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ZT--這起案件或許預示著國家將來的走向

作者:Doug2  於 2012-9-7 17:5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發明人權益QQ群轉發|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關鍵詞:

這起案件或許預示著國家將來的走向

                     王明洋

蘭州失業教師陳平福因發帖被控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2012年09月06日正北方網)

看了這篇報道,感慨頗多。

我懷疑這是否意味著「極左」思潮的進一步泛濫。「極左」的最突出表現,亦即最大的危害就是「無法無天」。如「打棍子」「扣帽子」「上綱上線」「無產階級專 政」「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等。因此,我完全支持「甘肅榮慶律師事務所何輝新律師為陳平福當庭做的無罪辯護」。陳平福在網上發表的文章,言辭再激烈,表述 再「露骨」,無非是在《憲法》界定的「言論自由」範圍內,表達自己的某種觀點。諸如《向埃及人民學習,我們不想再忍受花言巧語的愚弄》、《不當奴化教育的 幫凶》、《中國特色——領導創造思想》、《抗拒民主和法制,全民族都是輸家》、《我在自己的祖國被自己的僕人欺負》這些文章,即便是「含沙射影」「惡毒攻 擊」,畢竟沒有明確化,具體化,如對領導人指名道姓的進行侮辱謾罵、人身攻擊等,或揚言要用若干噸TNT炸毀哪一座社會主義大廈,在某年某月某時某分推翻 某政府等,沒有。如果人家就是單純在闡述某種觀點,即使是「顛倒黑白」,只能說明人家認識水平有問題。倘若他的智力水平決定了他就是做不到「明辨是非」 「分不清黑白」「不知哪個是鹿,哪個是馬」,那麼,在此基礎上的「顛倒黑白」「指鹿為馬」,我想應該再正常不過。你不能因此指責人家就是「用心險惡」「混 淆視聽」。你可以說他「糊塗」,罵他「愚蠢」,但不能突破底線,即剝奪他的「言論自由」。

我們不妨再往深處想一想。陳平福並非一介草民,他是大學文化程度,還曾當過老師,典型的知識分子,應該是「社會精英」啊。按說,可不該這麼「糊塗」,這麼 「愚蠢」。究竟是什麼原因使他淪落到這步田地?今年55歲的陳平福,「原是皋蘭縣一家國企學校的數學教師。2005年,他遭遇了一連串的生活打擊。先是企 業倒閉導致失業,繼而又生了一場大病,負債纍纍,孩子又要上大學,生活難以為繼。不得已,他來到省城蘭州,靠拉小提琴賣藝為生,卻多次遭遇當地政府救助站 的『驅逐和羞辱』」。(引文同上)單從他的經歷看,他可謂是「時代的縮影」。如果關鍵時刻,我們的社會能夠拉他一把,哪怕是「好言相勸」,而不是「驅逐和 羞辱」,我想,這個老「憤青」對社會斷不會如此「仇視」,如此「大放厥詞」。如果你法院判決他犯有「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那麼他的「教唆犯」又是哪個? 或者說,他的「犯罪誘因」是什麼?倘若陳平福僅僅是「因言獲罪」,那麼把他推向「犯罪深淵」的「社會動力」又該被判什麼「罪」?前有因後有果,前有車後有 轍啊,你拔出蘿蔔就得帶出泥啊。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你判了「陳平福」,肯定還有「後來人」。道理很簡單,你社會有矛盾有問題,百姓不會「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大抵都要「發牢騷」「說怪話」甚至要「罵娘」。你社會問題愈多,矛盾愈尖銳,「罵娘」的百姓肯定愈多,那便意味著「因言獲罪」的愈來愈多, 勢必「文字獄」也跟著「泛濫成災」。久而久之,人們難免「噤若寒蟬」「道路以目」。歷史的悲劇難免「重演」。

還是那句「老話」,「我堅決反對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表意見的權利」。我想這句話有幾層含意。一是,我所以「堅決反對你的觀點」,那是我認為自己的 觀點是「無比正確」的。二是,我所以「誓死捍衛你發表意見的權利」,為了你也是為了我,為了大家都能「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所謂「與人方便,自己方 便」。在這裡,所以用「誓死」這個詞,大抵是,我對你的反對意見甚至「誣衊攻擊」,「忍無可忍」,直想和你拼個「魚死網破」,但是為了「顧全大局」或「共 同理想」,所謂「犧牲我一個,幸福數億人」,在對你表示「堅決反對」的同時,對你的「謾罵攻擊」又不得不「洗耳恭聽」,絕對不可以「惱羞成怒」「大打出 手」,乃至「封他的嘴」「割他的舌頭」。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出對你「言論自由權」的「拚命維護」。你不是「顛倒黑白」嗎?我寧願認為你是個「色盲」! 你不是「指鹿為馬」嗎?我寧願認為你是「少見多怪」!你不是「捕風捉影」「攻擊誣陷」嗎?我寧願把你當成一個瘋子!總之,為了「言論自由」,似乎什麼都可 以忍。為了「言論自由」,似乎只能採用阿Q的「精神勝利法」,來自我安慰。起碼不能因為他是個「色盲」,就把他的眼睛摳出來。這不僅是一個人,也是一個社 會,乃至一個國家民主文明進步程度的主要體現。

總之,改革開放都三十多年了,「今夕復何夕」?當初,國人把改革開放視為「春回大地」「萬物復甦」,所謂「東風吹來滿園春」。這「春」顯然是指「政治環境 的日益寬鬆」「民主法治的日益進步」。這已是時代潮流。在這種情況下,你突然來了這麼一出「因言獲罪」,「異峰突起」「等閑平地起波瀾」,難免讓人「浮想 聯翩」,「夜不能寐」。所謂「落一葉而知秋」。難道真的要變天了?要復辟倒退了?改革真的要走「回頭路」了?真的是「我胡漢三又回來了」?

如果把這起案件置於當前社會語境,它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它的實際意義。這起案件或許預示著國家將來的走向。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2-9-8 01:58
文字獄又要設立,第二次文革就不會遠了。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5: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