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華美食比你想象的要野蠻得多

作者:8288  於 2017-12-13 13:2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文摘|通用分類:熱點雜談|已有11評論

本文作者:任大剛


2004年前,當禾花雀還是一種「無危物種」時,每年都可以看到它們美麗的身影,成群結隊,從中國東北及西伯利亞,遷徙到東南沿海或東南亞繁衍後代。


但不知什麼時候起,也不知哪個缺德鬼宣布它可以「壯陽」,這可憐的小傢伙就噩運臨頭了。13年來,它從「近危」、「易危」、「瀕危」,最近宣布到了「極危」,隨時從地球上消失。


這是繼穿山甲之後,又一個即將被吃絕種的野生動物。聽起來讓人傷心。



我不是動保主義者。我對動物並無特殊的愛惜之情,我堅決主張愛護動物,更多出於生物多樣性更有利於人類長遠利益的考慮。如果發生普遍的飢荒,我認為任何人在窮盡所有可能仍無食物的情況下,有權吃掉享受法律保護的動物,甚至那些保護等級最高的動物,也應成為人的盤中餐。我認為這是一個人文主義者的基本態度。


但現在是飢荒年景嗎?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末,中國生產出無限量的糧食和肉類,逐步解決溫飽,越來越多的人吃出「三高」。對很多人來說,吃,已經成了負擔。


但很奇怪,伴隨解決溫飽的過程,按理說,很多野生動物減輕了被中國人吃掉的生存壓力。但實際上,扣除生態惡化因素,一些動物,從長江刀魚到野生大黃魚,從大鯢到白鱘……,包括上面提到的穿山甲,大眾動物被吃成稀有動物,稀有動物被吃成珍稀動物,珍稀動物被吃絕種。


這個劇烈反差,隱藏著中國人內心深處變態的形上體認和歷史遭遇。如果這些深入骨髓的飲食認知不改變,還會有一些不幸的動物排隊進入中國人的口腔之墓。


悠悠萬事,惟吃為大


在中國,吃,從來就是個等級森嚴的政治問題。


飲食的品種上,《國語·楚語》中有明確記載:「天子食太牢,牛羊豕三牲俱全,諸侯食牛,卿食羊,大夫食豕,士食魚炙,庶人食菜。」庶人是沒有資格吃葷菜的;士,也只能吃到烤魚為止。


餐具的使用也是如此。剝掉「鼎」的文化與權力內涵,說白了它就是燉肉的鍋子,《公羊傳·桓公二年》提到禮祭,天子九鼎,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也。」位置越高,燉肉的鍋越多,鼎,順理成章引申為政治權力。



既然吃飯與政治關係如此緊密,利用吃飯解決政治紛爭,也就成了常用手法。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場飯局,一個是鴻門宴,一個是杯酒釋兵權。參加過這兩場飯局的,都青史留名了。


最高權力的行為有最強大的示範作用,連土匪窩子也不例外。梁山上號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大秤分金銀;無人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但在吃飯問題上,徹底暴露出森嚴等級——「交椅」的整齊擺放,一方面是為了坐下喝酒吃肉不至於擠成一團,便於服務員上菜,但同時,交椅的擺放秩序,也是地位、權力大小的象徵,坐在聚義廳門口的,肯定是地位最低的,與宋大哥對視一眼的機會都沒有。


上述這些吃飯的規矩變了嗎?根據2014年《濟南時報》一篇介紹山東飯局文章,沒有變!這篇文章是這樣寫的:按山東規矩,請客的主陪右手是最主要和尊貴的客人,左手次之。主陪對面的副陪右手是第三,左手第四。如果為大宴,桌與桌間的排列講究首席居前居中,左邊依次2、4、6席,右邊為3、5、7席,根據主客身份、地位,親疏分坐。


山東飯局上的座次圖


這是政治飯局與江湖飯局的有機統一。


中國飯局有解決一切問題的能力,甚至可以包括男女勾搭是否成奸。像西門慶勾搭潘金蓮,一場飯局恰到好處;賈珍賈璉叔侄二人勾搭尤氏姐妹,飯局沒組好,釀成悲劇。


既然中國飯局功能如此強大,連人這種高級動物都身不由己被席捲進去,區區野生動物,智商為零卻滿體含香,猶如三歲小兒捧金過市,有何能力倖免於掠奪?



非山珍海味不足以顯特權



在中國,飲食的目的不僅是延續生命,享受愉悅,由於它長期以來被賦予權力意味,因此通過飲食獲取更大利益,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日常情況下,我們在家吃飯,總要講究填飽肚子,營養均衡,味道可口,但一到飯局,情況大變,尤其是宴請尊貴客人,則非山珍海味不足以顯示尊敬與禮貌。


以今天的標準看,山珍海味大多屬於法律保護的珍稀動植物,技術進步后,有一小部分可以人工飼養。但總的來說,在飯局當中,只有吃到珍稀動植物,賓主雙方才有體面可言。


請客的一方為何必須如此?


其一,顯得對客人費盡了心思,表達用盡心力的照顧、誠意或忠誠;其二,山珍海味的高昂價格,用以匹配客人的身份和等級,與前述天子吃牛羊豬三樣,諸侯吃牛,卿吃羊,大夫吃豬,只能吃一種,是一個道理。通過山珍海味,讓客人體會到等級和特權所在。


但這樣一來,勢必使野生動植物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貴,這更加促使不法者偷獵偷采;越是偷獵偷采,它們更少,減少得更快,從而陷入惡性循環。禾花雀的遭遇,就是如此。


這種變態的飲食文化不改變,法律睜眼閉眼,則人民富裕之日,就是野生動植物遭殃之時。


禾花雀


成為盤中餐的禾花雀



大家都是餓死鬼投胎


《舌尖上的中國》熱映時,我便想,要是有人能夠拍一部《舌尖上的飢荒》就更好了。


中國地域廣大,地形複雜,文化多樣性強,決定其飲食品種和方式繁複。但是,決定這一特點的,還有另一個原因:飢荒


中國特殊的地理環境,決定了它在世界上的文明級國家中,自然災害最多。上古傳說,基本都是以講水災開端,「禹之時,天下大水」「燧人氏時,天下多水」「浩浩洪水方割」「當帝堯之時,鴻水滔天」……


有了文字記載后,災害的記載準確多了。《中國食文化批判》一書稱,據歷史考證,西周至清末3000年間,共發生大災荒5168次,平均每年發生1.7次。


另一組統計數據稱,秦漢兩代自然災害375次,三國兩晉南北朝304次,隋唐515次,宋朝874次,元朝513次,明朝1011次,清朝1121次。


伴隨自然災害的,往往是飢荒,尤以明清兩代居多。明末崇禎元年到崇禎六年,陝西大旱,人相食,直接導致李自成起義,明朝滅亡。清末「丁戊奇荒」,北方五省赤地千里,共餓死1000餘萬人,另有2000餘萬災民逃荒到外地,隨著旱情發展,災民根本找不到食物,「人相食」再次上演,1877年冬,在重災區山西,人吃人現象隨處可見,吃人肉、賣人肉,比比皆是。


「人相食」的記載,隨便翻開那本厚厚的《中國災荒史記》看看,從秦漢到民國,那真是太多太多了。哪怕在今天,對大規模的飢荒留下深刻印象的在世中國人,最小的不過60來歲而已。


一旦發生飢荒,糧食和肉類短缺,人搜尋飲食的範圍便會迅速擴大。


首先是植物界,據植物學家調查統計,中國人吃的蔬菜有600多種,比西方多6倍,除了緯度跨度大,植物品種多的原因,不少難以下咽的野菜是在反覆發生的飢荒中,被培育成蔬菜了。


其次是動物,一旦飢荒形成,家養的馬牛羊雞鴨鵝先被殺,平時不吃的貓狗隨其後,地洞里的老鼠,土裡的蚯蚓,骯髒的蟑螂,都是盤中餐,遑論更為可口的飛禽走獸。


動物的內臟,先民們一開始只會燒烤時,我猜是不吃的;學會蒸煮后,也不一定喜歡吃;只有等到調料豐富烹飪手法更多並且食不果腹時,才開始大量食用動物內臟。這種飲食習慣延續至今,全球獨步。


天災帶來飢荒,如果與人禍比如戰爭或救災不力等等同時發生,必定造成聳人聽聞的人道災難,《中國食文化批判》提供了史書上所記載的人肉別稱:「想肉」(女性乳房做的菜肴)、「雙腳羊」(嬰幼兒肉加入補藥)、「地雞」(少女肉腌制的人肉乾)、「地鴨」(少男肉腌制的人肉乾)、「福祿酒」(人血和鹿血一同煮熟)、「饒把火」(老而瘦的男人肉,意思是這種人肉老,需要多加把火)、「不羨羊」(年輕的婦女肉,意思是這種人肉的味道佳美,超過羊肉),還有什麼「和骨爛」,實在不忍再寫下去了……


長時間的、頻繁的飢荒,連普通動物都能做到的「不食同類」一再被反覆突破,飢餓最終成為一種文化乃至生理基因,埋設在中國人的肌體和腦筋深處,舉凡是能跑動的動物,不管大小,第一反應就是,這個東西能吃嗎?老一輩尤其如此。很多小型動物,提供不了多少肉類,但哪怕身上只有一根小指頭粗細的凈肉,也在劫難逃。


餓死鬼投胎的太多了,或者說,我們都是飢荒倖存者的後代。手無寸鐵的野生動物,和一群有飢餓基因的人同在一片藍天下,瑟瑟發抖。




作為補品,再補一刀


逃過了權力意志,又逃過饑民倖存者,是不是可以安穩生存了呢?不,還有被當作補藥補品一關。


路過中國的禾花雀,在山林里苟且偷生的穿山甲,落到今天這個地步,都栽在一個「補」字上。


我沒有能力對傳統中醫的「補」做出一番專業的批評,只是想說,很多野生動植物,都被視為有「補」的功效。


很有可能,某種介於中藥材和食品之間的動植物,可以有改善健康狀況的能力,但有些傳說中的「補」,不外是一種「以形補形」的巫魅,禾花雀之所以可以「壯陽」,大概也是這個思路——以形補形,以鳥補鳥。


禾花雀能不能壯陽,吃過的人才知道,但吃補藥的人,多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再說,請客者也是一片好意不是?尤其近年來,在一些不好明說的原因之下,一旦某樣東西被成功宣稱能夠「壯陽」,人們一定趨之若鶩。


可怕之處還在於,吃名貴補藥補品的,多是中年油膩男女,這個群體消費力最旺盛,消費力有時候是一種破壞力,它完全可以使珍稀野生動植物的滅絕提前到來。


穿山甲,禾花雀,以及無數的後續動物,要想在地球上繼續生存下去,法律的保護力度是一個方面,但變態的飲食文化,離奇的進補方式如果不做改變,種群減少還將繼續。畢竟,我們不可能派出無數執法人員去守住每家每戶的鍋邊,揭開他的鍋蓋,看看他燉的是什麼。



今天指責中國人把動物吃絕種,並不是要掩蓋另一段歷史:有些動物,同樣被以文明著稱的歐洲人吃絕種了。典型如美洲大陸美味的北美旅鴿,歐洲人來到美洲之前,據信有多達50億隻,但19世紀被美國人吃絕種。模里西斯的渡渡鳥,也是被18世紀的歐洲人吃絕種。


任何一個文明體,無論它如何標榜自己的歷史如何悠久,文化如何繁盛,但如果它在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不能建立一種理性化的關係,那麼它在其發展進程中,往往出錯。歐洲人把北美旅鴿和嘟嘟鳥吃絕種,就是不知道如何與自然建立理性化的關係;而中國人飲食文化上充滿權力意志,蒙昧的中醫理論大力支持各種滋補,則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雙重前現代。


歐洲人走出去了,甚至過頭到「綠色恐怖主義」,而中國人還在瞻前顧後,半信半疑中,幹掉一種又一種動物。


吃,吃,吃!對很多人來說,吃,已經成了負擔。如果這些深入骨髓的飲食認知不改變,還會有一些不幸的動物排隊進入中國人的口腔之墓.



高興

感動
1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7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9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11 個評論)

回復 夕明 2017-12-13 20:56
什麼都吃,實在太可怕了。
回復 夕明 2017-12-13 21:00
圖片沒出來?
回復 浮平 2017-12-13 21:55
北美成群結隊的大雁,胖胖的。。。
回復 海外思華 2017-12-13 23:30
吃得夠殘忍!
回復 jc0473 2017-12-14 00:41
什麼人啊都是一些野種吧
回復 農家苦 2017-12-14 01:05
中原屬土, 土克水, 傷腎, 所以大中華地區的男人都需要補腎壯陽。壯陽講究同聲共形, 所以, 入選的壯陽動植物多半都很二。諸如, 龜鱉,虎鞭狗腎, 索陽。只是鳥字古代不念鳥, 為何吃它? 若此, 茶壺的壺嘴提把也是可以吃下去壯陽的嘍。
回復 秋收冬藏 2017-12-14 03:27
「大家都是餓死鬼投胎」   
回復 舌尖上的世界 2017-12-14 09:18
前天DNR的人來到這邊的湖裡槍斃了一群白天鵝,沒辦法,它們泛濫成災又侵略成性,為保護弱勢水鳥群體只好開殺戒。不知道DNR怎麼處理天鵝肉,要是買到中國去絕對可以賺大錢的。
回復 劉小雨 2017-12-15 03:00
以前看到有人吃胎兒,不知道真假,太恐怖了
回復 8288 2017-12-15 03:25
劉小雨: 以前看到有人吃胎兒,不知道真假,太恐怖了
是真有其事
http://www.startupopinions.com/eating-babies/
回復 劉小雨 2017-12-15 03:27
   真的不敢想象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1:14

返回頂部