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喜歡獨自出行旅遊,特別是逢年過節。如果有人說,某某(女)一個人出去玩了,大家對她的態度要不憐憫——好可憐,一個人去旅遊;要不厭惡——好風流,一個人出門去幹什麼。但如果一個男人獨自去一個陌生的國度,大家的反映一般都是豎起大拇指,誇他為好男兒,勇敢,能闖蕩江湖。
由此可見,世界這個江湖在我們的文化中不屬於女人,發現這個世界似乎是男人的活兒,是屬於他們的快樂。而女人就該留在家裡,不可以去冒險。
但是獨行不只是旅遊的人數,而是一種生存狀態,我認為是最必要的生存狀態。不管男女,一個人的旅遊是發現自己的過程。

所以我認為,如果你在人生低谷,那麼這是獨自出去旅行的好時候,最好不要找朋友同行。我的一個朋友,自己情緒低落,找了好友一起去美國玩,結果被好友殺熟在維加斯買了兩套公寓,賠了不少錢。
還有人說,感情上遇到問題,最好的解決方法是投入工作。我極其反對這個說法,因為很少有人真的熱愛自己的工作,把朝九晚五變成朝七晚十隻能逃避一時的孤獨感,但不能有任何新發現。我認識不少品牌的成功女性,她們幾乎沒有家庭生活,家庭成員都各忙各的。這種生活狀態給很多成功女性帶來困擾和失望,她們努力工作,就是為了家庭圓滿,可結果並非是她們所期望的。這個時候,她們很可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其結果是老闆給的任務年年遞增,水漲船高。以後想給自己找點時間都不可能了,除非辭職。
更有人辭職為了回家和自己已經疏遠的少年孩兒拉拉近乎,然後為了拉近乎做了一個關照少年的企業,結果又開始忙企業,關照了不少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仍然不冷不熱。
碰到這些問題的女人,我的建議是自己去旅行一次,去一個你不熟悉語言和文化的國度。去認識你自己。
旅途中你會發現你自己的品德。我年輕時候當背包客,一個人去了南斯拉夫,在貝爾格萊德突然想去奧地利,就去辦簽證,簽證官居然還會兩句中文,但是他堅決地把我拒簽了。我當時一憤怒,把我以為是填好的表格扔向了簽證官。回到宿舍發現我扔的不是表格,而是我回美國的機票。於是乎,我只好夾著尾巴再去大使館詢問機票的下落,人家拿出一天的垃圾說自己去找。我哭著鼻子找了三個鐘頭,沒找著。這時候那個簽證官拿著機票出來說:「小姑娘,你是找這個東西嗎?」我高興得差點擁抱他。這事給我上了一課,就像滾石樂隊所唱:You can』t always get what you want. 我們都要學會接受現實。
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他在伊朗旅遊的時候錢花完了,跟當地的朋友借了錢,等著家裡給他寄錢。等家裡的錢到了,他去還錢,伊朗朋友連著拒絕了三次,嘴上還說著不用還。但是他覺得不合適,還是堅持,結果第四次還錢的時候伊朗朋友接受了。後來,他的朋友告訴他,伊朗穆斯林教的習俗規定要拒絕三次,因為與人相助是好的教徒責任。我朋友回來說,還好他不是貪財的人,不然就要在伊朗欠一屁股債了。
一個人的旅行是發現自己的時刻,給你很多時間去反省自己的所做所為,自己的價值觀念。我寫專欄的第一篇稿子是被時尚集團的編輯給退稿了,那篇文章叫「男人的下半截」,後來在《三聯周刊》上發了。退稿原因是不夠使用,我這次吸取以前的教訓。把女性單身旅遊必備的事情給大家一一列舉出來:
1)看兩個關於目的地的電影;
2)看兩本目的地作家寫的小說,不是旅遊書,是小說;
3)買旅遊書,下載旅遊網站;
4)不要做攻略,像讀MBA一樣,一天到晚做各種成功的準備;
5)交一個當地的朋友,不是導遊。
在陌生的地方沒有攻略也許會讓你渾身緊張,這是好的緊張,是要接受或體驗新鮮事物的緊張,你的學習過程開始了。緊張的同時你也會發獃,因為你需要通過觀察周圍的人和環境去了解你沒接觸過的文化和人。
如果你回家的時候,還記得用同樣的好奇心去觀察你熟悉的人和事物,也許你和他們的關係就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