇懇,工作效率高的員工。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如果我家的LD知道我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完成了這麼艱巨的任務,那她就會更心疼我,把我伺候得更舒服了。嘿嘿,這一招我屢試不爽。

翠花兒,上酸菜!瞧!這熱氣騰騰的夜宵已經端上桌了。

話雖這麼說,我可真沒磨洋工。我利用周末,把簡歷和用得著的資料從公司的手提電腦里都拷貝到我的活動硬碟上,又對簡歷做了一番美化。

我來美國后換過幾次工作,求過幾次職。但那都是騎驢找馬,邊工作邊求職。而這次是毛驢撂撅子把我掀下來了,摔個大屁墩兒不說,還得徒步去找馬。都怨我沒能在騎著驢的時候,居安思危,先把馬找到。唉,真應該像當年背毛主席語錄那樣,把「chage before you have to.」(就翻成未雨綢繆吧),牢記在頭腦里,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

後悔是沒有用的,還得面對現實。眼下這金融海嘯時期,招人的工作崗位是寥寥無幾。《華盛頓郵報》的星期天招聘版已從厚厚的一大摞縮水到只剩下薄薄一張紙了,還有一半是宣傳廣告。失業率卻是幾十年來最高的。僧多粥少,形勢嚴峻啊!

一番折騰之後,在星期天的晚上,我把我的簡歷上傳到北美的三大求職網站,Monstor, Dice CareerBuilder上。魚餌已經放出去了,咱現在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啦。

我知道簡歷放上去的頭幾天最重要。因為職業獵頭們都盯著新上來的簡歷,若有合適的人選,他們會馬上抓到手的。如果能有獵頭來找我,這第一步就算邁出去了。

星期一的早上,我和LD的耳朵就都豎起來了,只盼著電話鈴聲快快響。

我心裡默默地嘀咕著,這三大求職網站真有那麼神奇嗎?我足不出戶,網路就真能把獵頭們引到我這兒來嗎?

(八)

叮呤。。。早飯還沒吃完,電話鈴就響了。平時我最討厭接電話了,因為絕大多數都是推銷產品的電話。而現在那電話鈴簡直就是悅耳的音樂,我只盼電話越多越好,而且每一個電話都是獵頭或某某公司人事部打來的。

我趕緊跑進書房,一把抓起電話,又瞄了一眼寫字檯上的座鐘,剛好8點半。對方是一位女士,她說她叫凱倫(Karen),是A公司(註:眾所周知的原因,本文中公司名一律使用化名。)人事部的獵頭。 她剛在網上看到我的簡歷。他們公司現有一個項目需要我這樣的人才,問我是否正在找工作,是否有興趣去A公司工作。我回答說我是在找工作,也有興趣去A公司工作。

她隨便問了幾個有關簡歷的問題之後,就問我要多少年薪。這是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職場上流傳著各種不同的策略和答法。我個人認為比較好的答法應該是反問她這個職位的薪水範圍,如果她告訴了你,而且你能接受,你就可以說一個在這個範圍之內的數。如果她不肯告訴你這個職位的薪水範圍,你也可以告訴她你前一個工作的薪水,並加上一句,我現在對薪水是很靈活的。暗示對方你願意在薪水問題上協商。

後來我才明白,如果我在不知薪水範圍的情況下盲目地要高於這個職位預算的薪水,又不願靈活地妥協,人事部的人就可以把我給斃了。後面的技術面試等步驟也就都談不上了。這個簡單的道理是我在跌了一個跟頭之後才領悟到的。

但我當時是剛剛踏入金融海嘯時期的求職市場,不知水深水淺。加上憋著一股子對前公司的氣,想來個扭虧為盈,壞事變好事。於是就來了個獅子大開口,叫了個我自認為很高的數目。沒想到她一口就答應了,接著就說11點會有人打電話面試我。我一下子就興奮了,她怎麼連價都不還呢?我難到還是要少了?

我對凱倫說我想先了解一下A公司的情況。可否把A公司的網址發到我的郵箱里。她回答說已經把A公司的網址按我簡歷上的地址發到我的郵箱了。哇,效率夠高的!他們肯定急著用人。這下子讓我撞著大運了。我如果能在第一天就找到工作,那可就創下一個吉尼斯記錄啦。我還沒聽說誰能在這金融海嘯時期只用一天就找到工作了呢。

我趕緊打開A公司的網站,飛快地瀏覽起來。我要在11點面試之前儘可能多地掌握A公司的情況。看著看著,我的興奮勁兒就慢慢涼下來了。這是幾個從美國國防部退下來的老軍官們(veterans)辦的公司,專門承包國防部的項目。我猜測(可別說是我說的啊!)A公司老闆的在職老戰友就是他們在國防部里的內應,項目就是通過內部關係搞到的。

難怪凱倫眼都不眨就接受了我的要價呢。A公司肯定是拿到了國防部的項目,錢是大大地有的。可是我沒有security clearance,根本不可能幹他們的項目。完蛋了,這一下正打在我的死穴上。看來這吉尼斯記錄是破不成了。

可我又不甘心自己就把自己給斃了。咱還得像歌詞里唱的那樣,妹妹你大膽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頭!就算是撞大運,也得先撞完了再說吧。

所以這11點鐘的技術面試還是如約進行了。是兩個人用會議電話打進來的,其中一個是工程師,另一個是技術負責人。問題都很基本,我感覺回答得挺好。最後我告訴他們我沒有security clearance。他們說這個問題由凱倫負責。他們不管人事,只管考查我技術上是否合格。

凱倫很快就打回了電話,說技術面試的結果很好,她也知道了我沒有security clearance的事。她告訴我,A公司要求所有加入公司的員工都要取得security clearance,因為公司絕大部分的項目是國防部的。人事部有一個很有經驗的專辦security clearance案子的先生。如果把我的基本情況讓這位先生評估一下,就能知道是否可以往下進行。

接下來她只問了我兩個問題。

問:從哪個國家移民來的?答:中國大陸。   問:經常回去嗎?答:一年或兩年回去一次

凱倫說她會去諮詢一下那個security clearance專家,然後給我個回復。

這時候我已經基本冷靜下來了,對A公司不報什麼希望了。因為我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我前公司的人事部在了解了我的這種情況后,壓根兒就沒啟動我的security clearance申辦過程。我聽說有些政府部門和大公司很慷慨,肯花錢為移民辦security clearance。而像A公司這種小公司是不會花錢花人力去辦一件沒有把握的事的。

果然,拖了幾天以後,凱倫來電話告訴我說,這個職位暫時關閉了(on hold)我一聽就明白了。第一次求職嘗試就以充滿希望的開頭和令人失望的結尾結束了。

我得,丟掉幻想,準備鬥爭。在金融海嘯期間,從失業到再就業的道路一定是崎嶇不平的。

(九)

 時間過得好快呀,約好還手提電腦和手機的日子,星期三(41 日),說到就到了。咱爺們兒說話算話,說星期三還的東西絕不拖到星期四。但我的前公司就真的不怕我回去報復他們?

金融海嘯肆虐以來,美國發生了多少起因裁員而引起的槍殺案了?我都記不住了,反正不少了。而且沒人知道還要發生多少起呢!其中最轟動的要數加州矽谷的華裔吳京華了。他被裁員之後回公司槍殺了三位公司高管。到現在還沒判呢。

如果我的前公司聰明點兒,以這些槍殺案為借鑒,把我當吳京華第二提防著,就不應該讓我回去還手提電腦和手機了。這些舊玩藝兒才值幾個錢?白送給我算了。幹嘛還非得給我一次當吳京華的機會?

唉,還真沒轍。他們算是看透我了,知道我沒那個膽兒,所以才非讓我再往公司跑一趟。可我還真不想跑這一趟。

其實,我並不是稀罕那兩件東西。讀者中是否有過被炒魷魚經歷的?我還挺想和你們交流交流。你們被炒之後,還想回原公司去看看嗎?如果你還想回去看看,和舊同事聊聊,那我可真佩服你了。你那是大人大量。我不知道是臉皮兒薄還是咋的,我打心眼兒里是再也不想踏進我前公司的門兒了。我覺得挺彆扭的,老沒面子了。如果見到以前的同事,讓我說啥呀?我最受不了他們那種同情的眼光了。

所以,星期三那天,我就打算來個快去快回。除了交接設備的人,其他的人,我是一個都不想遇見。

上午十點整,我開車到了公司,像造訪的客人一樣來到前門。秘書放我進去后,我大步流星直奔庫房。我把裝手提電腦的背包和裝手機的盒子往桌子上一放,對那個負責交接的前同事說,點一點吧,看少什麼東西沒有。

他趕忙上來跟我握了握手,說:不用點了!我們都知道你的事了。你多保重啊!

謝謝,你也保重!。我說罷,轉身就往回走。

我剛出了門,就在走廊里遇見了那個曾參加過沙漠盾牌行動的老兵。他和我一塊兒干過一個項目,相處得不錯,還有點兒交情。  有一次他要帶全家去佛羅里達迪斯尼遊樂園玩兒一個禮拜。計劃星期五齣發,並已經訂好了晚上7 點多鐘的飛機。只等5點鐘一下班,就拉上全家去飛機場了。可星期五下午的時候,他把一個軟體升級的任務給搞砸了。一直忙到4 點鐘也沒找出毛病來。眼看還有一個小時就要出發了,他可真急壞了。

因為我在那個伺服器上做過初始軟體安裝,他就打手機給我,求我幫忙。我當時正在搞另外一個客戶的項目,距離他很遠。我就放下手頭的事,遠程登錄到他正在鼓搗的那個伺服器上,和他一起忙活了半個多小時,終於幫他找到了毛病。在5點鐘之前把一切都恢復正常了。他可以按時出發,安心度假了。他高興壞了,說了一大籮筐的感謝話。

我後來得知他在我背後和好幾個人說過我的好話。我覺得幫他這個忙也值了,對他也心存好感。

這次不期而遇,我們倆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寒暄之後,他凝視著我,眼圈有點兒紅,很有點兒兔死狐悲的味道。他說:哥們兒,留個聯繫方式吧!。說著,從口袋裡掏出一張他的名片。他本想遞給我,但一看名片上公司的地址和電話,眉頭就皺了起來。哼,這名片還能用幾天?他掏出筆,在名片的背面寫起來。

這是我個人的電話和email,保持聯繫。接著又說:我還在坐板凳,沒有項目可做。我有一個預感,下一個就輪到我了。」  呵,和我前些日子想的一樣。也難怪,沒有老鼠可抓的時候,貓兒們的預感是一樣的。可想而知,我被裁員的事對他的心理壓力有多大。

我接過名片,拍拍他的肩膀,安慰他也是安慰我自己,說:中國有句俗話,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兒 God bless blind sparrow)。更何況咱們還不瞎!咱們有技術有力氣,到哪都能幹活掙錢吃飯。

他說:我真希望我也能像你一樣樂觀。但我不能和你比, 我還有一大家子要養活。

他說的是實話。我知道他家中有四個嗷嗷待哺,都還不滿十歲的孩子。他老婆在家帶孩子,全家就指著他一個人掙錢養活。而我的孩子早就翅膀硬了,飛得遠遠的了,剩下我和LD守著一個空巢。

我又不知道該怎麼安慰他了。我看著他,突然從嘴裡冒出一句現在很時髦的話:但願奧巴馬能帶領我們走出這次危機。他聳聳肩,不置可否地說:但願吧。仍然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和我握手道別了。

我像離開傳染病區一樣,急匆匆地離開了前公司的辦公樓,開車回家了。

好了,終於結束了。我不用再回到那個讓我走麥城的地方去了。

這不愉快的一頁翻過去后,我還要面對新的未來呢。我還等著那不領白不領的失業救濟金呢。

咦,這弗吉尼亞州就業署的書面通知書也該來了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2 05: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