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瘋狂的小費
近日在社交媒體上,有用戶反映某個超市收費機上居然也出現了給小費的選項!雖然不是強制的自由選項,但在飽受小費問題煩擾的大家來說無疑是一個觸動神經的事情。
本來小費文化一直以來都存在於點點滴滴的生活中,但近來因為經濟不景氣,不少服務行業為了增加收入,紛紛在小費設計方面加入了一些小動作。有的厚著臉皮明著干,有的遮遮掩掩暗中來。有的懇求方式求同情,有的理直氣壯沒商量。這些種種小費方式令本來也受到通貨膨脹影響的消費者們頓也不好受。
今天我們來一起吐槽各種小費問題。看看你體驗過哪種?
稅後算小費
一般來說,小費是應該按稅前,但不少地方是跟你玩稅後。基本上很多人都沒看也沒留意到,或者不去計較。當然按這計算,也是多了1%-2%左右,但是長遠下去也可以算是積少成多。
廚房也要小費了
由於小費只能在前面服務生們中瓜分,導致一些后廚的工作人員也想分上一杯羹,所以在一些餐館的賬單上居然有另外一項是懇求打賞後台的小費選項的 Kitchen Tip.

魚目混珠的Service Charge
最常見的,在賬單上加了Service Charge 服務費。服務費顧名思義其實就是代表小費,不過用了這個名字而不用Tips的名字,令沒有看清楚賬單的顧客以為小費還沒給,就重複再給一次咯。

外賣可能也逼要小費
本來在小費文化里,外賣是不需要小費的。一些顧客可能會自發性給個5%到10%之類的,而一些地方外賣很多,堂吃很少,就把小費/服務費也強加在外賣賬單上了。

最低18%,和高達35%的建議小費
不少餐館的賬單上,都幫顧客自動計算小費數目來免除顧客自己做數學。客氣的可能還有10%或15%選項的,但不少已自動用18%為最低選項。
你要付以前的15%么?哪不好意思你自己算咯。可是你要自己算的話,那也會很明顯對比出你寫的數字比那個期望值最低18%為少,給服務員留意到的話,你還好意思下次來么?
另外還有一些地方會有高達35%的計算選項。當然很少人會選這個,但成為建議選項之一總是令已飽受小費之擾的顧客們心裡感覺怪怪的。
計算錯誤的小費
如之前所說,大部分的賬單系統已幫顧客計算好每一個比例的小費數目,省得顧客自己還要算數學,但你知道有些地方系統算出來的數字居然是錯的么?如下圖一個曬出來的單子,顧客以為給的是15%,其實是20%。

隱瞞已收小費
近日有網友在社交平台上曬出在某餐館的賬單。在收到的第一張賬單上只有總數目,還標明是Pre-Tip Amount. 網友心算一下感覺好像有點貴得不合理,所以再問商家提供賬目細單 Itemized Bill. 對比后才發現那個Pre-Tip Amount 原來已自動計算加了18%Tip。自動收小費已算了,但公然欺詐把已含小費的總數寫成Pre-Tip Amount令顧客重複付費真令人感覺噁心
難以取消的小費
有不少收費機器畫面是打出各種小費計算,而選項中總也應包含拒絕小費的選擇為消費者權利。為了不讓顧客這麼容易逃避,這個拒絕小費的選項往往字體對比很小,要不就是選項在不顯眼的地方要找。
而近日一間品牌奶茶店在社交平台上鬧出風波,就是因為其小費設計畫面沒有出現可拒絕的選項,導致其老闆要出面解釋道歉是設計錯誤,已矯正等等。但早一肚氣的網友顧客趁此發泄,紛紛留言攻擊為何買杯奶茶都要被逼給小費。

強逼小費的服務生
本來給多少小費是屬於顧客的私隱和選擇自由,但某些服務生不知有意無意會站在你面前等你寫完賬單,甚至目光也不避嫌地直接盯著你,給你巨大的心理壓力。
還有一些更激烈的在看到小費給不到期望值時,會追出餐館大聲向全世界宣布般地跟顧客說,「喂,你給的小費不足啊。」

總結 * 隨想
平心而論,要是服務員收入不足,也會導致其離職,那其服務餐館或公司請不到人,也就無法營業。小商業若無法經營那麼大家也將少了很多消費選擇。所以小費,小費,還是要大家互相理解,互相包容才能維持平衡。

但是服務方若太過貪婪,而一步一步地向顧客過份使用無良索取小費手段的話,精明的顧客就算不說破,也會謝絕下次再來,而其他沒有留意,默默地讓商家得逞的顧客始終會在長遠中感受到加重了的消費壓力,從而減少光顧。這樣惡性循環導致的後果不也一樣導致服務生收入減少?
所以該給的還是會按規矩來給,但請也別耍手段當顧客是傻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