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一般電器常用的十六種檢查法

作者:8288  於 2007-8-25 03:5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電器檢修的一般程序
在檢修各類電子電器設備的過程中,最花時間的當數故障的判斷和找出失效元器件了,故障部位和失效元器件找到后,修理和更換元器件實際上並沒有太大的困難。因此,掌握維修技術就要首先學會故障分析、判斷方法,並掌握一些技巧。 電器檢修的一般程序如下。
1.了解故障:在著手檢修發生故障的電器前除應詢問、了解該電器損壞前後的情況外,尤其要了解故障發生瞬間的現象。例如,是否發生過冒煙、異常響聲、摔跌等情況,還要查詢有無他人拆卸檢修過而造成"人為故障"。
2.試用待修電器:對於發生故障的電器要通過試聽、試看、試用等方式,加深對電器故障的了解。檢修順序為接通電源,撥動各相應的開關、接插件,調節有關旋鈕,同時仔細聽音觀圖,分析、判斷可能引起故障的部位。
3.分析原因:根據實地了解的各種表面現象,設法找到故障機的電路原理圖及印製板布線圖。若實在找不到該電器的相關資料,也可以借鑒類似機型的電路圖,靈活運用以往的維修經驗並根據故障機的特點加以綜合分析,查明故障的原因。
4.歸納故障的大致部位或範圍:根據故障的表現形式,推斷造成故障的各種可能原因,並將故障可能發生部位逐漸縮小到一定的範圍。其中尤其要善於運用"優選法"原理,分析整個電路包含幾個單元電路,進而分析故障可能出在哪一個或哪幾個單元電路。總之,對各單元電路在整個電路系統中所擔負的特有功能了解得越透徹,就越能減少檢修中的盲目性,從而極大提高檢修的工作效率。
5.故障的查找:對照電路原理圖和印製板布線圖,在分析電器工作原理並在維修思路中形成可疑的故障點后,即應在印製板上找到其相應的位置,運用儀器儀錶進行在路或不在路測試,將所測數據與正常數據進行比較,進而分析並逐漸縮小故障範圍,最後找出故障點。
6.故障的排除:找到故障點后,應根據失效元器件或其它異常情況的特點採取合理的維修措施。例如,對於脫焊或虛焊,可重新焊好;對於元件失效,則應更換合格的同型號規格元器件;對於短路性故障,則應找出短路原因后對症排除。
7.還原調試:更換元器件后往往還要或多或少地對電器進行全面或局部調試。因為即使新換入的元器件型號相同,也會因工作條件或某些參數不完全相同導致電器特性差異,有些元器件本身則必須進行調整。如果大致符合原參數,即可通電試機,若電器工作全面恢復正常,則說明故障已排除;否則應重新調試,直至該故障機完全恢復正常為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12 00:08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