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華
一個擴張的國內市場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
民族興衰,社會文明和進步, 都取決於健康持續發展的經濟. 經濟健康持續發展需要的兩大條件是:不斷擴張的市場和相對穩定的物價. 要保持經濟健康持續的發展,就是要在保持物價相對穩定的同時,保持市場不斷擴張, 就是要在擴張生產力的同時,保持社會消費能力不斷擴張, 保持人民手中的錢不斷增加。原因如下:
首先, 一個企業能否實現產品的價值,實現盈利,進行創新和規模擴張, 決定於三個因素:第一, 能帶來合理利潤的價格, 第二,有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第三, 社會有足夠的消費能力。
這三個要素當中,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因為沒有社會消費能力,人民只能望物興嘆,產品的合理價格難以實現。從而導致內卷,偷工減料,質量下降,產業內卷倒閉或者外移。 企業外移又進一步減少就業機會,拉低權社會的工資水平和社會的消費能力。進入一個倒惡性循環。 所以足夠的社會消費能力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前提和底線. 通貨萎縮,市場萎縮是社會和經濟發展最大敵人。無論是大企業主或者街邊小店,問他們是喜歡一個擴張的市場,還是一個萎縮的市場。問一問他們喜歡在那裡投資。他們會告訴你一個同樣的答案。
其次,一個人能否實現人生理想,財富積累和財務自由,也決定於三個因素: 第一, 能夠帶來財富積累的工資水平, 第二,個人技能符合市場需求,第三,市場有充分的就業選項。這三者當中,第三項決定一切。 只有市場有足夠的就業選項,才可能有合理的工資水平。當市場萎縮的時候, 技能不能實現價值, 教育和培訓都被貶值。個人理想難以實現。
因此,一個健康的經濟必然是有一個擴張的市場做支撐. 檢驗所有經濟政策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就是看這些政策能否支撐一個健康持續擴張的市場, 能否避免通貨萎縮。所謂的健康,就是不能因為通貨膨脹造成購買力縮水, 只有這樣才能讓個人和企業都能夠實現財富積累。
不斷的印錢併發給人民是保持市場擴張的關鍵
如何讓市場健康地擴張呢?顯然就是要以適當的速度持續不斷的印錢。
一談到印錢,人們就會擔心通貨膨脹。通脹和印錢真的有必然聯繫嗎?答案是否定的.
先要搞清楚什麼是通貨膨脹. 如果把市場比作一口鍋, 錢就是鍋里的水, 社會的財富就是鍋里的米. 如果一斤米和一斤水才能做最好的飯, 鍋內有一斤大米, 往鍋內加了兩斤水, 就是通貨膨脹; 相反, 鍋內有一斤水 往鍋里加3斤大米, 就是通貨萎縮.
那麼印錢就一定會造成通貨膨脹嗎? 答案是沒有必然聯繫。 因為印發的貨幣往往能創造出大於貨幣增量的財富。也就是水能產生更多的米. 因為錢是財富的出生證.
1, 首先, 從社會發展的宏觀角度, 錢是引領社會發展和促進人民富裕的協調文件 , 是社會財富的准生證
發展經濟是國家行為. 促進經濟發展就要實施大型的項目,去解決經濟發展的瓶頸問題. 比如工業升級,洪澇治理, 能源項目開發等等, 都是國家行為.
任何一個大型項目的成功,可以有兩個實現方式. 第一 軍事化的方式. 比如鐵道兵修鐵路, 公社社員修紅旗渠. 這種方式的優點是不用擔心通貨膨脹. 缺點是沒有以錢的形式承認和認證每一個勞動者所創造財富的價值, 不能最有效的帶動人民富裕. 不能促進市場的發育發展擴張. 水渠修通了, 社會財富大幅增加了,修渠人卻沒有收入, 只有米增加了,水沒有增加, 因為市場貨幣總量卻沒有增加,造成隱形的通貨緊縮. 糧食增產了, 市場對糧食的需求並沒有增加, 從而導致糧食價格降低. 因而掉進了糧食豐收導致糧價下落的惡性循環. 這種隱形通貨萎縮直接造成經濟停滯不前。
第二種方式是市場化方式. 就是通過錢的印刷和分配, 承認和認證每一個勞動者所創造財富的價值. 修水區的人拿到錢(投資),就會去買設備,提高勞動效率; 生產設備的人所有手裡有了錢, 就會吃更多的雞鴨魚肉蛋, 消耗更多糧食. 水區修好了, 糧食增產了, 社會財富增加了,勞動者手裡的錢也增加了, 市場擴張了,糧食價格不降了, 發展和生活都達到了一個新的台階.
因此, 錢是引領社會發展和促進人民富裕的協調文件. 是社會財富的准生證. 是人民勞動成果的社會認證書, 只有國家印錢, 國家才能有為,只有國家有為, 人民才能有為, 水米才能同時增長,市場才能擴張,經濟才能發展。不斷的印錢併發給人民才是保持市場擴張的關鍵.
那麼印的錢和它所帶來的財富那個更多呢?在中國往往是帶來的財富多於印的錢。一萬億建起高鐵產業和線路, 其價值肯定會遠遠高於一萬億。不但如此, 印的錢能間接帶動的相關產業,創造無止境的財富。 這就要說清楚錢的永動機效應。
錢的永動機效應
從微觀上看, 進入市場的錢,會流動到社會生產的各個環節. 每一步的流動 都會產生新的社會財富. 這個流動是循環往複沒有止境的. 因此錢是社會經濟發展的永動機.
每一次投資發薪和消費, 都有人為此創造了市場價值. 當你購買食物的時候, 錢流動到農民手中, 農民才能再生產; 當農民購買農機的時候, 錢流入了農機企業的手中, 工廠才可以生產更多更好的農機; 當農機企業購買鋼才的時候, 錢又流入了鋼鐵企業的手中, 當鋼鐵企業購買礦石和電力的時候, 錢又流入礦山和水電站工人的手中, 當工人農民購買汽車住房的時候, 錢就進入了開發商和車企的手中.... 如此循環往複中, 錢走過的每一步, 都帶來了新的社會財富. 印發一塊錢,社會財富會增加五塊十塊一百塊都是可能的。在這個過程中,經濟發展了, 人民富裕了,社會進步了。 因此, 錢是經濟發展的永動機. 是經濟持續發展的血液.
既然錢的每一步流動都能產生社會財富, 為避免通貨緊縮, 就要不斷的向市場中注入錢。以實現水米同步增長和市場持續擴張.
在新的發展階段, 印錢發錢予人民是保持國內市場擴張和經濟發展的必須
在新的發展階段,當黑燈工廠為社會創造巨大財富的時候, 一方面市場里的米大量增加,另一方面財富的生產過程對人工需求卻大幅減少, 人民勞動收入大幅加少。隨著自動化的進程日益擴大, 雙管齊下,很容易造成米多水少,通貨萎縮和市場萎縮。
那麼如何解決新生產力帶來的內卷呢?
一方面經濟健康發展需要一個不斷擴大的市場,一個不斷擴大的市場需要日益富足的國民,解決這個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通過印錢發錢,增加人民的福利收入. 只有印錢並且發到人民手裡, 才能形成可持續的購買力。才能保持市場持續擴張,避免內卷。
另一方面經濟可持續擴張需要大幅提高人民的教育和技術水平。 沒有一個龐大的受過良好教育的人群, 科技發展難以為繼, 經濟和市場的擴張難以持續. 沒有富裕的人民, 就沒有人口持續增長,就只有人口老齡化, 長期看是沒有辦法實現市場可持續擴張的。因此印錢提高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 支持人民受教育和培訓, 是保持市場持續擴張和經濟持續發展的唯一選項。
一個擴張的國內市場才是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石
如前所述, 如果沒有強大的生產能力, 印錢必然導致通貨膨脹。如果印的錢不是發給了人民, 那就是對人民財富的搶劫。
相反, 當國家具備了強大的生產能力,如果人民沒有錢消費自己生產的產品, 就會造成國內市場萎縮坍塌, 就會破壞經濟的發展。在這種請況下,政府為什麼還拒絕印錢發錢予人民呢?
首先是決策者可能不了解或者不重視國內市場的擴張對經濟發展的決定性作用。這是一層必須捅破的窗戶紙。
靜下來想一想,為什麼別人動不動就拿關稅打壓自己? 不就是因為人家有一個巨大又不斷增長的市場嗎?不就是因為自己消費市場太小,又拒絕擴張自己的市場嗎?
一個巨大的不斷擴張的國內市場才應該是國民經濟發展的根基。只有專註發展自己的國內市場,儘可能做到本自具足,才會少吃虧少上當少損失, 才會心平氣和, 才會智者無敵, 經濟的發展才可能避免外界的影響。這是經濟發展戰略的唯一正確選項. 一個14億人的大國絕不應該覬覦和依賴別人3億人的市場.
放棄忽視發展國內市場,就是放棄發展的主動權和根基。把經濟發展寄託於海外市場, 是本末倒置,也是對別人的經濟入侵,必然遭到別人的反制。必然給國內經濟帶來不必要的波動痛苦和掙扎.
其次是決策者從內心裡和政策上拒絕承認人民對社會的貢獻, 錯誤地以為今天科技和生產力的巨大進步是靠少數人就能實現的。 不能夠不願意從宏觀上公平地看待全體人民的貢獻。對人民已經創造的財富不願意給予公平的承認認證和回報. 不願意讓本國人民享受到本屬於他們的發展紅利。
實際上, 所有中國人都是國家的股份持有人,都有享受發展成果的權利。也許你有幸直接參与了光刻機研發的某一個環節, 而那些種糧食蔬菜的老農也是有貢獻的,那些供電供水的人們也是有貢獻的, 你所有從幼兒園到大學的老師是有貢獻的,那些當年救了你和你前輩的醫生也是有決定性貢獻的。離開那些人群, 你是一事無成的。國家的發展成果是靠全社會每一個人的貢獻。每一個人都有權享受到本屬於他們的發展紅利。
只有一個強大和擴張的國內市場,才可能對世界經濟有可持續的貢獻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對外經貿的正確模式是培育和利用強大的國內市場, 去消費其它國家的產品,用人民幣的購買力給其它國家的人民帶去生路,給他們使用人民幣購買高科技產品的機會。這才是領導世界的正確思維和做法。世界愛美國市場, 因為美國給他們美元買他們的東西, 給他們銷路和活路。歸根到底是因為美國有一個強大的國內市場。
相反, 沒有一個強大的國內市場,自己內卷,企業人民無生路,再去卷世界,和別的國家競爭搶著掙美元,剝奪別人的生路,這是一個有擔當的大國應該具有的思維嗎?沒出手就已經自貶三分了!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對外投資都註定虧本. 當你把全世界大部分的美元都掙走了,你投出去的美元怎麼可能收的回來?別人掙不過你,怎麼還你的本?除非別人掙美元的能力比你還強。這個邏輯本身就是自相矛盾。
因此,中國真正強大之日,必然是國內市場強大之時。 中國真正強大之路,必然是國內市場強大擴張之路。
印錢發錢予人民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
社會發展的終極目的是什麼? 首先是為了保持民族的延續. 民族間的競爭一天都沒有停止過。 優勝劣汰。有的民族靠子宮佔領別人國家和地區, 有的民族喜歡用槍炮開疆擴土。既使中華民族沒有這樣的野心, 至少也要在這塊祖先傳承下來的土地上,人丁興旺保住祖上留下來的基因吧? 如果人口都萎縮了,人種都退化了, 發展是為別人嗎? 還有意義嗎?
中國的發展必須朝著一個明確的目標, 那就是要讓每一個中國人過無憂無慮的生活,有經濟的安全感,不為生活擔憂,不為醫療,不為教育擔憂, 不為房貸擔憂, 不為自然災害擔憂, 就是要讓每一個中國人活得有尊嚴。就是要幫助每一個人實現人生夢想和意義。通過每一個夢想的實現和人生的成功, 給社會帶來最大的財富。共同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共同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富裕。發展就應該是為了打造這樣一個充滿光明,生機,和愛的社會。
事實證明,實現這個目標的關鍵是保持一個不斷擴張的國內市場. 事實也證明,單靠生產力的擴張, 不能保持一個不斷擴張的國內市場。 必須同時給人民印錢發錢才能保持一個不斷擴張的國內市場.。印錢發錢予人民是經濟的吶喊,是政府的職責, 是時代的召喚,為此,建議政府在以下幾個方面印錢發錢:
國民免費教育到大學. 建立教育貸款基金, 給低收入家庭的學生提供補貼和貸款,保證每一位學生的基本生活開支。
建立健全技術工人培訓和認證體系,建立就業培訓基金, 根據個人和家庭收入水平制定就業培訓貸款額度, 保證每一個願意進步和工作的人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根據當地物價水平,制定個人最低收入標準, 設定社會保障基金, 保證每一個不具備勞動能力的人有生活保證。
全民實行免費醫療, 醫療待遇人人平等。醫療保險按收入多少而定。成立國家人道救援基金, 超出保險範圍的重大醫療開支由國家人道救援基金貸款解決.
家庭人均40平米以內的居住面積,房貸實行0利率.
儘早實現戰場無人化, 加大國防科技投入和擴大對內軍備採購,軍民合一,用國防需求帶動民營科技發展。
加大水利投資力度,儘早實現能源獨立和糧食獨立. 引藏水入疆,徹底改善華北和中原人民飲用水水質。儘早解決缺水缺電難題。建構區域防洪網和運河, 徹底解決各地每年都出現的洪水問題。提高抗洪能力, 各級政府增加購買抗洪抗災設施設備,提高洪水情況下的應急生存能力。
對全國地震易發區的住房,學校,工廠,辦公樓進行全面抗震升級. 防止九級以下地震造成房屋倒塌。
對公共設施進行全面改造升級,全國所有機場火車站汽車站商場等公共場所必須有乾淨和足夠的衛生間,足夠的空調空氣凈化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